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市场
  4. 自主品牌车占有率持续下降 未来压力更大

自主品牌车占有率持续下降 未来压力更大

中国经济时报 曾才豪

  根据中汽协最新发布的全国汽车产销数据显示,今年10月国内汽车产销继续同比快速增长。 1——10月,国内汽车累计产销分别为1785.44万辆和1781.58万辆,同比增长 13.58%和13.47%,继续保持上半年以来的稳定增长势头。其中乘用车产销同比增长达到14.78%和14.99%,产销量分别为1451.89万辆和1445.51万辆;商用车产销333.55万辆和336.07万辆,同比增长8.63%和7.38%。

  得益于今年前十月SUVMPV车型的爆发式增长,依旧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国内乘用车整体市场让人乐观。根据相关的统计,包括德系、美系、韩系在内的国外品牌在前十月的市场中都有不俗的表现,甚至此前销售一直低迷的日系品牌车型在前十月的市场份额中也有所提升。与上述国外品牌的增长相比,今年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却持续下降。

  今年以来,自主品牌的处境一直不容乐观。除了在国内市场面临整体占有率被国外品牌挤压的局面外,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增长也低于此前的预期。在市场层面,今年销量表现平平的多数企业更是面临利润下滑的困局。分析认为,随着国外品牌不断加大的竞争,今后两三年内,自主品牌的整体压力还将更大。

  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延续了去年底的下滑趋势,今年前十月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不断日趋减少。

  根据中汽协的统计,1——10月,自主品牌乘用车的销量为577.57万辆,尽管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2%,但却低于乘用车总体增长速度3个百分点。目前整体销量占乘用车市场销售总量的40%,这一市场份额比上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

  尽管40%并非是今年以来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的最低点,但从年初至今,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从最初的43.3%下降至当前的40%左右,平均整体下降了约3个百分点。今年7月份,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最低为35%。

  从车型类别来看,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下滑在于轿车及SUV市场份额均同比有所下降。 1-10月,自主品牌轿车销售261.08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9.6%;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6.9%,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

  统计分析显示,受日系、美系市场份额的增长,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空间受到挤压。在这种竞争中,今年日系市场份额增长了5个百分点,而美系品牌也增长了1个百分点。

  受整体市场占有率下滑影响,自主品牌多数汽车企业业绩表现乏善可陈。统计显示,1——10月,乘用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汽车企业中,仅有长安长城两家企业上位。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表示:”自主品牌份额下滑一方面是自去年优惠购车政策停止后出现的市场调整,另一方面也是自主品牌面对市场竞争导致的博弈结果。这种市场变化的长期性值得关注。 ”董扬预测认为,从现在情况来看,未来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还会出现一定的下滑态势。

  整体承压

  事实上,自去年底自主品牌出现市场份额下滑开始,自主品牌所面临的压力也与日俱增。

  除了在国内市场压力外,自主品牌在此前原本被看好的海外市场也开始出现不利因素。今年10月,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出口车型达到8.95万辆,比上月增长14.7%,尽管比上年同期微增长3.3%,但总算结束了连续五个月下降的局面。上半年5月开始,受海外市场下滑影响,国内汽车出口就出现连续下降,截至 10月汽车共出口80.62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7.5%,甚至或难以实现去年百万出口的目标。

  ”上述仅仅是市场层面的不利因素,但来自企业自身的因素更值得关注。”国家信息中心徐长明在接受作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自主品牌企业还需要更加努力做好产品才能应对未来市场的变化和竞争。

  分析认为,来自国外品牌车型的下探竞争以及合资自主车型的挑战将成为自主品牌汽车面临的最大压力。自去年开始,各跨国品牌在中国市场加大了车型的投放力度和市场策略,如全新针对中国市场开发本地车型、投放更多的小型经济类产品、提高车型配置以吸引更多消费者。”这些企业都是自主品牌不得不面对的市场挑战。 ”

  ”另外,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也在不断地发生自我改变,有些企业在向好发展,而有的则未必是。 ”长期研究中国市场的韩国现代汽车经营研究所所长柳基千表示,”这些自主品牌企业也将面临自身的发展挑战。 ”

  从汽车企业自身发展情况来看,目前自主品牌面临严重的两极分化趋势,即以民营汽车企业代表的自壮派因为自主研发而成长迅速,企业经营能力提高而实力逐步壮大,其中包括长城、吉利比亚迪力帆等车企;而更多其他自主品牌企业以及集团自主为代表的车企正在因业绩不佳而面临逐步边缘化的状态。

  ”但不管上述自主品牌阵营如何变化,这些企业都不得不面对来自市场的竞争,以及未来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瓶颈。 ”分析认为,在品牌力方面较弱的自主品牌要改变形象,更需要不断加大产品的研发和产品力提升等才能和跨国汽车品牌展开对等较量。但在这些方面,自主品牌的后续产品面临巨大挑战。

  原因是,从目前来看,即便是在被看好的各民营自主中,包括奇瑞、吉利、长城等都面临后续产品同步跟进的问题。奇瑞汽车正在经历转型时期,短期内拿出十足竞争力的产品还很困难;吉利和沃尔沃联合开发的新产品需要在2016年才能正式推出,这意味着吉利今明年几乎无全新产品推出。尽管比亚迪和长城两家企业目前相对较好,但依旧面临上述难题。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曾才豪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23930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44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