不经意间,时间已然来到了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在疫情不断的反复和波折中,今年的新能源市场虽然经历了原材料上涨、芯片短缺、被迫停产等诸多困境,但总体上依旧保持着非常可观的增长势头,一到十一月的市场渗透率已经突破了24.7%,越来越多的新车型凭借自身出色的产品力开始与同级燃油车展开了正面交锋。而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的更迭,众多新技术的驱动力正是新能源市场蓬勃发展的核心。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聊聊在即将翻篇的2022年,新能源圈子里都有哪些激动人心的技术进步正在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 续航率先突破1000公里
一台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零部件是什么?没错,当然是动力电池!电池技术的突破无疑会给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影响。虽然今年备受瞩目的宁德时代麒麟电池依旧没有在电芯材料上实现突破,但最高可达255Wh/kg的能量密度以及突破72%的体积利用率依旧是今年电池行业最重要的技术进步。
其实麒麟电池并不是横空出世的,它的前身是宁德时代2019年推出的CTP电池,只不过当时是1.0版本,现在是3.0版本。从1.0发展到3.0主要还是在电池模组结构上面做了创新,之前宁德时代VDA、590模组时代,电池电芯是正置状态,就和我们装电池一样,阳极在上阴极在下。而麒麟电池组则是倒立的电池,也就是电芯倒置。使用电芯倒置的排列之后,麒麟电池组让失控排气和底部球击空间共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池排气和安全空间做到了一体。这样在整包空间来看,会给电芯多留了6%的空间,从而提高电池组的空间利用率。相比特斯拉的4680电池,麒麟电池的系统集成度提升了13%,能量密度和体积效率自然也就达到了业内最高水平。
麒麟电池组本质上并没有改变电芯的内部结构和材料,改变的是电池系统结构,通过高度集成化的电池系统结构,提升了电池组整包的体积利用率,进一步缩小了电池包内部的“公摊面积”,从而达到从整包层面来看的能量密度提升。有些人可能会觉得电池系统结构的优化算不上真正意义的技术创新,但要知道特斯拉受限于极耳激光焊技术超高的技术难度,使得4680电池组已经足足跳票了两年。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能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谁的续航能率先突破1000公里,谁就是真正的王者!
特斯拉电机碳纤维套筒 中后段不再“一条虫”
除了电池结构的突破,三电系统的技术进步一定少不了向来以外星科技著称的特斯拉。在新车型接连不断的跳票之后,今年特斯拉终于带着全新的技术更新换代了两款旗舰车型Model S和Model X。而其中最亮眼的一项数据应该就是特斯拉官网上Model S Plaid 0-400米9.23秒的加速成绩。这一成绩甚至打破了此前由Lucid Air创造的9.245秒的量产车记录,更不要说什么价值千万的顶级超跑。
我们都知道由于电动车没有变速箱,所以极速大部分取决于电机的转速,而过高的转速会产生大量的热和电机内部轻微的形变,最终导致电机损坏,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电动车会把极速限制在200公里每小时以下的原因。同时也就有了电动车中后段加速能力不如燃油车的说法。
提高电机性能,转子转速是影响电动机性能的关键因素,特斯拉所解决的难点是在转子外层加入了一个碳纤维套筒,从而在高转速时有效的束缚住转子的膨胀和形变。在碳纤维转子保护套的帮助下,全新的电机实现了更高的效率和性能,以及更高的功率重量比,让电机最高可达2万RPM的转速,使得在单一齿比情况下,实现2秒级的零百加速能力,和322公里每小时的最高车速。此外,由于碳纤维的热力系数和金属不同以及超高的强度,对电机起到了很好的隔热和保护作用。让电动车终于摆脱了中后段“一条虫”的评价。
小鹏SiC+800V平台 改变的不止是充电速度
今年上市的小鹏G9虽然并非国内首个基于800V高压平台量产车型,但它却是国内首款基于800V高压SiC(碳化硅)平台量产的车型,这也是小鹏G9区别于其它800V高压超充平台的关键之一。
SiC最大的优势就是对于能耗的优化,相信同样使用SIC技术的蔚来NT2.0平台下ET7、ET5、ES7的车主都应该深有体会。在蔚来的400V电压平台下,采用SiC可以提高3%-5%的效率,而且越是频繁刹车加油的低速城市工况下,获得的效率优势就更高,而在800V平台下,SiC的优势能发挥得更好,总体效率提升6%-8%。而这种优势在我看来远比官方宣传的5分钟补能200km的“未来大饼”更加实在。
对电机来说,高压平台之后弱磁电流能够显著降低,弱磁转速增大,高速工况下的能耗表现相比400V平台会有显著提升,日常的大脚电门急加速大电流下的损耗也会少很多,所以真实工况下续航的兑现率也会有大幅提升,续航表现更加扎实,这些也正是当下800V平台最大的价值。
大疆灵犀智驾 谁说低价不配拥有好的辅助驾驶
一套前视双目摄像头,4个环视鱼眼摄像头,1颗前向毫米波雷达,12 颗超声波雷达,这些总价甚至不如一颗激光雷达贵的硬件设备,却可以在智能驾驶领域实现包括打灯变道、高速领航、城区领航、前车加塞处理、任意类别障碍物识别、任意角度方位泊车出入库等L2级别的高阶辅助驾驶功能,这就是已经在无人机领域风生水起的大疆进入智能驾驶领域交出来的第一份答卷——灵犀智驾系统。而且首款搭载灵犀智驾系统的2023款宝骏KiWi EV更是将高大上的智能驾驶功能直接拉到了十万级的门槛。
在无人机领域,大疆一直被称为“价格屠夫”,靠性价比卷死了大部分同行,但即便如此,大疆仍然有让同行艳羡的利润率。很显然这种花小钱办大事的能力也正被大疆用到了汽车领域。做一个不恰当的的类比, 华为由于在芯片、算法、通信、光学等领域的深厚沉淀,更像是智能电动车领域里面的大商超,商品琳琅满目,但是价格昂贵。相比之下,大疆更像是一个技术出众的江湖作坊,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而且这种低成本榨干每一个传感器和每一点算力的精神也正是大疆的魅力。
百度RT6 这才是真正的Robotaxi
相比大疆灵犀智驾在成本控制方面的成就,今年真正实现自动驾驶硬实力和成本控制双突破应该属于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推出的第六代量产无人车——Apollo RT6。这也是我个人认为2022年最重要的技术突破之一。
RT6源自百度自研的阿波罗星河架构平台,定位于出行市场,拥有100%车规级和整车全冗余系统;高算力主冗双计算单元,算力可达1200Tops;全车装备38个传感器(含8个激光雷达),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一大把传感器装车但整车成本仅为25万元。RT6支持有/无方向盘两种模式切换,在技术层面已经具备了上路的能力。2023年下半年就会小批量投入到萝卜快跑试运营中,成为名副其实谁都可以叫到的到的Robotaxi。我们甚至可以说Apollo RT6的量产是真正意义上对出行方式的改革。“共享出行”将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而私家车就会变成一种“小众需求”。而RT6的出现或许也标志着全自动驾驶实现的那一天已经触手可以。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2022年是对于大部分车企来说都不算友好,但仍然可以算得上是技术大步向前的年份。虽说个别技术像是800V高压平台、麒麟电池还都处在萌芽阶段,在量产产品上应用还没有大规模开始,但其为产品带来的进阶效果已经初见成效,相信在行业和资本的大力投入之下,如上这些新技术或许很快便会完成大规模的普及,或许你下一台新车就会有所应用。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正品张昊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carnews/daogou/191499
本文版权为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违反者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17001180190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