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依然存在着质疑与争论,但电动汽车作为中国汽车工业未来发展主导方向,已经随着产品技术的不断成熟与示范推广的日益深化,得到了政府、企业与社会的最终认同。然而,好不容易走出纷争迷茫的中国电动汽车,却不得不立即开始思考另一个严峻的问题自己还有多少时间?
在近日举行的电动汽车科技座谈会上,几乎来自这个行业内的所有人都认定了一个事实:2013年,针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外国车企将上演一出蓄谋已久的”十月围城”。
只剩两年时间
如果从2001年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的启动算起,中国的电动汽车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在这十年里,电动汽车从最初的天方夜谭,一步步成为今天日益为人们所了解、关注与盼望的绿色梦想。
只是,抱有这种梦想的并不只有中国人,并且对方走得更远,也更快。
据德国最近推出的一份电动汽车报告指出,2013年和2015年是德国电动汽车走向市场的高峰期。美国电动汽车市场预计今年已经达到两万辆左右,2012年则有望达到十万辆的产量。2013年至2015年间,欧美汽车企业在电动汽车及其市场化方面,将实现质的飞跃。
实际上近年来,为了争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跨国汽车企业早已经开始了在华布局与规划:日产聆风已经在武汉、广州进行初步测试,并计划在旗下自主品牌上采用聆风相关技术;继广州车展亮相后,通用汽车已经在华开售增程式电动汽车沃蓝达;丰田或将于2014——2015年在天津生产10万辆混合动力版花冠;从2015年开始,一汽大众将逐步国产奥迪全系电动车型。
对此,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付于武表示,当前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处于一个十分关键的历史时期,”一方面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和两年多的示范推广,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科技成果,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开始逐渐起步;另一方面,国际电动汽车产业开始明显的加速,国际汽车巨头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的步伐不断的加快,这使得中国电动汽车自主创新和自主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剧增”。
简言之,如果2013年真是道必须翻过的坎,留给中国车企锻炼腿脚的时间,只剩两年。
10万与4000
”直到现在,一汽也没有一款新能源汽车是按照年产十万量设计的,这样的车是变不成商品的。”一汽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李骏在座谈会上直言不讳地表示。而与他一样提到10万这个数字的,还有比亚迪汽车总裁王传福 、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赵福全、东风汽车公司新能源汽车事业平台总监黄兆勤和长安汽车北京研究院总工汪正胜。
10万,既针对着电动汽车市场化所需的规模量级,也针对着目前寥寥4000辆示范运营的纯电动汽车。
”2014或2015年,如果有几个世界级的汽车厂商突然拿着量产的电动汽车进入中国,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在李骏看来,量产车型的开发、生产技术不能突破,中国的电动汽车只能算是”在睡觉和做梦”。
赵福全也认为,如若现在依旧继续停滞在无意义的争论上而不采取切实行动,中国所谓世界新能源汽车大国的地位便是虚的,而且很快就会被人超越。因为”外企只是没有发力,核心的东西还是掌握在人家的手里”。
那么如何尽早实现量产?汽车企业们首先希望继续推动和扩大示范运行的规模范围。他们表示,从企业的角度看,量产和商品化是作为企业必需的基本功,但是新能源汽车毕竟还是一个新兴产业,还需要政府创造一个好的政策环境。
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刘凌表示,示范城市的补贴必须要持续,这是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持续的必要条件。此外,他建议对非示范城市也应当给予财税政策的减免,使得未纳入试点地区的城市同样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从而推动电动汽车市场的进一步扩展。
此外,车企代表还认为,要重视基础技术的研究,形成一个企业和科研院校各司其职、良性互动的合理格局。呼吁国家多建立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平台,或者牵头组织企业建立技术合作的联盟,以减少资源的重复浪费,促进产业整体发展和提高。
1%定成败
在两年的时间里,实现由若干城市的示范运行到上万辆级商品入市的产业化跨越,听起来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除政府意志、企业决心与舆论环境等积极因素之外,庞大的市场规模本身就是造就奇迹的温床。
一般来说,从商品数量上看,一项新技术产业化门槛最困难的阶段是0%到1%之间。与会代表指出,按照中国汽车1800万辆的规模,1%是18万辆,这种规模足以保证一种车型达到成熟。而当全世界6千万辆汽车中有60万辆电动汽车时,就意味着电动汽车已经成熟和产业化了。突破了最难的1%之后,再达到10%的便用不了多长时间。
当然,即便是1%的份额,时间的窘迫加上产业各环节的比较薄弱,也足够中国汽车企业拿出全力予以应对的。对此,科技部表示将进一步开拓更多适合电动汽车的应用领域。比如,在下一步的示范推广工作中,汽车租赁和城市物流,都将成为各试点城市着重探索的领域。
对于”十二五”电动汽车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科技部等在确认政府将继续坚定不移给予支持的同时,强调产业须致力精细化,企业主体作用要得到加强与提升,同时加强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精细化是产业走向升级和成熟的标志与途径。与会代表一致表示,过去科研的重点是放在关键核心上,但随着对电动汽车研究的深入,过去认为是关键核心的东西常常不再是关键核心,而原来没有考虑的东西却变成了关键核心。而在这个时候谁不注意细节,谁就占领不了市场。另一方面,作为企业走向市场的重要环节,产业链的形成必须是企业来牵头。企业在其中的主体作用不光体现在投入、组织研发和应用,更应该成为决策的中心,负责技术创新决策、技术创新投入、创新研发组织和应用推广。在标准方面,通信协议也是”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工作之一。
( 编辑/董海荣 )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综合报道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10216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