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风电、光伏产业日趋成熟,微网、智能电网建设及电动汽车的大力发展,储能的市场需求日趋旺盛。
根据《2018储能产业应用研究报告》,2017年,全球新增投运储能项目装机7224.1MW,累计投运储能项目装机已达175.7GWh。
“有分析人士预计,随着技术路线不断成熟、政策趋于明朗和资本加速布局,今年或将成为我国储能行业的爆发之年,产业化发展前景令人期待。”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储能事业部总经理陈翔日前表示。
事实上,今年以来,储能产业的发展已经得到了来自多方的肯定。陈翔表示,如今的储能行业已经算是进入了发展初期。
“从行业关注点来看,2016年,大家还处于宣传市场、吸引资本注意力的阶段。”陈翔表示,“如今,储能已经成为广受关注的热点产业。行业内无论是资本、人才、产品、技术,还是市场需求都已经开始互相促进,产业的发展速度也日益加快。”
有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的电化学储能项目已经接近120兆瓦。面对如此积极的产业发展状况,亿纬锂能顺势而为,近三年来在动力储能领域投资50亿元人民币,并立足科技研发,在2017年实现了近3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据陈翔介绍,目前,该公司已经建成产能9GWh。
陈翔指出,现阶段我国储能产业的资源聚集现象是很好的,行业应该关注自身发展、遵循基本规律,将注意力放在如何打造最具竞争力、最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上。
“简而言之,行业应该做好该做的事。”陈翔告诉记者,“储能产业是一项实业,应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行业的呼吁和探讨阶段已经基本结束,现在需要冷静下来,踏踏实实做好产品、方案,同时也要理性联合资本。”
对比我国储能市场与国际市场,陈翔认为,目前我国储能市场尚无固定的商业模式,可以适当借鉴国外经验。
“以美国为例,已经有一整套保障储能产业发展的体系。”陈翔说,“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照抄,因为国外市场在电网结构、电费模式等方面与国内不尽相同,我们应该结合国外相关经验来发展我们自己的产业。”
另外,陈翔还建议,国内储能企业也可以“走出去”,主动参与国外储能项目。“北美、欧洲、澳大利亚等都是全球比较活跃的储能市场。”他说,“不过,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应注意识别海外市场的机遇和风险。”
来源:中国能源报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renwu/70422
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能源报,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