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各占50%;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燃料电池电池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左右;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全部为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销量占比达50%以上。”
10月27日,在上海举办的2020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李骏代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基本明确了未来15年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
自2016年1.0发布后,时隔4年2.0正式发布。对比1.0,我们发现2.0有诸多调整。
研究领域深化拓展至"1+9" 重混动、纯电和燃料电池 轻插电混动
总体目标方面,1.0提出了面向2030年汽车产业发展的四大目标;而2.0提出了面向2035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六大目标(如上图所示)。
研究领域方面,2.0将1.0的"1+7"研究布局深化拓展至"1+9",在原有总体技术路线图+节能汽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动力电池、汽车轻量化基础上,加入汽车电驱动总成、充电基础设施,将原先的汽车制造改为智能制造与关键装备,形成了"1+9"研究布局。
主要里程碑方面,2.0以2025年、2030年、2035年为关键节点对汽车产业未来做出规划,而1.0版是以2020年、2025年、2030年为节点做的规划,两个版本的路线图有重合的时间段。
(1)在新能源汽车领域,1.0提出,2025年、2030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分别为超过15%、40%。而2.0版提出,2025年、2030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分别为20%左右、40%左右。
两相对比可以看出,当前的汽车市场正遭遇车市寒冬又加上疫情的影响,销量肯定不如预期,但2.0还是制定了比1.0版更高的销量比例。此外,2.0提出,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销量的50%以上,其中纯电动占新能源汽车的95%以上。这意味着未来插电混合动力将不被看好。
就目前汽车市场现状来看,续航已经不再是消费者的最大痛点,除了安全,充电才是消费者最大的担忧,为此2.0提出了对充电桩的规划,预计到2035年,将建成慢充桩端口达到1.5亿端以上(含自有桩及公用桩)、公共快充端口含(专用车辆域)达到146万端,支撑1.5亿辆以上的车辆充电运行;同时实现城市出租车/网约车共享换电模式的大规模应用。
(2)在节能汽车领域,1.0提出到2025年,2030年混合动力占比分别提升至20%、25%;而2.0提出到2025年,2030年混合动力占比分别达到50%以上、75%以上,到2035年达到100%。两相对比,可以预知未来我国汽车产业将大力发展混合动力车,各个车企也会加大对混合动力的研发和投入,混合动力产业将迎来一片光明。
(3)在燃料电池领域,1.0提出,2020年保有量5000辆,2025年5万辆,2030年百万辆。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总保有量为6757辆,已经提前超额完成1.0版制定的2020年销量目标。因此,2.0将2025年的保有量目标翻了一番,上调至10万辆左右,但2035年的目标仍然是100万辆左右。
(4)在智能网联领域,相较于1.0,2.0对PA/CA级自动驾驶市场占有率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但完全自动驾驶没有强调市占比数,只是提出各类网联式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广泛运行于中国广大地区。
2.0涵盖市场需求、产品应用、产业融合、产业基础四大块
此外,相较于1.0,2.0还从市场需求、产品应用、产业融合、产业基础四个方面进行规划。
市场需求:预计到2035年我国汽车年产销规模将有较大幅度提升,“安全、高效、便捷、经济、绿色”成为人们出行消费需求升级的主要方向;
产品应用:预计到2035年,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将全面转化为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主流,销量占比达50%以上。此外,各类网联式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在国内广泛运行,与此同时,高速快速公路、城市道路的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将满足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运行需求;
产业融合: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领域相互赋能,协同发展。到2035年,新增的电动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将全面普及V2G功能;到2035年在全路工况条件下实现低成本且高可靠、可规模化快速部署的商用无人驾驶功能;V2X技术支持高度自动驾驶级别以上的汽车商业化运用,高精度地图数据的精度达到近厘米级。
产业基础:到2035年,实现产业链完全自主可控,产业完成智能化转型、产业创新能力大幅增强,形成有利于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综合性、立体化人才体系。
2.0相较于1.0不是简单的数字变化,而是重在思路
在2.0发出后,汽车界的专家对此作了重磅解读。
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王秉刚表示:2.0相对1.0不是简单的数据方面的变化和延伸,重在思路的变化,新能源汽车由补贴为主导过渡到了以市场为主导。此外,2.0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提法,叫实现全面电动化。未来传统汽车的方向要实现100%的混动,因为通过提高发动机效率的做法怎么也达不到混合动力的节油效果,未来一是纯电,二混合动力,这样中国汽车的动力系统构思就完全清晰了——就是电驱动,这里面包括纯电动、插电混动以及燃料电池驱动。1.0更多聚焦了电动汽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2.0提出全面电动化的思路。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候福深表示:相对于1.0,2.0特别强调了核心技术的自立自强,要按照强国目标的要求与国际水平对标。此外,2.0还提出了碳排放的指标,按照路线图的发展趋势和产品结构进行测算,汽车产业的碳排放将在2028年前后达峰,这也对应了我国减排的承诺。到2035年,峰值继续下降20%,汽车产业要率先实现减排目标。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主席赵福全表示:2.0对于我国汽车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全行业技术认识的加深,更是对汽车产业未来发展前景系统性的再描述。此外,2.0对一些新的技术比如氢燃料电池汽车提出了一些挑战性的指标和科研攻关方向。1.0仅仅提出要把燃料电池做好,但2.0很重要的一点是讲了氢的重要性,提出要解决氢源的问题,氢从哪来?如何储存?如何运输?这表明氢能产业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总体上,2.0更加务实,考虑到了消费者接纳程度,考虑到了老百姓,其实就是考虑到了市场,目的就是如何让新能源技术快速落地。
以上部分内容引用于第一元素网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王鸣幽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zhengce/130740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