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人物
  4. 赵昌文:合资合作推动汽车业发展 未来将赋更高使命

赵昌文:合资合作推动汽车业发展 未来将赋更高使命

中国经济网

9月2日,2018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正式落下帷幕。论坛期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汽车产业合资合作的历史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未来发展加以展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

改革开放40年 合资合作推动汽车业发展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合资合作史,总体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赵昌文表示,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元年。同年,邓小平同志对汽车行业该不该合资经营问题做出重要批示,他的原话是:“可以,不但轿车可以,重型车也可以。”在此背景下,中国汽车企业开始积极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资金,汽车生产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幅增长,而且出现很多合资企业,这是第一阶段。

然而,国外汽车企业对中国的市场、政策,整体环境,以及合作伙伴都不了解,外企抱着不断加深了解和熟悉的心态与中国企业合作。同时,中国企业也不了解国外的技术、产品,以及管理等,中方合作伙伴也在不断深化对外方的探索与认识,这一阶段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个阶段为1994到2001年,这也是合资合作快速扩张的阶段。赵昌文指出,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发布,这对中国汽车产业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此期间,法国、美国以及日本等都在中国成立了整车企业,中国汽车历史上形成了第一个真正的合资高峰期。

随后的第三阶段(2002-2016年),中国加入WTO,合资合作也进入全面发展阶段。赵昌文强调,“尤其是2004年又发布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对中国市场的全方位对外开放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四阶段是从2017年开始,十九大提出了全面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包括放开外商兴建纯电动企业的限制,并逐步放开外资企业的股比限制等。对此,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公布了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在赵昌文看来,合资合作直接推动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产销规模的扩大,使得汽车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升。数据显示,1984年中国汽车产量不到32万辆;2001年,国内汽车产量达到234万辆,17年增长了6倍多。截至2017年底,我国的汽车产销量已经双双超过2800万辆。

合资合作为中国汽车产业带来国际资金和技术资源,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配套体系和氛围,激励和推动了本土汽车企业和品牌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全球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快速发展。

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 未来被赋予更高使命

从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历史来看,无论是汽车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后发国家,都经历了汽车行业从保护到开放的过程。赵昌文表示,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正在不断加大,中外企业间的合资合作也将进入新阶段。

随着合资股比的逐渐放开,部分外资企业会选择扩大股比,甚至实现独资,然而短期内快速出现变化的可能性不大。赵昌文认为,未来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领域掌握的资源和技术越多谁的话语权就越大,而不是现有的汽车市场的格局。此外,中外汽车未来将会在更深领域开展合作,中方企业很可能成为研发设计和产品的供应方。

因此,部分合资企业可能逐步发展成为外方与中方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而部分合资企业也有可能随着某一方取得绝对控股权以后,逐步成为中方或者外方的在华生产工厂。“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汽车行业合资合作的格局会发生很多变化”,赵昌文直言不讳道。

作为改革开放的“马前卒”,汽车将在未来中国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赵昌文强调,未来,政府将发挥引导和监管作用,促进中外企业参与公平的市场竞争,同时合资合作也将被赋予更高的历史使命。

谈及未来合资合作发展的重点时,赵昌文提出,首先,进一步改革宏观政策导向,合理引导汽车行业合资合作方向,特别是要继续努力创造有利于吸引外资的营商环境;其次,推动汽车行业的企业抓住新工业革命的机遇,实现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再次,推进先进的市场化管理;最后,加强汽车产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

“新时代汽车行业的合资合作,归根到底需要树立互利共赢的理念,唯有如此企业才能生存,中外合资合作的各方股东才能共赢”,赵昌文总结道。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renwu/76233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2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