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的8月产销数据中,自主品牌销量虽然略有提升,却依然难掩“十二连跌”的尴尬局面。
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变化趋势
然而在同样一组8月份的统计数据中,自主品牌所展现出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根据工信部最新发布的相关数据,8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生产达到了5191辆,同比增长近11倍,其中,自主品牌贡献最大。同时,就在最近公布的首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中,自主品牌同样成了最大的赢家。在涉及的全部11家纯电动乘用车生产商中,有9家都是自主品牌,且目录中涉及的绝大多数车型,也多为自主品牌。
种种利好的呈现,无疑让新能源领域成了自主品牌吹响反攻号角的突破口。在合资、进口品牌价格不断下探、挤压市场空间的当下,新能源车能否助力自主品牌摆脱下滑颓势,成为业界热议的焦点。
尚未输在“起跑线”
从目前市场上的反馈来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的确十分突出。就拿比亚迪秦来说,前7个月的销量就达到了6457辆,远远超过了其他合资品牌。不过就在人们认为自主品牌或许能够凭借新能源领域的一系列产业投入和政策扶持,实现弯道超车时,不少业内专家却表示质疑。“眼下新能源汽车市场虽然火爆,但对于自主品牌的整体销量来说,其实帮助并不大。”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在发布会上表示。在董扬看来,即便是新能源汽车自开年以来已经呈现出两倍以上的净增长,但其在短期内仍只占乘用车市场的一小部分,且新能源领域一直存在的技术瓶颈,也让自主品牌想要彻底翻身,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然而,自主品牌这些年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革新和突破,却是有目共睹的。“如今在消费者心中,虽然合资品牌的口碑总体还是强于自主品牌,但如今不少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了这一区间合资品牌的产品。在新能源领域,自主品牌并不逊色。”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告诉作者。
价格优势明显
除了技术瓶颈的制约,一直以来影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原因,还包括价格因素。近日(首届)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发布的《2014年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现状与趋势蓝皮书》就显示,在对1000名潜在纯电动车消费者的取样调查中,有41%的受访者认为“价格”是其拒绝购买电动车产品的首要原因,这一比例也远远高于“充电设施不便利”等其他因素。
同时调查数据还表明,近七成的消费者都倾向于购买3万元至8万元的电动汽车。但目前合资品牌推出的电动车产品,绝大多数的价格却集中在15万元至30万元这个区间。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在最近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组合拳”带动下,像北汽E150EV、江淮和悦IEV4等自主品牌车型,价格最低可下探至7万元。自主品牌的这种价格优势,无疑会打破消费者对电动车的“高身价”成见。
此外,在售后服务领域,较之进口、合资品牌新能源车,自主品牌的优势也愈发明显。“因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比较新,所以维修保养等售后服务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这对身处本土的自主品牌来说却并不是什么难题,因此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上还是很有优势的。”董扬表示。
商业模式有待创新
然而,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自身条件的日益成熟,却仍然无法打消所有人的疑虑。因为在一些人看来,公务车采购比例高、私人购车不足是当下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实情况。因此即便新能源汽车市场被自主品牌独占,分食的也不过是一块“非主流”市场。
的确,统计数据显示,虽然从目前来看,今年新能源车将有可能突破5万大关,但超过六成以上的采购,则是由公务车贡献的。所以在消费者观念尚未完全转变的当下,仅凭传统汽车的推广模式,很难摆脱这一困局。“从目前情况来看,新能源车的商业模式需要进行创新,传统汽车的推广模式未必完全适合它的进一步普及。”崔东树在接受作者采访时表示。据崔东树介绍,像北汽、江淮等自主品牌企业,已经开始尝试新能源汽车的全时租赁、分时租赁等多种电动车租赁模式。而这无疑也为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的推广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只要探索出足够适合的商业模式,就能将销量数据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张鹏 朱倩倩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34456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