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人物
  4. 北汽徐和谊:一切国际资源为我所用

北汽徐和谊:一切国际资源为我所用

汽车商业评论

  选择年度人物是件危险的事情,因为你很难做到让所有人都认可,现在一年将尽,如果一定要选择2013年中国汽车年度人物,他会是谁?

  受让福汽集团45%股权且将从与日产合资组建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回购重型商用车业务和资产与沃尔沃集团合资的东风汽车董事长徐平抑或是总经理朱福寿?整合全球资源为我所用、以完全正向开发的手段打造全新中国汽车品牌的观致汽车董事长兼CEO郭谦抑或是幕后支持者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一年以来一直处在被负面舆论包围之中但并不为所动,且看公司股价不断上涨并将哈弗打造成独立SUV品牌的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还是通过多年加强自主研发使长安汽车自主品牌在这一年发展势头迅猛且合资品牌大部分高歌猛进的刚刚升任中国兵装集团总经理的徐留平?

  毫无疑问,选择是困难的,不过非要选择一个,《汽车商业评论》把票投向北京汽车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因为他今年以来主导的几大合纵连横事件,基本完成了北汽国内的战略重组,并在国际资源的整合上写下了富有创意的新篇章,更重要的是他具有解放了的汽车思想。

北京汽车集团董事长徐和谊

  11月25日,北汽集团以区区8000多万元从江西国控手中收购昌河汽车70%股份,由此获得景德镇与九江两大生产基地,徐和谊希望到2017年末双方共同投资130亿元,实现江西昌河年产销整车50万辆,全产业链年营业收入500亿元。

  再向前回溯一个月,10月26日,北汽集团与云南德宏州政府、云南景成集团签署协议,合作建立西南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36亿元,总产能15万辆,生产符合西南地区和周边国家需求的商用车、SUV和乘用车。

  更早前的8月7日,北汽集团兼并重组镇江汽车制造厂,准备投入150亿元打造华东产业基地,建成后年预计产能30万辆,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9月29日,镇江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至此,北汽集团自主品牌的产业基地遍布中国五大地区:华北(北京、河北黄骅)、华东(江西景德镇、九江、江苏镇江)、华南(广东增城)、华中(湖南株洲)、西南(重庆、云南德宏),到2014年底自主品牌总产能有望达到290万辆规模,这个数字超过大众汽车集团2012年在中国281万辆的总销量。

  重组昌河签约仪式后,北京汽车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对《汽车商业评论》说:”到今天为止,北汽集团在国内的战略重组扩张可以说已经告一段落。”

  宴会上最后到场者是身份最高的,但在市场上,晚到意味着机会的丧失。作为在新的历史时期较晚发展自主品牌的国内汽车集团,北汽在起跑线上落后,但是徐和谊永远怀着一股面向未来、信心满满的乐观劲头,其奋起直追后来者居上的态势已经清晰可见。

  11月19日,德国戴姆勒以6.25亿欧元(约合51.5亿元)收购北汽股份12%股权,同时它将两者合资的汽车制造企业————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的股份出让1%给北汽股份,而北汽股份则将两者合资的销售公司————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股份出让1%给戴姆勒。

  《汽车商业评论》认为,继1983年北京吉普开创汽车业中外合资模式30年后,北汽又率先将合资合作向前迈进一步,戴姆勒由此实际突破其在中国合资公司中50%的股比限制,下一步北汽股份将择机收购一定比例的戴姆勒股份,形成两家企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结为战略联盟的局面。

  但是外界对于徐和谊的狂飙突进还是心存疑虑。北汽集团是否能够有足够的资金去投资这些基地?是否有足够产品支撑集团的产能需求?老徐是否有足够的人才能够满足日益扩大的公司管理边界?和戴姆勒的合作是否能够保持长久的真正的紧密?……

  ”这种思想太陈旧了。”2013年11月底,徐和谊在接受《汽车商业评论》独家专访时再三强调,”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

[page]

  山芋不一定烫手

  只要事关企业重组,不仅在中国,在全球汽车界都是大事。11月25日,北汽集团正式收购昌河汽车70%股份,江西省国资委下属的江西国控拥有另外30%股权。当天下午,相关协议在江西南昌刚刚签署,网上的消息就已经铺天盖地。

  此前昌河被中国长安重组已近三年,昌河一直桀骜不驯,甚至在2012年初闹出罢工事件,随后一直处于无为而治的消极发展状态。现在人们的疑问是,北汽集团怎么敢接这只烫手山芋?或者说,怎么解读这次兼并重组?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说,这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精神的迅速反应,是北汽战略布局的新落子。

  这句话耐人寻味。中国汽车业的重组,免不了是有政府之手在背后推动。北汽集团此次兼并重组如何能够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一个可以作为表象的理由是,昌河汽车并非没人要。在脱离中国长安后,不仅仅是北汽,还有福特、江铃、上汽等企业分别与昌河接触,希望达成并购,但是昌河最终选择北汽。北汽收购价格8000万元根据评估机构的净资产评估而定,由中国长安和江西省国资委共同委托的评估机构对江西昌河的净资产评估值为1.17亿元。

  在北汽涉足重组昌河汽车之前,中国长安已与江西省政府方面达成一致意见,将昌河汽车中的景德镇基地和九江基地剥离出长安体系,而隶属于昌河汽车的合肥基地将划归长安。

  这也就是说,昌河汽车旗下拥有昌河汽车自主品牌和昌河铃木合资品牌两大品牌,两大轿车生产资质,拥有景德镇、九江两个产业基地,27万辆整车产能、15万台小型发动机产能,以及员工约4700人。

  记得几年前北汽收购萨博一系列技术时,徐和谊曾经表示不能将萨博的工厂那一堆烂摊子收下,以免成为未来发展的包袱,那么收购现在只有几十个技术员的昌河汽车何以避免它不成为自己的包袱?何以避免它在中国长安治下时代那种”不听话””不发展”现象出现?

  理由或许如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所言,中国长安是好的汽车公司,北汽集团也是好的汽车公司,一个剥离昌河,一个重组昌河,都是各自集团在中国汽车业新的形势下的战略需求,都是正确的选择。

  《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北汽集团重组昌河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量:一是产品线互补;二是填补基地空白;三是满足集团规模优势需要。

  关于产品线互补,当然不是指昌河的微车同北汽威旺的微车互补(那是有冲突的地方),而主要是指昌河铃木的小型乘用车,它们绝大部分是1.4L以下的小排量乘用车,跟北汽产品互补性强,北汽集团1.4升以上排量的产品比较多。

  昌河铃木的小型乘用车包括挂铃木标的产品,比如作为小型MPV的LANDY浪迪、作为wagon的北斗星e+和作为实用型家轿的利亚纳a+;包括挂”昌”字标的类似合资自主品牌的产品,比如Splash派喜和小型MPV跨界车北斗星X5等。

  固然目前这些产品在市场上表现不佳,但是铃木已经有意要重组昌河铃木,在合资中方变更为北汽集团后,日本人的这种意愿更加强烈。铃木一直不满足于和长安汽车合资,希望在中国找到另外一家实力雄厚的合作伙伴,一度传出它和上汽集团合资的消息,现在和北汽合资,应该可以让它”不安分的心平静下来”以更好地思考未来在华发展战略。

  《汽车商业评论》认为,在新的合资格局下,作为世界著名的小车大师,铃木预计将在未来2年内为昌河铃木推出在中国市场越来越热的小型SUV产品,这对于提升这家公司的产业竞争力将有着重要作用,从而也对北汽有较大的吸引力。

  就产品而言,昌河铃木对北汽的吸引力还表现在它还有15万台小型发动机生产线,以生产铃木K14B发动机为主。K14B发动机,排量不足1.4升,2005年在中国投产的时候属于铃木汽车当时的先进发动机。未来,北汽更多产品或许可能采用这种发动机,目前北汽E系列采用三菱MEVIC 4A9系列1.3升和1.5升排量发动机。

  重组后的江西昌河将通过导入北汽集团双品牌平台车型、引进日本铃木战略车型、联合铃木开发全新车型,升级换代现有产品4种方式全面提升产品水平,均衡发展合资、自主两大产品体系,产品涵盖从B级车到微车,从轿车到SUV、MPV全系列产品谱系。

  填补基地空白的意义也非常重要。虽然昌河的微车能对北汽的微车市场占有率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但是北汽更看重的是昌河在华南的基地,从产业布局的角度来说,这是拓展北汽南方市场的需要。

  同时,这也是满足北汽未来”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战略需要。北汽集团今年产销量有望达到210万辆,总量排行在第五位,它希望能够尽快进入中国汽车行业第一梯队,重组昌河对北汽形成规模优势至关重要。

  此次重组被北汽集团徐和谊董事长认为是市场起到决定作用的重要因素还在于昌河汽车自身的觉醒。

  市场是最具公信力的裁判。曾连续6年微车销量第一的昌河在长安时代有过桀骜不驯,近几年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销量一降再降,渐渐远离主流。其销量在2010年达到16.1万辆的顶峰后,2011、2012年下降至11.29万辆和12.3万辆,2013年前10个月销量7.87万辆,同比下滑12.74%。

  此一时,彼一时。今年以来七下江西的张夕勇说,经过与昌河汽车现在的管理层多次沟通,发现他们已经深切认识到最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激烈变化,意识到不管是从产品还是产能来说,仅仅凭借自己一个小的企业,不会有什么发展。北汽重组昌河,昌河职工代表大会100%全票通过。

  实际上,昌河汽车的心态也在发生微妙变化。2009年,昌河汽车从原母公司中航工业划拨至兵装集团旗下的中国长安,其央企资产的身份并未改变,此次江西昌河的独立,其将转为地方国企,并成为江西省第一个由省政府直管的汽车企业。

  北汽集团重组昌河前,江西省政府要求昌河汽车到2020年实现整车产能100万台,全产业链年营业收入1000亿元的目标。这是一个眼看着难以实现的计划。根据此次双方协议,北汽集团重组之后,到2017年末计划累计对昌河汽车投资约130亿元,实现整车产能50万辆,全产业链年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

  为了重组顺利进行,北汽集团入主昌河汽车后制定了两大原则:有利于昌河汽车的发展、管理团队最大限度保持原样。北汽集团只派驻两人进入江西昌河,一位负责销售,一位负责财务。双方股东第一笔注资10亿元,计划在2014年春节之前到位。

  此次收购,北汽从江西国控手中拿到的股份是70%,这实际有着更深远的意义。《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北汽完全可以100%收购,但是徐和谊没有这样做,因为手握70%股票实际意味着它已经能够绝对控股,但同时让政府背景的江西国控拥有30%的股票,显然是希望地方政府能够在关键时刻顶上,这何尝不是一种重组昌河汽车的”市场起决定作用”因素的体现。

[page]

  大和强的内在逻辑

  在参加完北京现代中高级车名图广州上市系列活动之后,11月21日,徐和谊一早飞往湖南长沙,参加北汽股份株洲分公司第2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活动。

  从开工建设到第20万辆整车下线,北汽株洲分公司仅用了5年时间,徐和谊即兴发表祝辞,称这显示了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产销实力的稳步提升,是京湘成功合作的重要成果。当天晚上,他又飞回北京。

  11月22日上午,徐和谊在北京就关于重组昌河的事宜与有关领导进行最后的磋商。不知这位北汽集团董事长在表示收购昌河国内整合告一段落之后其商务行程未来是否能够稍有喘息机会。

  如前所言,现在北汽集团自主品牌的产业基地遍布中国五大地区:华北(北京、河北黄骅)、华东(江西景德镇、九江、江苏镇江)、华南(广东增城)、华中(湖南株洲)、西南(重庆、云南德宏),到2014年底自主品牌总产能有望达到290万辆规模。这个数字已经超出了徐和谊在今年8月15日”首届(2013)北汽集团品牌大会”上公布的长远规划中提到的自主品牌销量目标。

  北汽集团的长远规划是,到2015年实现产销规模360万辆,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达45%,营业总收入4500亿元,利润总额超过300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13%以上,进入国内汽车行业第一梯队,世界汽车行业前15位。

  而到2020年,北汽集团希望实现销量500万辆以上,自主品牌销量占比50%以上,营业总收入6500亿元,利润总额超过420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14%以上,进入国内汽车行业前三,世界汽车行业前12位。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前10个月北汽集团实现销售164.77万辆,同比增长12.70%,名列行业第五。要达成上述目标,并非易事,这也是北汽大规模四处并购的重要原因,但与此同时这也将会遭遇外界诟病,称之为”大而不强”。

  ”大而不强”是业内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评价,有巨大的市场和制造能力,但是本土研发的水平不强。有人认为做强然后做大是一条正路,但是对于一家希望后来居上又在本土有巨大市场的汽车集团来说,通过整合资源迅速做大是其能够做强的必要条件。这是徐和谊根据自己进入汽车行业11年来的经验得出的一条对当下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无论如何,汽车业是规模产业,生产规模对长期平均成本乃至零部件供应、研发、物流都产生重要影响。”企业不大,生存起来非常困难。”他对《汽车商业评论》说,”国内这种资源整合、发挥各自优势把企业做大做强,这是一个大趋势,这个趋势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是客观的,我想我们还是按照客观规律去办事。”

  显然,按照徐和谊的汽车思想,通过兼并重组实现规模上的做大本身是做强的一种表现,因为这样能够最大可能地实现既有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而并非是互相之间没有内在支持的那种简单的小舢板拼凑成航空母舰。既有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对于北汽集团来说,一方面表现在产能的合理利用和规模效应,另一方面表现在最大程度地借助跨国汽车合资伙伴为自己服务。

  11月18日,在重组昌河前夕,北汽集团另外一件大事尘埃落定,即戴姆勒正式收购北汽股份12%股权。此举恰逢国内正在激烈讨论汽车合资企业50:50股比要不要放开问题,有人因此认为,即使不久之后北汽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收购戴姆勒股份,但是整体而言,双方的合资必将突破对外国公司不能在合资公司中持股超过50%的股比限制。

  徐和谊非常不赞同这种关注点,认为把这次北汽戴姆勒互相交叉持股理解成对50:50股比产业政策的突破,关注点过于狭窄和短视。虽然中国汽车合资企业诞生30年来一直持续着这种模式,未越雷池一步,但徐认为:”世界上各大汽车集团之间深度合作,资产股权关系交融在一起,已不是新鲜事情,是人家早都在做的,是一个很重要的趋势。”

  在外界看来,戴姆勒入股北汽股份同北汽股份作为北京现代和北京奔驰的中方股东一样,首先对于北汽股份未来在香港成功上市是个重大利好消息。2010年9月28日,作为北汽集团进行自主品牌运作主体的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挂牌,徐和谊期望它的上市能够为北汽自主品牌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但是徐和谊所愿并不仅限于此。北汽率先越过雷池,此次与戴姆勒的合作不仅涉及股权交易,还包括产品研发、整车制造、新能源、汽车销售、汽车金融、汽车租赁、二手车等等领域和环节,如徐所言,是一次”深层的、全面的、长久的合作”。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对《汽车商业评论》说:”徐和谊是很有思想的人,(和戴姆勒合作)谈到这一步非常不容易,这体现的是资本国际化,表明北汽实现了做自主品牌的资本结构调整。”

  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允许更多国有经济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到2020年,绝大部分国有企业实现股权多元化,除少数特殊领域外,大部分国有企业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资本可以根据需要实施绝对控股、相对控股、参股,也可以实行优先股、黄金股等形式。

  北汽和戴姆勒交叉持股正好暗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它所体现的就是”市场起决定作用”的经济规律。对此,无论是北汽的徐和谊还是戴姆勒董事长蔡澈(Dieter Zetsche),都心领神会。

  11月18日下午戴姆勒与北汽股份的股权交割结束后,蔡澈对《汽车商业评论》说:”成为北汽股份的股东后,双方的心态都会发生变化,坦白来说,戴姆勒将会更加支持北汽股份的发展,因为我们已经成为了战略投资人。我们更加有动力为北汽股份提供支持,不仅仅局限于现有的奔驰业务,还包括北汽股份自有品牌‘北京’牌的业务发展。”

  此前,人们担心合资公司股比放开将会导致外方逐渐抛弃中方,但是北汽与戴姆勒这种资本方面的深入合作导致双方的关系不仅不是疏远,而是进一步紧密,正如张小虞所称,双方的这种合作实际上是”分不开了”。

  显然,戴姆勒参股北汽股份、成为后者第三大股东不会是一种财务投资或战术行为,而是有着更深的战略考虑。

  2012年奥迪超越奔驰成为豪华车第二大厂商,但如果撇开中国市场业绩,奔驰仍然在全球其他地区位居第二,中国市场成败严重影响了奔驰与奥迪的全球排名。如果不在中国市场迎头赶上,奔驰的2020计划(重回豪华车市场世界第一位置)将失去根基。奔驰所能做的就是最大限度与合作伙伴北汽形成合力,抵抗竞争对手。北汽的强大是奔驰在中国取得成功的最大保障。

  作为戴姆勒与北汽紧密合作的象征,11月18日上午,戴姆勒在全球首个海外发动机制造工厂投产仪式在位于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北京奔驰新发动机工厂举行。

[page]

  以全球应对全球

  无论如何,对于一家汽车公司而言,强与不强最终还是要体现在产品的竞争力上。

  徐和谊敢于越过雷池同戴姆勒进行我中有你你中有无的深度合作,更多的是渴望得到对方在产品研发方面的有力支持。除股权交易之外,戴姆勒已经将现款奔驰E级车加长版V212平台及前后车桥有关核心技术永久无偿许可给北汽股份,还提供奔驰原厂动力总成产品与之配套,包括但不限于1.8L涡轮增压发动机、3.0L自然吸气发动机及与之配套的6速自动变速箱。

  或许有人会发问,北汽能够依靠戴姆勒多久?一旦对方停止合作,北汽将何所依?实际上,我们从蔡澈上述表态中可以看出,作为制造豪华汽车梅赛德斯-奔驰的戴姆勒来说,扶持作为后来者的北汽集团的研发并不损害其自身利益,相反还是有利可图的好事。而且,北汽发展得愈好,戴姆勒愈愿意帮助北汽。

  2006年10月,徐和谊掌控北汽之后,开始了北汽在新的历史时期下的复兴之路,其中包括完美处理了和戴姆勒的合资关系,赢得了对方的信任。当时,他深知北汽想要完全凭一己之力发展自主品牌,迎头赶上其他兄弟集团,几近痴人说梦。于是,”拿来主义+消化吸收再创新”成为北汽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途径,但其时他还没有指望戴姆勒能够提供奔驰的技术。

  2009年底,北汽斥资2亿美元收购萨博三个整车平台、两个发动机系列、两款变速箱的知识产权,北汽自主品牌轿车从零起点一跃成为能够在历史悠久的北欧高端性能车基础上添砖加瓦。

  在自主品牌问题上,徐和谊采取的是英雄不问来路、只看结果的现实主义————并不纠结于是否纯自主、由零开始的正向研发,他关注的是能否自己做出好产品,至于这个产品哪里来的、是不是完全由北汽创造,并不重要。

  这样的思路催生了北汽的”拿来主义+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其特点是在发展初期缩短研发周期、节省资金投入和人力物力。奔驰现款E级车平台相关技术将无偿转让给北汽,使得北汽自主品牌再次获得成熟车型平台的技术支撑。

  一些舆论批评自主品牌缺乏正向研发,徐对此深不以为然。”我不是汽车科班出身,但我听过很多人对我讲,某某成功的国际大企业的某个产品,它的平台就是别的谁谁谁的平台,这样的例子特别多。怎么别人能这么做,中国人就不能?只要是合理合法拥有的技术,不是剽窃、不是偷来的,就能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徐和谊非常赞同这种思路。他对《汽车商业评论》说:”什么是协同创新?就是全球化、不闭门造车、全球的资源为我所用,用全球化的视野取他的长、补我的短。我创造出的产品就是我的,什么都自己弄,永远赶不上。”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北汽不积累自己的研发队伍。从改进萨博车型开始,北汽研发团队不断得到扩充。颇有意味的是,这个队伍的组成也是一种拿来主义,而且不只是研发队伍,整个业务链条上,北汽的国际化人才团队已经初具规模,单单外籍人士的国籍就有10个左右。

  徐和谊倾向于”一切国际资源为我所用”,包括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不非得是中国国籍,我管你是哪国国籍,能给我干活、创造价值、是我团队的一员就是人才。非得说他是中国人、中国国籍那才行,我觉得这种认识太狭隘了。”

  比如北汽股份现在负责产品质量的最高领导是韩国人,工作出色的同时对身边几个中国年轻人的传帮带左右不可小视。这种利用外脑同时培养本土人才的方式既满足了当前需求,又为未来进行人才培养和储备,一举两得。

  从2亿美元收购萨博知识产权到零成本拿到奔驰E级车平台技术,北汽”全球资源为我所用”、开门造车的理念和手法日趋成熟,而且亦获得了市场很好的响应。

  2011年4月首款微车威旺306上市,当年”小试牛刀”(徐和谊语)成功,2013年整体销量可达12万辆,成为中国微车领域最可怕的第三势力。

  2012年3月首款E系列轿车上市,迅速成为细分市场销量增速最快车型;2013年5月中高端轿车绅宝上市,亦成为15万元以上自主品牌轿车销量领军者。

  当然,并非一切都一帆风顺。比如备受关注号称中国牧马人的越野车B40,最近几年来一直在车展展出,但是直到今年12月28日它才上市,就是因为受制于比如成本居高不下等诸种因素。

  显然,一款汽车产品的成功取决于多个变量,但是整体上,北汽集团在自主品牌建设的各方面能力都在提升。

  以动力总成为例,北汽在萨博2.0T、2.3T发动机基础上延伸开发出1.8T发动机,1.5LGDI发动机正在开发中,小排量领域为株洲分公司1.0升、1.2升发动机技术升级改进。同时与FEV合作开发1.5升GPI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双VVT发动机,与博世合作开发CVT无极变速箱。

  在其他核心零部件领域,北汽依靠零部件公司海纳川聚集全集团优势资源提升零部件研发和配套能力,同时走出去,以收购方式直接获得海外先进技术。比如2011年,北汽集团悄然收购了位于荷兰东部小镇芬赖的英纳法汽车天窗系统集团公司,后者是全球第二大汽车天窗品牌和制造商。

  徐和谊开放的思路还体现在国际化道路的选择上。2011年,徐在集团管理干部大会上用”规模北汽、实力北汽、世界北汽、和谐北汽”十六字定位新北汽。此时提出”世界北汽”,显示出掌舵人对北汽的国际化已经思路明确。”我们要做世界级的汽车企业,不走国际化道路,终究成不了世界级的公司。”他对《汽车商业评论》说。

  2013年6月22日,北汽国际化战略发布暨北汽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北汽国际化战略起航距北汽自主品牌首款轿车E系列正式销售仅一年,距B级车绅宝上市仅一月。徐和谊的理论是,北汽的产品已在国内陆续上市,如果等到国内成熟再去做国际化,时间可能就被耽误掉。

  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在多年前提出”以全球资源应对全球挑战”,徐和谊的”一切国际资源为我所用”与之如出一辙。这实际又和他倡导的开放的企业文化紧密相关。

  作为一个汽车企业领袖,徐和谊身上透露出的这种精神气质和对汽车业认识的纵深感,对于一个国企的领导特别是做过政府官员的国企领导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它牢牢黏住了那些一腔热血前来报效中国汽车事业的热血汽车人(详见《汽车商业评论》2012年10月号文章《老徐及其倡导的文化》)。而徐和谊最近两年来,从他们中不拘一格选拔适用人才,在各个岗位培养北汽自主品牌事业的中坚力量,这对于未来更为成熟的北汽至关重要。

  更为重要的是,徐和谊几乎是单枪匹马重塑北汽企业文化。他以一种海纳百川、包容一切的胸怀,塑造了有凝聚力、有向心力、有吸引力的文化。《汽车商业评论》认为,这种开放文化,是中国汽车企业做成自主品牌的一个关键因素。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renwu/26636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1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