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市场
  4. 两个月洗尽铅华 铅蓄电池公司"剩"者为王

两个月洗尽铅华 铅蓄电池公司"剩"者为王

中国证券网 综合报道

  根据国家环保部今年5月发布的《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各级环保部门应在7月30日前公布辖区内所有铅蓄电池及再生铅企业名单、地址,以及产能、生产工艺、清洁生产和污染物排放情况。从广东、浙江、湖北、安徽、四川等地环保部门近期披露的排查整治结果来看,大部分铅蓄电池企业目前已被取缔关闭或处于停产整治状态。与此相对比,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行业内大中型企业或通过整改、或以搬迁的方式,成为本次整治风暴中的”剩者”。

  今年上半年浙江、广东等地发生的铅中毒和铅污染恶性事件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国家环保部5月中旬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环保部门从严格环境准入、进一步规范企业日常环境管理、加大执法力度等多方面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由此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铅蓄电池专项整治风暴。

  本次行业整治力度之大,从各省环保部门公布的关停名单中便可见一斑。据四川省环保厅7月29日披露,四川省铅蓄电池企业共有58家,经过当地部门进行现场检查,目前符合要求已正常生产的仅有5家,另有6家处在建状态,而停产整治、停产以及取缔关闭的企业数量则分别高达10家、2家和35家。此外,截至7月25日,安徽省97家铅蓄电池生产、组装企业中,也有28家被取缔关闭,52家被责令停产或已停产整治,3家在建,仅有14家在生产。与上述两省情况类似,其他省份的整治名单中停产、关闭企业也占据了绝大部分。

  业内人士表示,在监管部门检查后被勒令停产整治、取缔关闭的多为行业内产能小、污染重、生产运作不规范的中小企业,大中型企业影响相对较小。

  以主营电池生产、研发的南都电源为例,下属子公司临安南都根据浙江省铅酸蓄电池环保整治的要求停产进行自查、整改后,已于今年6月22日经相关部门验收通过,并于2011年6月24日恢复试生产。另据科士达7月30日公告,控股子公司科士达工业科技5月被惠州市环保局要求立即停产治理后,公司立即组织人力物力开展整改工作并上报了整改工作完成情况,公司铅酸蓄电池生产车间已于近日复产,处于边生产边整改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在湖北省发布的相关企业名单中,骆驼股份及其子公司骆驼海峡目前也处于停产整治状态。对此,骆驼股份相关人士对作者表示,公司石花工厂以及骆驼海峡主要进行的是停产搬迁工作(包括居民搬迁),其中石花工厂涉及搬迁的4条蓄电池扩展生产线以及其相关的设备已于7月30日全部搬迁至新址,目前4条生产线均正常运转。

  在券商分析人士看来,本次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铅蓄电池行业整治行动为加快产业整合创造了最有力的契机。华宝证券最新研报指出,随着行业进入整合期,规范生产符合环保要求的铅酸蓄电池龙头企业将从中受益。一方面是产品需求量的增加,被行业整顿淘汰的小企业停产所留下的市场空间将由这些龙头企业产量来填补;另一方面是需求持续增加而产量下降带来的产品价格上涨,也直接促使龙头企业盈利能力增长。

  骆驼股份4条蓄电池生产线搬迁完毕

  骆驼股份(601311)公告,6月16日,谷城县环保局向公司下发了《关于落实县政府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整治工作会议精神的督办通知》。6月21日和6月26日,公司组织实施了第一、二条生产线及其相关设备的搬迁,该两条生产线已于7月1日正常运转;7月11日和7月12日,公司组织实施了第三、四条生产线及其相关设备的搬迁,该两条生产线已于7月30日正常运转。截至7月30日,公司石花工厂涉及搬迁的4条蓄电池扩展生产线以及其相关的设备已全部搬迁至新址。

  穗关停近九成铅蓄电池企业

  据广州日报报道,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今年5月广东开展的铅蓄电池行业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已经完成。作者昨日从市环保局获悉,经核查,广州共有铅蓄电池加工、组装及回收企业34家,目前,10家企业已取缔关闭,4家企业正常生产,20家企业处于停产整治状态。这样,关停的蓄电池企业达到30家,约占总数的88%。

  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告诉作者,目前广东约有铅蓄电池企业170家左右,数量在全国排第二位,”整个广东的情况和广州基本类似,近170家铅蓄电池企业中,有超过8成已经停产或者关闭,主要问题是卫生防护距离不够、环评手续不完善、没有落实环保‘三同时’措施等。”他表示,在珠三角的佛山、江门、东莞、深圳等地都有不少这样的中小型铅蓄电池企业。

  环保部:我国将严厉整治铅蓄电池行业

  血铅事件频发使得铅污染治理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3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将用最严厉的手段来全面整治铅蓄电池行业、铅再生行业,努力遏制铅污染事故多发的态势。

  据李干杰介绍,这些最严厉的手段可以概括为四个”一律”:一是对发生重大铅污染事件的地区,一律停止所有建设项目的审批;二是对存在环境问题和隐患的违法企业,一律先停产整改;三是发生事故的地区政府的主要领导,一律要承担责任;四是凡是发生重大、特大污染事件的地区,一律立即撤销所有的环保荣誉称号,包括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市、生态县等等。

  对于铅蓄电池、铅再生企业来说,这将是一场生死存亡大考。半个月前,环保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明确,环境保护”三同时”执行不到位的企业一律停止生产,无污染治理设施、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或超标排放的企业一律停产整治。

  上述通知下发后,浙江、广东等地接连关闭数百家铅酸蓄电池企业,其中,浙江273家铅酸蓄电池企业中,有250家停产整顿。南都电源、卧龙电气和科士达等三家上市公司也先后发布停产整治公告。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2000多家铅酸蓄电池企业,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约1800家,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200多家,产值在亿元以上的更少。据初步估计,预计整顿后能保留的企业不足300家。而300多家再生铅企业,也同样面临着被大规模洗牌的命运。

  铅蓄电池整顿对其上下游产业也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数据显示,铅价已经从年初的约18000元/吨降到了目前的15000元/吨左右。近日,多地传出铅蓄电池企业库存告急消息,由于铅蓄电池供应偏紧,铅蓄电池初现涨价苗头,一些电动车企业也开始酝酿涨价。

  除了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以外,大气污染治理也是未来环保重点。据李干杰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强燃煤电厂脱硫,全面推行电厂脱硝,开展机动车氮氧化物减排,还将进一步提高造纸等行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张牡霞 上海证券报 )

  铅蓄电池”生死考”

  ”7月底,铅蓄电池企业准入名单将正式公布,500米防护距离的硬性指标很关键,80%左右的产能将被毙,行业极可能面临一场灭顶之灾。”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敬忠对《中国企业报》作者说。

  对铅蓄电池企业的整治,是2011年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首要任务。7月30日前,各省、市、区将通过公开媒体公布辖区内所有铅蓄电池企业名单,接受社会监督。

  抬高的门槛

  500米防护距离标准,是指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正是这条标准,使得近80%的铅蓄电池企业无法达到标准。很多铅蓄电池企业甚至是中小作坊式,离居民居住地只有两三百米,甚至100米。

  王敬忠认为,”治理比搬迁更重要,污染不出厂区才是当前最可行的解决途径。”

  5月18日,环保部进一步下发《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对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落实防护距离、建立重金属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等提出要求。新的铅酸蓄电池行业标准,或将在9月1日正式出台。国内3000余家铅酸蓄电池企业中,将有九成多不达标被勒令关停整顿,剩下200余家维系市场供应。

  上游”受堵”,下游蓬勃发展的电动自行车以及刚处于萌芽状态的低速电动车市场也将无可幸免地遭受重创。无米下锅而被迫选择关门歇业,将可能是半数以上电动车企现实的写照。

  近两个月来铅酸蓄电池已经上涨了10%——30%,下游电动车市场也跟着水涨船高。

  有着150年历史的铅酸蓄电池产业,真的会在此轮风暴中一蹶不振而被其它电池取代吗?动力锂电池、新兴的钒电池、风电储能、光伏储能等新的技术,在新一轮市场博弈中,谁将抢得先机?

  锂代铅?

  挺锂派认为,较传统的铅酸蓄电池,锂电池明显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工作电压高、比能量大、无污染以及安全性能好等诸多优点。随着国家公安部、工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四部委近期联合发文,要求电动自行车车身重量小于40公斤,时速不得高于20公里/小时,并限期淘汰再用”超标”车的利好消息的实施以及环保整顿带给铅酸蓄电池行业的毁灭性重创,锂电池很快将取代铅酸蓄电池从而主导电动车市场。

  业内人士分析,电动车要控制在40公斤以下的话,其电池最多只能10公斤左右重。目前,市面上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常用规格(48V)铅酸蓄电池重量约为13——17公斤,显然偏重;而同等规格(48V)的锂电池重量仅为4公斤,整车重量完全满足小于40公斤的要求。若执行限期淘汰,目前市面上约有90%左右的铅酸蓄电池电动自行车将可能因不符合小于40公斤的硬性指标而被迫出局。

  清华大学马贵龙教授在接受《中国企业报》作者采访时,也肯定了锂电池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却坚定地否决了锂电池将取代铅酸蓄电池主导电动车市场的传言,并认为只需要一年时间,铅酸蓄电池行业便可复原。他表示,抛开锂电池价格高、技术不成熟等瓶颈,国内锂电池年供应量不足50万组的生产现状,根本无法满足电动自行车市场年增长3000万辆的需求。”5%的市场份额还不到,如何去鲸吞另外95%的市场”?

  而对于当前多重利好机会,锂电池是否能”借机发力”,迅速壮大起来,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王敬忠副理事长也持保守态度,他表示,目前铅酸蓄电池占据全国电动车市场的97——98%的份额,而锂电池只占2%左右的市场份额,”十二五”期间,计划把锂电池市场份额提高到10%——20%左右,按目前情况看,5年内能提高到10%就很不错。

  上海杰宝大王电动车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陆正刚也表示,目前锂电池的技术稳定性还不够强,另外汽车动力电池的管理系统也制约着其发展,短期内让锂电池直接取代铅酸蓄电池,根本不可能。

  业内普遍认同,此番环保整顿短期内会刺激锂电池加快发展,但铅酸蓄电池在电动车领域一家独大的格局很难改变。

  打破格局促进产业朝多元化发展是业内人士不懈地追求,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马中超公开表示,正在努力向政府谏言锂电池,希望获得补贴扶持,”尽管铅酸蓄电池一次性被锂电池所取代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只要铅酸蓄电池车的市场份额比例能下降到90%,那也是对环保的一种贡献”。

  钒的商机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钒储量占全球钒储量的35%,居全球第一位;我国钒产量占到全球产量的48%,2010 年我国钒产量达到6.15 万吨,优越的资源禀赋为我国发展钒电池产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钒电池(全称: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英文缩写为VRB)是一种基于金属钒元素的氧化还原电池储能系统,可深度大电流密度放电、循环寿命长、充电迅速、价格低廉。非常适用于大型静态储能,未来将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风能发电储能设备,电站储能调峰以及电动汽车等领域,或成为未来电池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减少风电、光伏发电对电网的冲击,每台发电装置需配备一款功率相当于其功率10——50%且储能需求高于风电装机容量的20%以上的储能蓄电池。

  有券商分析师估算,2020年中国的钒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1.6 万亿元,其中风电的产值将是主要部分。

  目前,我国攀钢集团、普能公司以及万利通公司等机构都在紧锣密鼓研发并取得不俗进展。”我们有一种千瓦级的产品已经进行了批量化生产,还有一款兆瓦级的产品,正处于商业化示范阶段。” 把全球最大钒电池公司————加拿大VRB 公司兼并的普能公司董事长俞振华近期公开表示。另外,海南政府也引进了德国大众汽车品牌与高效能钒动力电池项目,预计2017年完工投产。

  据外媒报道,钒电池已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等国家商业化应用于新能源储能、电网调峰等领域。日本的钒电池技术也已实现商业化,但由于缺乏钒矿而最终放弃。

  业内有人大胆地预测,中国有望成为全球钒电池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钒电池将大有可为。

  钒电池将主导行业之传言颇具争议,各利益集团为此展开激辩,反对派认为这是研究机构以及钒电池公司吹出来的又一个泡沫,其目的在融资,并提出”钒电池在国内已经被研究了十多年,试问谁见过实际应用的示范工程”的质疑?

  中立派则表示,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必将影响原有技术的利益分配格局,必将受到原有利益团体的抵制。要打破和融化原有利益集团分配格局,需要时间和过程,也需要新技术足够吸引投资方并便于推广使用。

  王敬忠则表示,目前铅酸蓄电池用于新能源储能、电网调峰等约占2-5%的比例,未来储能领域是否会由钒电池主宰现在不好下结论,还有待继续观察。

  铅蓄电池业洗尽铅华更从容

  政策给力九成出局

  铅蓄电池行业洗牌的直接影响因素是相关产业政策的出台,尤其是环保政策。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说,如果没有环保政策的约束,铅蓄电池行业的结构调整仍会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因为环保工作做得好的企业并不能在竞争中占得优势,通过市场竞争淘汰落后产能的难度很大。

  现有文件中可以查到的较早针对铅蓄电池行业污染防治情况的是工信部2010年11月26日发布的《电池行业重金属污染综合预防方案(征求意见稿)》。该文件提出,2013年底前,淘汰镉含量大于0.002%的铅蓄电池,淘汰20万千伏安时/年规模以下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限制新建50万千伏安时/年规模以下铅蓄电池生产项目(不含先进新型铅蓄电池)。

  来自上述文件的信息显示,我国现有电池生产企业约4000家,其中涉重金属企业2400家,包括铅蓄电池2000家。据测算,2009年电池企业排放含重金属废水总量1200多万吨,其中铅蓄电池企业排放废水1000多万吨;产生含重金属固废22余万吨,其中含铅固体废物21余万吨,含镉固体废物约4000吨。

  真正大规模的环保整治始于今年。3月28日,环保部、发改委、工信部等9部委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2011年环保专项行动,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在会议上表示,今年环保专项行动的首要任务是对铅蓄电池全行业进行彻底排查。此前的2月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

  9部委相关负责人用六个”一律”对铅蓄电池行业排查提出要求:环境保护、安全设施、职业健康执行不到位的、污染治理设施不达标的、无危险废物资质从事铅蓄电池回收的、不能依法达到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的四类情况一律停产。并表示环评不过关的一律停建,发生重大铅污染的一律追究责任。

  5月18日,环保部进一步下发《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对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落实防护距离、建立重金属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等提出要求。在6月3日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还表示,将用最严厉的手段来全面整治铅蓄电池行业、铅再生行业,努力遏制铅污染事故多发的态势。

  受政策影响,南都电源(300068)、卧龙电器等相关上市公司陆续发布停产整顿公告。事件进展到目前这一阶段,行业开始期待整顿之后的复产。不过,来自业内的消息称,不是所有企业都能顺利复产,预计7月底环保部将公布通过环保核查的铅蓄电池企业名单。而经过此前的摸底调查,铅蓄电池企业数量比工信部公布的2000家还要多出1000家。预计其中80%的企业将无缘上榜,主要是环保不达标的小企业。

  另据透露,工信部正在着手制定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和回收企业准入条件,规定新建企业不得低于50万千伏安时产能规模,老企业低于20万千伏安时产能规模不允许继续生产。铅蓄电池企业的数量将被整合至300家以内,这意味着3000家铅蓄电池企业中有九成将被淘汰出局。

  弱者淘汰”剩”者为王

  即将被淘汰出局的企业,无疑面临的是灭顶之灾,而有望留存下来的”剩”者,则将充分受益于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和坐享行业景气的上升。

  据业内人士介绍,铅蓄电池行业此前准入门槛低,企业小而散,许可审查不严,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产品结构粗放,部分小企业装备和环保设施落后,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差,以低价参与市场竞争,造成产能过剩、市场混乱和环境污染。

  进入铅蓄电池行业只要产品通过质检总局委托的沈阳蓄电池研究所的检测就可以,平均费用大概为每家企业1万元。”只要交钱,几乎没有企业不能通过检测”。而要真正实现环保达标,企业需要在环保设备方面投入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每年的维护费用达到几百万元。

  ”高污染不等于环境污染,企业只要严格遵循国家环保规定,是完全可以有效控制污染的。”业内人士称,按照美国经验,铅蓄电池的用铅量占全国用量的95%以上,但是铅排放量仅占总排放量的1.5%。2008年美国政府已将铅蓄电池生产从主要铅污染源中排除。可惜,中国的铅蓄电池企业此前不重视环保,这直接招致行业碰到现在的困境。

  不符合相关产业政策要求的企业即将被淘汰出局,其生命的大限渐行渐近。业内预期,工信部正在制定的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和回收企业准入条件有望于9月份出台。

  有券商分析师称,部分不达标企业的出局必然导致铅蓄电池产业集中度的提高。由于大企业相比之下对于环保设备的投入更高,因而受到的冲击相对更小。而部分企业出局将改善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带来行业景气的上升,留存下来的大企业有望从中受益,并迎来投资机会。

  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铅蓄电池市场为860亿元,其中50%的销售额由行业前25家厂商完成。美国的铅蓄电池产能规模跟中国的差不多,但企业总数只有几十家。

  按照此前市场上曾经成立过的逻辑,产能过剩背景下落后产能的淘汰将会给行业带来投资机会。长江证券(000783)分析师称,针对高污染、高能耗问题,政府出台促进行业整合的政策,同时在业务上有互补优势的企业存在自发的兼并重组动力,带来行业供应端改善,大企业将在行业整合中获得继续做大做强的机会。

  以水泥行业为例,2004年开始,华东地区水泥过剩情况开始显现,市场毛利率快速下滑。2005年开始,华东水泥展开大规模的产能治理,行业开始大规模整合,带来行业毛利率的迅速回升,华东地区最大的水泥企业海螺水泥(600585)表现尤为明显。从资本市场的表现看,随着整合的推进,大企业的优势显现,海螺水泥获得较为显著的相对收益。

  铅蓄电池行业”剩者”的名单还未亮相,在预期的推动下,部分公司的股价已经开始上涨,如骆驼股份(601311)7月22日的收盘价已涨至26元,而公司发行价为18.6元。分析人士认为,市场预期这些公司可能不久将会复产。另外,7月份以来部分企业的铅蓄电池产品已经涨价10%。

  供给生变看好锂电

  对于近期铅蓄电池产品的涨价,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人士认为,主要原因是环保整治过程中企业的大面积停产整顿导致产品供需失衡,未来随着部分产能淘汰出局,供给紧张的情况短期内难以改变,产品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据介绍,有望通过环保整治的大企业占行业总产能的比重为70%-80%。

  供给减少的同时,需求则在稳定增长。华创证券分析师表示,铅酸蓄电池主要用于汽车启动电源、通信后备电源及电动自行车电池等方面,其中汽车启动电源和电动自行车电池占市场的主要部分,分别占市场的48%和26%左右,通信后备电源占15%左右。

  《中国化学(601117)与物理电源(电池)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显示,2015年铅蓄电池的销售收入目标为176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5%。

  华创证券分析师认为,铅蓄电池行业的整顿除了给”剩者”带来利好,还给锂电池带来了机会。环保要求的提高导致铅蓄电池行业的环保、回收成本增加,整体成本呈上升趋势,而现在锂电池的一项弱点正是价格偏高,从这个角度看,锂电池将获得更好地发展。铅蓄电池下游行业中的通信后备电源和电动自行车市场都可以由锂电池来填补。

  以电动自行车市场为例,锂电池相比铅蓄电池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等特点,但是由于价格较高,市场占有率仅有5%左右。随着铅蓄电池价格的上涨,两者之间的价格差距会逐渐缩小,锂电池的应用比例有望提高。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电动自行车产销量约3000万辆,增速超过30%;国内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1.2亿辆。

  相关行业协会也在建议政府出台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的补贴计划。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马中超曾表示,正在努力向政府建议补贴锂电池,尽管铅蓄电池完全被锂电池取代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只要铅蓄电池车的市场份额比例下降,对于环保也是一种贡献。

  据业内人士介绍,日前有关部委发布的一份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文件对于锂电池也是一项利好,电动自行车重量应小于40公斤、时速不得超过20公里/小时。电动车要控制在40公斤以下,电池最多只能10公斤左右,而市面上电动自行车的常用规格(48V)铅蓄电池重量约13-17公斤,而同等规格的锂电池重量为4公斤。

  前景看起来美好,道路却不会那么平坦。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有关人士称,铅蓄电池的主流地位还难以撼动。锂电池占整个电池市场的比重在2%,行业产能很小,市场推广又很难,因而未来要在电池市场中占有更高的比重不会那么快,至少”十二五”末要提高至10%都得费很大劲。

  环保转型呼唤长效机制

  近段时间以来,环保部等部委针对诸如铅酸电池、多晶硅等重污染行业出台了一系列重典,加速了一些行业环保转型、优胜劣汰的步伐。在依靠企业内生动力自觉加强自主创新来促进产业技术和环保工艺水平提升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政府掀起环保风暴、强化环保行政执法力度,无疑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

  但是,也必须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的转型升级主要还是要靠市场力量来驱动,政府方面要做的主要是制定系统化、长效化的引导政策,在积极培育市场空间上下工夫,以吸引企业自觉加强环保革新,催生企业环保转型的内生动力。

  如今节能环保已上升为国家大计,但在自上而下推进时仍遭遇重重阻碍,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各层面对此意识不到位。一些部门和地方”唯GDP论”观念至深,在执行节能环保政策时大打折扣。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在节能环保利剑挥下时摆出”立地成佛”的架势,一旦政策稍有放松,便又死灰复燃。今年4月局部电荒爆发的一个主要成因,便是高耗能企业在经历短暂整顿下加足马力开始复工。最近因污染事件遭行政处罚的哈药股份(600664),在经历阵痛之后,据称最近几天又开始”卷土重来”。

  针对此种种现象,业界呼吁国家在出台严厉节能环保政策的同时,更应注重出台一系列保证其执行成效的落实细则,着眼于长效节能、长效治污。例如,此次针对铅酸电池行业的整顿措施,除接下来出台行业准入标准之外,还应同时针对准入门槛之外企业制定退出机制,包括企业退出的资金补偿和人员安排。此外,要与地方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并将其列入地方行政部门的政绩考核指标范围。

  还有分析指出,政府环保风暴的刮起,对于一些污染严重的行业来说,意味着大企业通过接管中小企业退出的市场空间来不断壮大,这可能会导致企业加强环保转型的内生动力不足,转型难以长久推进。针对这种担忧,需要政策更着眼于长远,积极培育市场空间,以市场来引导企业将加强环保革新变成自觉行为。

  事实上,当前众多产业环保技术革新的潜力巨大,由此形成的市场空间也极具吸引力。根据相关测算,未来5年国内节能环保产业的市场规模有望达万亿元。这必将使众多企业有足够动力来加快开发节能环保技术,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取不菲的投资回报。

  中国政府”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打造,呼唤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环保转型,在此过程中,唯有政策与市场双双发力,才能让各层面意识到搞节能环保不是做面子工程,而是众多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编辑/刘文林 )

来源:中国证券网

作者:综合报道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7148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2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