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开启补贴大幅退坡征程。根据国家规划,到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全面退出,同时对外开放的大门也将越开越大。历经多年自主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面对挑战有多大底气,能否经得起市场检验,未来发展方向怎样……记者日前专访了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
图为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得到全球认可
记者:回顾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您觉得我们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
陈清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我们先走了10年。最大的成就是:实践证明,我们选择的储能电池技术路线是可行的。实际上各个国家和大型汽车公司都非常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日本丰田在混合动力上做得精而又精,在氢燃料电池方面又率先有新突破;欧洲、美国认定的是氢燃料电池;我们则根据国情另辟蹊径,认定了储能电池,纯电驱动技术路线为主,这在当时是冒很大风险的。经过10年努力,这条技术路线已被全球认可。这就给我国企业留出了非常宝贵的近10年的时间窗口,使我们赢得了“换道先行”的先发效应。
如今我们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动力电池产业也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在这10年的发展历程中,没有国外的经验可借鉴,却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倒逼力量。主要企业对这一轮研发的重视程度,投入的人力、财力是前所未有的;一些企业研发团队是国内外工程师混编,在全球布局研发机构,招揽人才,整体研发能力和水平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完全改变了依赖技术引进的状况。这一变化也使我们能够在对外开放大门进一步打开的时候,站在相对主动一点的位置。
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需要大量跨界的技术和企业的参与。一些互联网公司和电子信息公司较早地大跨度参与,使我国电动汽车较早地引进了信息化、智能化的因素,这也是我国电动汽车越来越被更多消费者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新的创业者,特别是互联网出身的创业者踊跃参与,形成了一股“造车新势力”,这已成为有别于其他国家的一大特色。不同基因的创业者对未来汽车的理解不同、定义不同,对未来生产和经营方式也有不同的考虑。总体上看,新创业者的涌入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开阔了思路,带来了新的技术,对传统车企也是一种倒逼和促进。
无补贴时代应正面看待外资进入
记者: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已大幅退坡,到2021年补贴将全部退出。您怎么看无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和产业政策的调整方向?
陈清泰: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历程看,起步阶段政府政策是第一推动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是政策推动与市场推动并行;现在已经到了由“政策推动+市场推动”转向“市场推动+政策推动”的阶段,财政补贴该退就要退。但是一些非补贴政策,还是需要保留,比如双积分政策。
补贴退坡后,新能源汽车企业将面临挑战。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目前市场销售的是受到补贴影响的车型构成。补贴退坡后,市场认可的车型构成是否会有变化,车企应该认真做好预判。补贴退坡后,外资企业发力,会加大中国车企的竞争压力。但对此应该抱以正面的看法。产品和企业的竞争力是在竞争中锤炼的。中国的电动汽车已经渡过了孕育期,要想再进步、再发展,就是要在与内外资的竞争中浴火重生。
保持领先必须加强关键技术的超前研发
记者:您觉得现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什么?
陈清泰: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研发。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部件,尤其要有超前研发,防止一旦出现颠覆性技术,我们全军覆没。过去的10年,支持我国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国动力电池技术年年有较大的进步。但技术进步无止境。客观地讲,目前的动力电池还不能完全满足电动汽车的需要。全球不知道有多少企业和研究机构、投入多大财力人力加紧研发。要保持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竞争力,就要不放松地开展研发工作,研发的投入力度不能减少,政府应支持超前研究,企业则要远近结合部署研发力量。
此外,储能电池、燃料电池两者都重要,不可偏废。前段时间媒体宣传了氢燃料电池,很多人就认为储能电池将会消退。这个判断很不专业。国内外主流的共识是,储能电池与氢燃料电池自身都是零排放,但在不同使用场景各有所长。比如在小型或短途车领域,储能电池有优势;在大型或长途车领域,氢燃料电池有优势。两者是互补而不是替代的关系,目前从技术经济成熟度来看,储能电池走在前面。对这两种技术都要重视,都要加大研发力度。
2025年前后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将出现拐点
记者:您认为新能源汽车何时能取代传统燃油汽车?
陈清泰:传统燃油车与电动汽车此消彼长最终要靠市场的力量,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像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手机那么快。有几种因素在推动:
一个是全生命周期的性价比。电动汽车购买成本高,运行(燃料)成本低。如在出租车、共享车、物流车等日行驶里程长的领域,电动车的优势明显,可以较早地越过经济上性价比这个坎。一些城市把出租车改成电动车,出租车司机的收入是增加的。
另一个推动力是电动车与网联化、智能化、自动驾驶有更好的亲和力,使消费者有新的体验。一些人对此有偏好,愿意多花一些钱成为电动车的买主。
再有,电动汽车运行是零排放,这就使其成为城市公交的优先选择,也成为一些环保主义者购车的选项。
还有燃油车碳排放标准越来越高,研发和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而电动车规模化生产后成本降低,两者形成剪刀差。
从总体上看,2025年前后,这几种推动力都将陆续发力,届时市场的力量将推动电动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出现一个拐点。
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强大“移动智能平台”
记者:您认为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陈清泰:汽车产业正在进入一百多年来最大的一场变局,因其涉及面之宽、影响范围之广,可以称其为“汽车革命”。电动化只是这一轮汽车革命的序幕,充分释放未来汽车造福社会的潜能还有赖于绿色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因为与汽车革命相连接的是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革命、出行革命和智慧城市。未来的电动汽车将是一个个强大的“移动智能平台”,成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是把绿色能源、智能电网、新一代移动通信、未来出行连接在一起的一个个节点。
有关方面预计,2030年我国电动汽车产销将超过1500万辆,不同级别自动驾驶基本普及,保有辆达8000万辆。这个预测要变成现实,涉及能源结构的调整,智能电网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支持,产业链的调整改造,就业岗位转移,以及法律法规的调整等,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工业革命。每一方面都是周期较长、牵动全社会的巨大系统工程,这些都是产业发展所必需而仅凭企业又无法做到的。为此,政府需要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给市场和社会应有的预期,有序推进。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制定一个时间表是明智的。
来源:新华社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93412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