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城市来说,创新是率先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南昌依托科教人才优势,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十二五”期间,伴随着被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东风,南昌将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步伐,到2015年力争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先进行列。
南昌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逐渐凸显
昌东工业园南昌百特生物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光线通亮的实验室里,一字排开的生化分析仪、血液分析仪、血细胞形态分析仪……穿白大褂的科技人员,正在做着各种各样的实验。公司总裁练新廷一一给作者介绍,这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这是获得南昌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产品,这是公司最新的专利产品……
”我们每年都要将销售总收入的4%-8%投入到技术创新方面,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研发、多方合作创新、原有基础上的技术创新等等,来不断增强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练新廷对作者说,企业十几年来的发展,正是走创新的发展道路,让企业从一个小公司发展成为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数字化体化诊断仪器和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基地之一。
南昌百特生物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只是我市全面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培育科技型企业,建设创新型城市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十一五”以来,南昌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逐渐凸显:企业科研开发日趋活跃,全市商标注册量以每年高于15%的速度递增,累计注册商标达到2万件,开发新产品1103项,其中中国名牌产品6个,江西省名牌产品88个;企业科研条件逐步完善,拥有4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3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31个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科研投入不断增加,2009年,全市99家大中型企业的R&D投入达到25.59亿元,用于开发新产品的支出达到16.2亿元。”十一五”期间,全市专利申请量5261件,专利授权量3464件;发明专利申请量1977件,发明专利授权量542件,占专利申请量的10.3%。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47项,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5%以上。目前,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20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工业规模企业总数的20.3%,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63.82%。
与此同时,随着南昌生态宜居、用人机制、科研平台等环境的日益改善,越来越多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投身建设南昌,在快速发展中的南昌实现自身价值,全市人才进出比也由”十五”期末的1:2.3转化为现在的2.7:1。
创新发展模式加快新兴产业聚集
南昌本土企业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LED技术,打破了目前日本日亚公司垄断蓝宝石衬底和美国Cree公司垄断碳化硅衬底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局面,形成了蓝宝石、碳化硅、硅衬底半导体照明技术三足鼎立的局面。
南昌启动的光伏产业园项目,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科技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科技含量最高的光伏产业园。
南昌市高新区启动的云计算、巴士在线移动数字传媒产业园建设,力争用2-3年的时间,打造中部最大的呼叫中心产业基地,中国最大的移动传媒网络服务外包基地,中国位居前列的电视购物服务外包基地,中部最大的软件研发外包及IT人才培养基地……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成绩单显示,南昌在实现传统产业快速转型的同时,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科技企业出现了不降反升的态势。南昌经济之所以能够危中奋进,转危为机,主要得益于近几年来在以创新驱动发展上所做的努力。
”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南昌提升自主创新建设,修订和新制订了《南昌市科学技术投入条例》、《南昌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决定》、《南昌市专利促进和保护办法》、《中共南昌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法规和政策,极大地优化了创新创业环境,激活了全社会创新发展的能量,有力地推动了科技事业的发展。
尤其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战略发展构想,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战略新兴产业聚集态势初步显现,光伏、半导体照明、航空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8大产业集群基本形成。
南昌建设创新型城市纳入国家轨道
2009年12月31日,国家科技部在前期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正式启动第二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工作。根据国家科技部的申报要求,我市于2010年1月向国家科技部申报国家第二批创新型试点城市。2010年4月6日,国家科技部批复南昌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由此,南昌建设创新型城市正式纳入了国家的轨道。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我市这几年来一直在做的一项工作,而且也是未来我市的科技工作努力的方向,通过努力我市的创新能力取得了明显的提升,目前我市已建成半导体照明,生物医药,服务外包、航空高技术等4大国家级产业基地,拥有4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获得了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 ‘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十城千辆’、‘十城万盏’试点城市、全国专利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等一系列荣誉。已经闯出了一条具有南昌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道路,为南昌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市科技局副局长胡向萍介绍说。
诚如其言,南昌作为江西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中心城市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江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南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南昌要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关键靠创新。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转变发展方式,通过创新促进转型;实现进位赶超,就必须发挥后发优势,通过创新增强动力;实现绿色崛起,就必须走低碳生态发展之路,通过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
一年多来,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工作,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全市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南昌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南昌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南昌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发展规划》也正在广泛征求意见,即将出台。为了进一步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浓厚氛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2011年8月30日召开南昌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推进大会,届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将出席会议。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高度重视,会上还将出台《中共南昌市委、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意见》的出台必将为我市下一步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指明方向。
力争科技创新实力位居全国先进行列
到2015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2%以上;市本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和科技成果转化与扩散经费占市本级财政预算支出的1.8%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超过3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50%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比例达到15%以上;万元GDP综合能耗控制在0.706吨标准煤以内(GDP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6%以上……
创新型城市的蓝图,已经徐徐展开在人们眼前。
未来五年,我市将按照”发挥优势、效率优先,重点突破、统筹兼顾,自主创新、扩大合作,行政协调、市场推进”的原则,着力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产业、科学技术创新”三大发展体系”、加快”三个建设步伐”,强力推进”三十项工作”,通过实施”3330试点计划”,确保南昌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到2015年,全市创新条件建设全面完善,创新资源整合效果显著、创新创业环境优越,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创新成果转化率大幅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大幅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位居国内先进行列,力争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先进行列。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重点建设100家创新型企业,从中培育40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力争有8家进入国家级行列;并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为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难题,支持企业开展科技攻关,实施30个重大科技攻关招标项目。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产业领域,我市则将着力培育5个国家级研发平台,以项目为纽带,大力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并由政府牵头组织实施科技人员入园入企、技能型人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等10项科技人才行动计划。同时,组建1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5个生产力促进中心、30个产学研战略联盟,形成科技成果转移孵化、技术资本市场交易、科技信息交流、科学决策支持服务等8大系统,为科技创新提供公共服务载体。
( 编辑/李艳娇 )
来源:南昌新闻网
作者:综合报道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7842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