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人物
  4. 比亚迪廉玉波:安全是智能汽车所有技术创新的前提

比亚迪廉玉波:安全是智能汽车所有技术创新的前提

第一电动王鸣幽

2021年6月17日-19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1届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站在新五年起点上,本届论坛以“新起点 新战略 新格局——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设置“1场闭门峰会+1个大会论坛+2个中外论坛+12个主题论坛”,全面集聚政府主管领导、全球汽车企业领袖、汽车行业精英,共商汽车强国大计,落实国家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要求,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其中,在6月18日下午举办的主题论坛“主流企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战略”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廉玉波发表了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图片 27.png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专家们,大家下午好!

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比亚迪“十四五”发展规划,主要是全面电动化的创新思考。

比亚迪是一家多元化公司,很早就提出了“四大梦想”,主要包括:太阳能、储能电站、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四大产业。

进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阶段,碳中和已经成为汽车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目前比亚迪已经完整产业链布局,可以为低碳、转型提供全套解决方案。

一、产品战略

二、品牌思考

三、技术战略

第一,产品战略

2021年在上海车展时正式发布了“7+4”全市场战略,“7”代表了七大常规领域,包括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等等。“4”代表了四大特殊领域,包括机场、港口等专用车型,实现交通领域全面低碳化。

全市场战略分领域、分阶段地有序推进全面电动化:

第一步,推动公交电动化、出租车电动化。

第二步,推动城市物流、环卫车电动化。

第三步,推动私家车全面电动化。

在国家财政补贴政策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车取得快速增长。尽管2019年经历了短暂的调整期,但2020年开始再次迎接快速增长机遇。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坚持纯电动和插电混合链条腿走路。插电混合满足于家庭第一部车的需求,纯电动车面向家庭第二部车的需求,两者是完全并行的技术路线。

“十四五”期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空前发展机遇,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可以达到500万台,比亚迪将布局更多的产品加速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替代。

在市场布局方面,比亚迪重点关注三大市场:

(1)家用代步市场。主要有像“元”、“e”等入门级的车型,后续还将推出更加现代智能的入门级车型。

(2)中端高品质市场。已经布局了“秦”、“宋”系列产品,根据市场偏好后续会推出一系列个性化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3)高端智能豪华市场。目前已经有“汉”、“唐”获得市场的很好表现。

在插电混合双模产品方面,采用DM-p和DM-i双平台战略,主要考虑性能和经济性两方面。DM-p主要考虑技术特性,是四轮驱动的动力强劲,适合于追求更好的驾驶乐趣,唐的百公里加速4.3秒。DM-i技术从节能、高效,适合追求更低的行车能耗用户。在秦Plus DM-i上,最大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1245公里,亏电没有电的情况下百公里油耗做到3.8升。

在纯电EV产品上,将全面基于纯电专属平台进行布局,大幅度提升各级别车型的竞争力。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细分为主打经济型的中小型纯电平台,和主打高性能的大中型平台。中小型平台采用前驱形式,大中型平台以后驱和四驱两个平台方向为主。

第二,品牌思考

新一代消费人群日趋年轻化,对汽车消费需求不仅仅是一台代步工具,个性化趋势比较明显,需要有对应的品牌和车型设计支撑,对应个性化需求,单一品牌很难满足复杂细分市场的需求。基于多品牌策略并进行差异化定位是未来发展应对的策略。

以前的自主品牌是“经济实用”的代名词,主要影响因素是对核心技术的欠缺。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核心技术已经实现突破,能够提供产品力十足的车型,像比亚迪的唐和汉突破了自主品牌定价和销量的天花板,充分证明只要有核心技术、优秀产品,同样能够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比亚迪将在此基础上思考高端品牌定位可能性。

同时,比亚迪是最早布局国际市场的车企,纯电动车已经出口至美日欧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遍布全球六大洲300多个城市,今年将有1500台“唐”纯电动车EV出口到欧洲,其中100台在上海港口已经装船,后续将进一步加大国际化品牌建设。

比亚迪凭借领先的电动车技术吸引了戴姆勒、丰田、滴滴开展技术合作,开创了我国汽车核心技术向国际顶尖企业输出的先河。未来,多样化品牌合作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第三,技术战略

在电动化方面,尽管已经取得了技术水平的极大提升,但要加速电动化普及仍需要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不断夯实电动化技术基础。

电动汽车发展在历史上起起落落,主要受制于核心技术瓶颈,一直难以快速发展和普及。比亚迪从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开始,正式把电动汽车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步成立了电动汽车研究院,对核心技术先试先行。

2010年推出了首款纯电动车型应用,比亚迪一直用技术创新引领行业,比亚迪的坚持逐渐得到了市场和行业的认可。电动化发展进入了快速普及期,仍面临新突破。将基于先行先试、创新引领的发展经验,致力于电动化技术的普及和替代。

电动汽车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在空间、动力经济性、操控性能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天然优势,但在安全、续航、充电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痛点。电动化创新方向主要有两点:

(1)围绕电动化技术优势,并不断转化为产品、产品力。

(2)解决电动化技术痛点,并持续改善用户体验。

基于此思考了几个重点方向:

(1)纯电-专属平台。

电动化核心技术创新的整体解决方案,通过下一代高性能、高安全纯电专属平台的开发,充分发挥电动汽车在空间、操控等方面的产品优势,同时将安全、成本、续航等方面的性能提升到接近燃油车的同等水平,纯电专属平台将大幅度提升车型的产品力。

(2)驱动-分布式控制技术。

电机既能驱动也可以进行自动回馈,同时电机功率密度提高、体积小、灵活性更高将是传统汽车不具备的优势。分布式控制技术可以实现轮端驱动,自动独立控制,加上与底盘纵向和横向的控制相结合,实现更快更安全的自动响应。

(3)充电-高电压电流快充技术。

相比于传统燃油车,目前电动车仍存在着充电慢的问题,特别是在充电基础设施普及的过程中,发展高电压、大电流充电是重要的技术路径,目前研究的高压快速充电技术可以实现充电5分钟,增加续航150公里,将大大改善对电动车的体验。

(4)热管理-宽温域热泵技术。

冬季续航的衰竭是影响电动汽车向北普及的核心因素,这是比亚迪一直关注的重点研究方向。在寒冷环境下,如何通过热泵技术提高乘员舱、动力电池、驱动总成等能量进行热量高效综合利用,解决零下25度以下的供暖和能效/能耗问题,是下一步重点研究的课题。

(5)电池-结构创新技术

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系统,2020年行业陆续发布了电芯直接成包的C2P电池技术,通过电池结构创新实现电池体积和利用率提升,以比亚迪2020年推出的刀片电池为例,电池包体积利用率从40%提高到60%,续航里程大幅度提高,解决了续航里程和安全的技术矛盾。

电池结构如何进行再创新?电芯直接与车身底盘进行集成,是行业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通过深度集成,可以进一步提升空间利用率和整车钢度,有效改善MVH等各方面的性能。

(6)电池-固态材料体系。

现有电池材料体积、能量、密度接近于技术瓶颈,很难大幅度提升。固态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可以达到450的Wh/kg,更安全、更长寿命,将是锂离子电池下一代的升级方向。

二是智能化。

电动化是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下半场,在智能化技术领域,比亚迪坚持生态开放,重视智能化基础工程的建设,加强行业资源整合能力的提升,通过集成最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快速为产品创新赋能。

比亚迪凭借三电为核心的技术优势,推出新能源汽车产品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取得了电动化阶段性成果。为了应对下半场智能化考验,比亚迪将把电动化变革中的思考引入到智能化创新当中。

电动化技术已经进入到快速成长期,而智能化技术仍处于孕育阶段。一方面功能需求增长、成本快速下降的压力,同时面临多样化技术路线的选择。技术瓶颈和不确定性关系到行业下一步的发展。

我们理解,电动化技术变革经验大体可以适用于智能化,在起步阶段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锚定律探索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其中深刻的思考让比亚迪更加确信安全是汽车的基础性能。包括智能化在内的所有技术创新前提也是安全。

对智能汽车来说,除了传统机械层面,还包括硬件层、软件层、生态层,其中硬件层和软件层是智能化的基础工程,与整车安全密切相关。

现在行业内有部分企业过度关注上层应用体验开发,且忽略了底层基础工程的建设,导致车辆存在安全失控风险,值得关注和警惕。

硬件方面,采用集中式预控制器EEA电子电气架构,将原先分散的控制按照功能分成四大控制域,单一CPU转变为充电能力更强的多核CPU,系统充电能力更强,大幅提升了控制性能。

软件层面,比亚迪开发了基于软件分层的车用操控系统,基于面向服务的软件架构,实现了软件与硬件的完全结构,应用程序可以实现跨平台复用,支持全生命周期。未来电动汽车将成为可持续化的生命体。

智能汽车市场热度很高,但整体市场占有率很小,其中真正结合了高阶层智能化功能的很少,愿意妥协不成熟智能化技术的用户有限,看重安全、品质、口碑的用户仍然占绝对主流。因此,比亚迪选择以安全为先智能驾驶技术路线,首先解决好安全风险,快速提升智能化技术应用。

对于好的智能驾驶技术而言,感知融合和基础控制技术同样重要,底盘横向和纵向控制技术跟安全密切相关。比亚迪研究环境感知与基础技术控制的融合,并预留好整理一车集成接口,可以快速集成行业高级别、高阶层的智能驾驶技术,包括高算力计算平台、激光雷达等核心技术。

在智能座舱方面,需要像智能手机一样,具备很强的品牌识别性。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驾驶员仍需专注前方,智能座舱很难发生直面的变化,需要围绕车载使用的场景提供差异化方案,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汽车逐步从功能产品进化到智能化终端,从智能手机发展历程来看,要实现丰富差异化体验,并将整车硬件能力和软件化提升,向行业内开放应用层,从而为消费者开放更多的功能和服务。

总结一下,对于一家车企而言,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是需要内外兼备,在企业内部基于产业整合技术理解,在企业外部面对不同产业加速融合,强强融合才是未来高效的创新方式,强大的整车集成能力是创新的基石。

以上是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在“十四五”阶段的技术规划和设想,今天有幸和大家一起分享,讲得不好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感谢大家!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王鸣幽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renwu/149330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5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