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国内首台塑料电动汽车在扬州凯尔斯迈诞生,预计明年春节前开始量产。近日,国内经销商纷纷前来要求加盟合作。凯尔斯迈总经理李顺祥也终于舒展了眉头。
事实上,早在2009年,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唯一代表参加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后,扬州凯尔斯迈电动汽车就一举成名,海内外订单不断。然而此后的发展却如坐过山车,由于欧债危机的影响以及国内”准生证”迟迟不颁布,企业销售一下子跌入低谷。但李顺祥并不气馁,通过与清华大学等院校的合作,终于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一”展”成名
”电动汽车是这几年才开始兴起,而我对它的兴趣,始于上世纪90年代!”李顺祥1997年成立了扬州凯尔斯迈电动器材科技有限公司,以生产电动器材为主。从2005年起,他开始投入精力,研发生产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轿车。”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 在清华大学新能源研究所专家的帮助下,李顺祥决心造出能够驰骋欧盟各国的高标准电动汽车,为了通过欧盟ECC认证,厂里花费1年半的时间,先后运去三辆车完成了这项认证。
他告诉作者,ECC认证要求标准之高国内罕见,一本ECC认证证书就有110多页。比如电磁辐射标准。电动车必然会产生电磁辐射,ECC认证要求把辐射控制在一定数量级之内,光这一项达标就花费了不少时间改造。
车子的自重,必须控制在400公斤左右。如何降重也让李顺祥绞尽了脑汁。第一辆样车送去的时候,100多个指标里有30多项不合格,被无情地退了回来。就这样退回来再改进,改建后再送检,终于在2009年12月1日,也就是全球气候大会开幕前一周,通过了欧盟权威检测机构EEC的认证。
为了参展全球气候大会,李顺祥毅然卖掉别墅,花几十万元,空运两辆电动轿车前往。半年后,李顺祥收获了曾经付出的努力,参展后的知名度使他获得的订单数远远超出了厂里最大产能。2010年6月29日,他的新工厂开始试投产,项目总投资2亿元,投产后年产5000辆,5年形成5万辆规模。
2010年,省经信委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大纲,李顺祥的凯尔斯迈电动器材公司,被确定为重点企业。李顺祥将新工厂取名为扬州凯尔斯迈电动车业有限公司,标志着李顺祥的电动轿车,完成了从手工作坊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嬗变。
失落谷底
正当李顺祥鼓足干劲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欧债危机突然降临。”去年开始,我的海外订单下降了80%,海外市场急剧萎缩,国内市场却不能开拓,下一步该怎么办?” 李顺祥也曾困惑,尽管早在2009年底他就拿到了欧盟EEC的认证,意味着在欧盟27国都可以销售,但至今在国内连个准生证都没有。
这个”准生证”其实就是《国家机动车产业目录》,因为根据我国规定,只有进入该名录,车辆才允许上牌。除了商用车生产资质外,阻碍其拿到”准生证”的最大原因就是,电动汽车最高车速在每小时40——70公里,如何管理是让交管部门头疼的事情。如果划归到机动车道,速度太慢;划为非机动车道,又怕影响自行车。
李顺祥表示。”我们的电动汽车在家充电6至8个小时,即可一次行驶150公里,这项技术已经得到欧洲认证,1辆车的售价仅在4万元左右,在国内却没有获得相关资质。参加哥本哈根展会后,很多外地客户慕名而来,也对我们的车表示满意,但一问到"能不能上牌",我们也无法回答。”
新的尝试
如果就此认输,那不是李顺祥的性格。他决心再次攻关,与清华大学、江苏大学一起合作研发塑料电动汽车。塑料材料对汽车减重的意义重大,尤其是电动汽车,在同等情况下,能够提高行驶里程数30%。目前凯尔斯迈研制的4座普通钢制电动汽车充一次电,能跑160公里,而这辆塑料电动车可以多开50公里,达210公里。
”别看是塑料汽车,安全性一点问题都没有。” 李顺祥表示,该车是用复合塑料加入玻纤,一次性冲压形成,”车身看起来像皮球,实际上抗冲击性比钢铁强。”而且该车的生产工艺更加环保,此前一辆普通钢制车在做漆等多个环节多少会有些污染,而塑料电动汽车一次压制成型,没有污染,在工效上也比以前提高了50%以上,平均每15分钟就可以压制1辆,售价仅为3万元左右,今年春节前该车将正式量产。
凯尔斯迈塑料电动汽车的研制也引起业内汽车巨头的注意。11月中旬,日本丰田汽车一行十七八人,专程前来考察塑料电动汽车研制情况,洽谈合作生产意向。而国内经销商也纷纷前来寻找合作,目前凯尔斯迈已在全国布局,4S店已有近50家。
”电动汽车尽管目前遭遇了困难,但整个产业是在提升,我对国内的电动汽车未来充满信心!” 李顺祥憧憬着自己的企业能够成为国内电动汽车的第一品牌。
( 编辑/李艳娇 )
来源:江苏经济报
作者:综合报道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renwu/17111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