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威马发布内部信称,为应对资金压力,将通过一系列财务措施降低运营成本,包括M4及以上级别管理者主动降薪,发放50%基本工资;其他员工发放70%基本工资,取消年终奖等奖金、暂停发放购车补贴等。作为曾经的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威马创始人、CEO沈晖逐一回应了围绕市场上关注和争议的话题。
↑ 威马CEO 沈晖
沈晖表示,现在整个行业需要回归商业本质,实践证明,以亏损换销量这条路行不通。因此,威马在追求一种“健康”的交付。同时,为应对资本寒冬、供应链压力等不利因素,公司及时做出战略调整,包括主动节流等,核心也是为了将企业的价值链理顺,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主动战略性收缩
今年以来,威马汽车的销量出现波动,不再呈现以往的线性增长,再叠加屡次传出降薪等风波,使得业内对于威马的经营现状产生质疑。
针对上述情况,沈晖回应称,今年资本市场遇冷,叠加疫情、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短缺等不利因素,市场环境非常严峻。同时,新能源汽车行业惯用的“以亏损冲销量”的模式逐渐失效,靠持续烧钱的形式维持企业经营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导致部分企业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相应的股价和估值也跌得更多。
↑ 威马汽车内部信截图
“现在的销量排行榜就是亏损排行榜,资本市场也是不认可这种打法的。”沈晖表示,在意识到这种潜在风险后,威马汽车早在6、7月份就开始做战略性收缩,不再刻意追求销量数据,而是更在意“健康”的交付量,注重用户体验、产品品质、高级辅助驾驶等方面的能力,把产品的安全性做好、把从停车到充电的完整价值链理顺。
沈晖呼吁,从行业的交付来看,新能源汽车企业一定不能再靠烧钱来追求销量,长此以往,对产业发展不利。据悉,基于对大环境的判断,威马汽车在董事会、股东会的支持下,主动做了组织结构的优化。沈晖表示,公司的股东和董事也很认同,因为这样会将成本控制得更好,更利于可持续发展。
“12亿年薪是误读”
今年在威马冲刺港股阶段,有市场消息传出身为威马汽车CEO的沈晖个人年薪高达12亿元。该消息瞬间上了热搜,引起热议。
对于此事,沈晖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进行了回应。他表示,香港的薪酬和内地的年薪是两个概念,12亿元是股权激励,是非现金性质,不会产生实际的现金支付。
↑ 威马汽车公开招股书
“如果威马创业失败,这个数字就是0,如果创业很成功,这个数字甚至会超过12亿元。招股书也清晰披露了,我的实际年薪是201万元,和行业平均水平差不多。”沈晖认为,“12亿”这个数字是过去5年公司估值不断提升带来的结果。在澄清事件始末后,沈晖还特别表示,如果有幸能拿到12亿元股权激励,他会更多投入公益项目,以及成立研发基金等。
力争成为“关键拼图”
作为新造车势力的头部企业,威马的诞生自然也离不开政府方面的支持。据悉,自成立以来,威马一直是上海国资系统支持的重点民营企业。
“包括D轮融资阶段,上海国资系统也给了我们很多支持。”沈晖透露,上海市政府一直致力于打造产业规模最大、生态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汽车产业集群,从这个角度来看,上海和威马是相互需要的,威马是力争成为上海打造智能汽车城的一块关键拼图。
近日,上海市政府刚刚发布了《上海市推进高端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这将为威马汽车的发展带来更加可期的机遇。(消息来源:证券时报)
来源:爱卡汽车
作者:罗鑫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190295
以上内容转载自爱卡汽车,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