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运营里程达不到3万公里的新能源公交车,仍有望拿到相应的运营补贴。
在7日召开的“我的公交我的城”公交发展经验交流会上,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中心主任刘振国表示,有关新能源公交车运营补贴问题,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可能会有新的政策措施出台。
根据此前有关新能源公交车运营补贴的政策要求,中央财政对年运营里程不低于3万公里(含3万公里)的新能源公交车以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混合动力公交车,按照实际推广数量给予运营补助。
刘振国说,在疫情期间城市公交普遍性停运或减少班次的情况下,一些新能源公交车原本使用强度不高的城市存在年运营里程不达标而无法获得新能源运营补贴的风险,这将使公交企业承受更大的经营压力。
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拥有公共汽电车69.33万辆,比上年增长2.9%。按车辆燃料类型分,柴油车占17.4%,天然气车占21.5%,纯电动车占46.8%,混合动力车占12.3%。
“疫情严重期,大部分城市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停止运营措施。”刘振国介绍,比如今年2月份,四成地级以上城市公交全部暂停运营,大多数城市采取了部分停运等措施;复工复产期城市客运量有所回升,但情况不容乐观,客运总量仅为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刘振国说,常态防控期,运力全面恢复,客流逐步回升,但受制于疫情防控、居民出行意愿和个体运营车辆竞争,公交车整体客流不理想,除少数大城市,大部分为五六成左右。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中心此前的调研发现,由于财政补贴拨付时间并不固定且普遍滞后,票款收入是公交企业唯一稳定的现金流来源。公交企业每月人员薪酬、燃料购置等支出相对刚性,日常现金流对于公交企业维持正常运转至关重要。但受疫情影响,公交企业票款收入呈断崖式下降,影响企业正常运转。
交流会上,兰州公交集团总经理甘钧反映,“疫情期间,公交场站和车辆消毒、乘客体温测量、司乘人员防护等投入相当大。”
青海省西宁市有1940辆城市公交车,其中新能源车占全部运营车辆的33%。西宁公交集团总经理王新乐反映,“疫情下,公交企业的资金压力非常大。”
对此,刘振国表示,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中心已向主管部门建议,各地应按照当地疫情防控方案,根据公交企业制定的运力保障计划,制定针对性补贴补偿办法,切实落实财政保障资金。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企业采购公交车辆,一线从业人员的消毒物品、防护工具等特殊物资。
对于维持公交企业正常运营所必须的贷款项目,刘振国建议,由省级财政部门组织城市填报并协调国家财政部门,为公交企业申请中央财政贴息,同时协调金融机构给予公交企业更为灵活、宽松的金融服务,如适当延长贷款还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等。
来源:第一财经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122321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