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电池来举例,虽然目前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巨头企业为首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但是在电池技术上仍然存在着突破、变革的可能性。”青域基金创始合伙人徐政军告诉第一电动,“我们觉得这个领域内投资机会始终存在。”
图为:青域基金创始合伙人徐政军
早年,徐政军在国企和政府部门工作,2007年进入涌金集团从事风险投资。2010年,徐政军加入青云创投任职董事总经理、投委会委员。
2013年,徐政军创立独立品牌青域基金专注于生态环境领域投资。期间,徐政军主导及参与投资了时空电动、伯坦科技、德朗能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项目。
其中,以“换电”为核心的纯电动汽车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伯坦科技,以自有换电体系专利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构建了由云端数据平台、能量补充网络以及纯电动汽车定制构成的纯电动汽车业务生态,目前正在筹划上市事宜。徐政军对此投资案例有些自豪,他分享了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和伯坦科技个案上的投资逻辑。
另外,徐政军还分享了一些对于造车新势力的看法。近半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足够“热闹”。基石资本张维在几个月前提出,2019年将是造车新势力的倒闭年,没有一家造车新势力值得投资。为此,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口水战。
对此,徐政军认为,不能对造车新势力进行全盘否定。“我们比较认可的是,一些创业者去做传统汽车业者不擅长的那部分。比如产品定义,你可能定义一款与传统汽车不同的、具有革命性,甚至颠覆性的产品,或者是利用互联网优势,将汽车的电气化、智能化结合得更好”。
以下为对话实录:(在不改变嘉宾原意的情况下,第一电动做了校对删减)
造车新势力并非全不值得投,要做自己擅长的事
第一电动:基石资本张维在几个月前提出,2019年将是造车新势力的倒闭年,没有一家造车新势力值得投资。对此,你怎么看?
徐政军:我觉得每家机构都有他自己的投资逻辑、投资方法,可能对于基石资本和张维的投资逻辑而言,确实没有造车新势力值得投资。但是对于别的机构而言,也不能一以概之。
就青域基金而言的话,我们是投Cleantech的,所以我们把新能源汽车列为投资领域。但是,我们并不是去投造车企业,更多的是投传统汽车做不了的那部分,比如说三电、充换电网络、电池的再生利用等等。所以严格意义来说,对青域基金而言,造车新势力并不是我们的投资标的。
第一电动:去年在做这期栏目时,我了解到一些投资公司的情况是,有一些钱没有投出去,合适的标的也比较少。关于标的,青域基金是怎么找的?目前青域基金的投资格局是怎样的?
徐政军:青域基金是较为早期的投资机构,所以我们大部分的项目是早期项目,对我们来讲,并不存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内难找标的这样的现象。
其他机构可能会更多地集中在中后期的大项目,认为电动化领域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了。譬如电池方面,以宁德、比亚迪等巨头为代表的行业格局已经基本确立了,投资方想在电池领域中找到特别合适的标的已经非常困难。但事实上,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也就是百万辆级的市场,与汽车产业年产量接近三千万辆这样一个市场量级相比,仍然是占比非常小的,我觉得它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就拿电池来举例,虽然目前市场格局已经形成,但是在技术上仍然是存在着突破、变革的可能性的。作为一个较为早期的投资机构,我们还是会比较前瞻地去看一些突破性的技术,一些商业模式的创新,所以我觉得这个领域内投资机会始终存在。
大概从2007年开始,我们就已经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所准备了,2013年开始,我们出手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截至目前,我们投过新能源汽车运营企业,投过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投过充换电网络企业,投过电芯企业,也投过正极材料企业,以及动力电池回收再生企业等等。
第一电动:所以,以青域基金的投资逻辑,以及目前布局来看,是从来没有关注过造车新势力吗?如果有关注的话,你有较为看好的造车新势力企业吗?
徐政军:毕竟新能源汽车是这么大一个市场,这个产业需要大家共襄盛举,造车新势力作为一个终端产品制造者,当然也在我们的关注范围之内。
目前市场上的这些造车新势力,不好说我看好哪家企业,但我可以说我看好哪种类型的企业。
造车新势力之所以新,是因为他们很多人是外行,原先并不是从事汽车生产的。某种意义上,我不看好他们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比如说造车本身,我认为汽车工业是一个很成熟的产业,其实新能源汽车抛开“新能源”这三个字,跟传统汽车制造并没有太大区别。如果是一个行业外的人来做这个事,他要进行汽车制造领域的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品控管理等等,这是存在短板的。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我确实不太看好。
我们比较看好的是,有一些互联网从业者去做传统汽车业者不擅长的那部分。比如产品定义,你可能定义一款与传统汽车不同的、具有革命性,甚至颠覆性的产品,或者是利用互联网优势,将汽车的电气化、智能化方面结合得更好。
特斯拉持续亏损,并非好标的
第一电动:但站在造车新势力的角度,他们也有自己的看法。在与张维的口水战中,何小鹏称现在的造车新势力正是在复制长安、长城、特斯拉这样的故事。你认为,现在的造车新势力持续亏损,能与当时的特斯拉同日而语吗?为什么?
徐政军:站在产业的角度来说,我认可特斯拉的先驱身份。但站在资本的角度来说,特斯拉并不是一个好的标的。因为这么多年来,特斯拉只有一个季度是盈利的,这个季度还不是经营性盈利。这样一个产业,做了这么多年,一直是亏损的状态,如果把它作为一个榜样,还是有点勉强的。所以要对标特斯拉,本身就有点危险。
第一电动:也就是说,站在资本的角度,你不愿意为持续亏损的企业去投资?
徐政军:就青域自身的投资逻辑而言,我们并不愿意为亏损企业或长期亏损的企业买单。我们可能会选择一个比较现实的路子,它可能不像特斯拉那么亮眼,它只是这个产业链环节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它却能踏踏实实把这个节点做好,实现盈利,这是我们的投资路径。
但是从风险投资的逻辑来看,并不是说在一定时间内亏损的企业就不值得投,而是要看这种长期亏损是否有价值,如何有价值?要去分析,这么长时间的亏损是因何而来的,这么长时间的亏损坚持下去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资本应该对这个结果有一个明确的预期:当过了某一个临界点后,我就不亏损了。
第一电动:你能接受的持续亏损上限是多久?三年?五年?
徐政军:其实风险投资一直以来都是长期投资的属性,周期太短的应该不叫风险投资,叫套利。之所以叫“风险投资”,就是因为它的标的充满高度不确定性,当这样高度不确定性的项目或者企业发展到具备一定确定性,需要的时间是比较漫长的,七年、八年、十年,这是一个企业应该应该经过的历程。所以,期待三五年或者更短周期内就获得回报,是脱离了风险投资本质的。
大方向坚定不移,低谷期准时出手
第一电动:青域基金从2013年开始投资的项目,截至目前都实现盈利了吗?你们的投资回报情况怎么样?如何做到的?
徐政军:我们投的企业都是盈利的,因此我们自身的投资也获得了盈利,这跟我们自身的投资逻辑有关系。
首先,我们对汽车电气化的方向趋势是极其坚定的,正因为这样一个大方向的判断,让我们一直毫不动摇地做这方面的投资。
中国或者说世界范围内开始推动电动汽车发展,到现在十几年了,这期间无论是舆论、政策还是产业环境,波动都挺大的。包括近几年,不管是补贴政策的更改,亦或者是新政策的推出等,其实很容易使得行业内的军心动摇。
但我们坚信,这个产业要发生相对颠覆性的变革,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所以,当出现一些行业波动时,我们能够预判到一些结果。我们选择的路径就不会那么急躁,一直坚定地投汽车电气化,当然这个电气化是通过清洁能源来实现的。
其次,我们的投资策略中有一点很重要,我们会在周期相对低谷时出手。一是这个时间段估值比较合理,二是只有产业在低谷时,才能真正显现出企业的运营水平。
第一电动:上个月新能源汽车又补贴退坡了,你认为这算是一次较大的“波动”吗?这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某种意义来说,现在是不是就属于一个可以入手的“低谷期”?
徐政军:以补贴为代表的政策对行业的影响一定是存在的,而且非常大。退坡是大势所趋,这才是一个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方向。对企业而言,对这个影响本身要采取预判和应对措施,而不是被补贴政策牵着鼻子走。
现在是不是行业的“低谷期”?我觉得不见得,我个人倾向是2020年以后,如果补贴政策彻底取消的话,那时会是一个比较明确的市场化环境。但是如果2020年以后依然会有补贴,那我觉得又是另外一个情况。
第一电动:接下来,青域基金的投资布局规划是什么?具体的投资金额有计划吗?
徐政军:具体的投资金额没有计划,但我很确定的是我们对新能源汽车领域足够重视。截至目前,我们有一半以上的资金都投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里。
青域基金是个研究型的投资机构,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做行业研究,基本每个季度都会出成果。我们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节点,都会投入力量去研究,然后根据研究结果来判断某一个企业或某一个技术是否具备产业化前景,而不是去跟一些所谓的市场热点。
具体到项目方面。首先,我们还是会重点关注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跟传统汽车行业差异化的部分。
其次,我们会再往前走一走,关注到下一代的电池技术等,从磷酸铁锂到三元,从523到811,电池技术每天都在发展。正如有些人认为现在的电池格局已经形成,但是在我们看来,这种格局的形成只是既有技术的格局,如果出现了一种颠覆性的技术,它的格局就被打破了。
找准定位,价值观新动力缺一不可
第一电动:在当前的局势下,请站在资本的角度,给所有的造车新势力给出一些建议,如何获得资本的信任和青睐?
徐政军:首先,要看企业自身的定位,因为不同的风险投资机构有不同的定位,不同的投资阶段也有不同的投资逻辑。
比如,有的企业需要持续烧钱,那就要对企业的商业模式、运营模式做好分析,然后找到愿意为这样长期烧钱的企业买单的风险投资机构。还有的企业可能是专注于做技术突破,研发前瞻技术,它就要找到对应的早期投资机构,或者说更多关注技术的风险投资机构。这才是具有针对性的融资行为。
其次,无论任何时候,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夯实基础。你要明白,在新能源汽车这个产业链中,你到底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你具备这方面的哪些能力和资源,把这些展示给投资机构。
最后,在定位清晰又能力资源兼具的情况下,把你期望达到的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路径,清晰地展现给风险投资机构。光有价值观没有行动力是不行的,你得兼而有之。
第一电动:科创板为造车新势力提供了进入资本市场的机会。但有投资者认为,科创板虽然可以接受亏损企业,并不代表要为大量“烧钱”才能生存的企业供血。对此,你怎么看?(造车新势力“抢滩”科创板成功的几率大吗?它们有何风险?)
徐政军:科创板是有明确标准的,监管机构白纸黑字已经把这些标准公之于众。就行业属性而言,新能源汽车产业是符合科创板定位的。具体到一些标准细则,比如利润、市值、科研经费占比等,这些就要对照具体规定来看。
理论上来讲,造车新势力只要符合这几套标准中的某一套,就有实现上市的可能性,并不以它现在盈利与否来盖棺定论,亏损企业也有亏损企业的标准。
截至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还不是一个纯粹市场化的行业,因为它还是有政府补贴在。我们在选择项目或者企业时,会分析当它处于没有补贴的环境中时能否生存下去。我们投的企业,一定不是“烧钱”的,而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自身具有造血功能,能盈利。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安小曼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95077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