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企业
  4. 走进爱驰 与爱驰汽车首席设计师罗冬飞的一次对话

走进爱驰 与爱驰汽车首席设计师罗冬飞的一次对话

推广

111.jpg

罗冬飞 爱驰汽车首席设计师兼设计副总裁

罗冬飞:充电机器人是吗?这一块我不是专家,机器人是我们设计的造型。

问:您在爱驰之前是在沃尔沃

罗冬飞:对。问:包括亚太?

罗冬飞:包括亚太,我是 10 年加入沃尔沃,在李书福正式收购沃尔沃之前的 2 个月正式加入的。

问:在 2010 年到什么时候?

罗冬飞:到 16 年 8 月份,待了差不多 6 年。在沃尔沃之前我在意大利的一家设计公司,原来是蛮大的一家公司,但是,现在意大利设计公司剩下的不多了。

问:是做汽车外形的吗?

罗冬飞:汽车音乐产品,什么都做。

问:有什么代表吗?

罗冬飞:我参与的项目比较多,谈不上特别好。

问:我是指那家公司。

罗冬飞:比如说给长安设计的奔奔,你有印象吗?还有路风的车,还有通用最早的君悦,有几款产品。我参与的是后期的,比如说给北汽、正泰做了一些项目。

问:我看您的履历写了在沃尔沃做一些外观内饰的优化升级工作。

罗冬飞:对,在沃尔沃的时候是做两部分,后来我们成立的 STUDIO 比较小。沃尔沃有几个分支,它在美国有一个 STUDIO,在中国有一个 STUDIO,最早在巴塞罗那也有一个 STUDIO,这几个 STUDIO就参与总部的前期项目,在出方案的时候我们都会参与。当时中国是唯一有工厂,当然,现在美国有工厂了,之前只有中国有工厂,总部在比利时。李书福收购了之后特别想把中国的市场给做好,所以在中国就有很多落地的项目要做升级的工作,比如说外部加一些装饰,内部加一些装饰,比较小。像 S90,后排座椅全部是新的,这是我的团队做的。但是,学到了很多东西,它们设计的理念还是影响了我很多,我觉得还是蛮好的,比较健康,比较注重功能性。

要讲一些背后的故事的话就是这样,我跟付总在公司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俩在一块交流的时候,付总看大众化的汽车产品实际上很少有品质特别好的,觉得中国的制造能力已经可以作出很多,比如奔驰宝马在中国生产,沃尔沃也是在中国生产。但是,终端的车,就是我们自主品牌,很少有做出有品质感的车,实际上我们有这个能力。他觉得工业文明已经发展到这个状态,我们应该给大众带来一些好的福利,让更多的人享受现代工业的文明成果。我也特别受感动,因为我本身也是这么想的,作为一个设计师来讲,看看奢侈品也可以,也蛮好,当时在做沃尔沃的时候也对标过很多奢侈品的设计。但是,我觉得中国的中产阶级,或者说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变得越来越好,他就需要日常用品变得更好,把性价比特别高的产品做得有品质,有质感。我特别想做这件事,听了他的想法就很愉快的加入了爱驰(当时还是叫爱车)。后来呈现的 U5,完全秉持了这个设计理念。现在可以看到我们整个的造型,外观特别简洁,基本上没有比较夸张的,有很多很丰富的变化,如果大家看身边的这些电子产品,实际上这是一个设计趋势,都是做得非常简洁,但是越简洁越难做,因为简洁就得把比例控制好,这是非常难的。当做了简单之后,人们能够从比较纯粹的形态,从比较纯粹的线条能够体会到更多,他能够感知到这种品质,这对我们来讲是一个挑战。我们也希望用户能够感受到他所用的产品是具有高品质的产品。

我觉得工业产品的设计慢慢回归到功能力学的本质,因为工业设计最开始就是工程美学发展起来的。昨天我说了,外面我们没有做特别花哨的东西,但是你可以感觉到特别精炼,特别干净,包括整个车的姿态,比如说现在我们看到车头的部分,非常饱满,非常平整,非常光滑,这样能够带来一个很好的特性,就是风阻比较小。电动车我们需要一个大格栅,我们就给它做封闭,并不是感觉很奇怪。实际上做封闭的这些没有格栅,在最早的保时捷就是这样,它一直没有上面的格栅。电动车确实需要,我们加一个格栅,比如说奔驰、宝马,格栅作为一个企业产品的 DNA,它必须要一代一代的沿承,即使电动车,它也只能把格栅的形状勾勒出来,然后做一个封闭。但是,我们觉得完全没有必要,而且我们觉得将来整体的发展趋势也是这样的。作为电动车,尽可能让它在外形上更符合科学基本的思考,比如怎么减少风阻,减少风阻就带来了续航里程的增加。

在车身的比例来讲,市场上还是有蛮多的 SUV,我们在同级别同尺寸的范畴,我们尽可能创造最大的室内空间,也就是座舱空间。所以,我们略微的做了调整,让内部的空间显得更加开阔。当然,还有一个好处,调整之后它的风阻系数变得更小。我昨天说的,从车身线条来看,实际上还是蛮有速度感的,非常干净,非常简洁,非常有动感的姿态。包括前灯和尾灯的设计,都蛮有意思,LED 车灯跟车身大的间线完全顺应过来,汇聚中央,通过中间黑色的装饰条形成一个回路,跟贯穿式尾灯完全形成一个闭合的形式,从视觉上能做到最简,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大家会觉得这个车灯特别奇怪或者有特别有形状,灯在外饰来讲特别能呈现科技感,我们希望具有科技元素的细节能够服务于整体的形状,而不产生其他的破坏性。左右两侧两腮的部分,实际上我们有类似于传统汽车的进气格栅,我们也有导气气联的作用,这是降低风阻的作用。同时,我们把充电活塞口藏在这里,作为设计师很头疼的就是做加油口或者充电口,因为它在车身上是对一个额外的线条,它对设计实际上是破坏的作用,但是不得不加,没有办法。但是,我们很好的就把它藏在了这里。这种设计就是从视觉上能够让它做到最简化、最干净的效果。

问:是放在右面吗?罗冬飞:对,是放在右面。

问:快慢充放一块了?罗冬飞:对,快慢是在一起,两个充电口挨着。从外饰上来讲,我们希望能够传达经典的极具品质感的设计。从内饰来讲,我们希望能够作出移动家具的概念,当然,我们作为智能电动汽车品牌来讲,我们希望把内饰做成家具的舒适,兼顾智能的交互。就像我昨天举的一个例子,蛮有意思的,今天在商场里特别能感受到。几位如果没有特别需求的逛商场就会很累,因为信息量太大。就像很多车,它做很大的屏,做很多屏,实际上对我们来讲,尤其你们做媒体,工作要面对很多的屏幕,每天看资料也是通过屏幕,到外界全部都是通过屏幕,通过视觉来传递,实际上是信息过载一个很可怕的状态。我们就想进入车内为什么不能够让你平静下来,让你放松下来。现在很多人到了周末最想做的是想到郊外看看自然,有很多人说手机也不看,我能忍住就不看,真的做到这一点,你会发现你的身心会特别放松,精神会特别放松,我们要放空自己,你的能量回收得会更快一点。否则,你就一直被屏幕信息刷屏或者是干扰,没有静心去体会一下身边美好的事物。

我们的内饰大家可以看到,包括选材用料上我们都特别考虑了家具的风格,尤其是这部车,我们选用了织物的面料配备。可能用织物面料配备的设计在之前也不少见,但是我相信这部车所带来的家具的感受目前来讲是最好的,包括前面很平直的超薄的仪表盘,包括满满的设计,非常有家庭的空间感,非常的有秩序,就像每个家庭一样,不管是多大的房子,如果家具摆得比较零乱的话,实际上还是没有舒适的感受。如果家具摆得有秩序感的话,你就会感觉很舒服,这是人很自然的心理反应。因此,我们的内饰尽量用平直的线条,板式的装饰,比如说中控台,就很想家里面的电视墙,很小的一个屏幕,大小很合适,适合做一些必要的交互,其他的尽可能让你感觉到空间,感觉到舒适的氛围。

问:座椅全部是这样的吗?罗冬飞:不是,这是我们的一个配制,我们有真皮选装,还有其他材料的选装。

问:我觉得真皮不是最好的,织物是最好的。罗冬飞:对,因为织物更加环保,更加轻质,而且年轻人,尤其是家里的装饰,都是用布衣的装饰,很温暖,很有温度,很舒适。皮的搭配比较时尚,在前几年中国人买皮的座椅,我相信市场上有不同的选择,有些人买真皮座椅再套一个套子。随着用户或者消费者对环保,对生活理念的不断更新,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会接触比较轻盈,比较舒适,或者比较有温度的装饰。

问:这部分是皮的吗?还是搪塑的?罗冬飞:搪塑的,因为它不要反光,包括气囊爆破等等有一些限制。

问:头枕造型为什么要做成这样?罗冬飞:这是蛮有意思的,因为座椅是一个安全部件,大家都知道座椅的设计是非常复杂的,它跟家里的座椅不太一样,尤其在碰撞的时候它一定要起到保护的作用。所以,我们加上两翼之后,不论各种人体形态或者各种坐姿它有更大的保护作用,有这么一个功能上的考虑。

问:是侧向保护吗?罗冬飞:是侧向保护,因为车辆在特别极端的情况下,有些事故的话,你可以看碰撞的慢镜头,人体是有各种各样不可控的状态,而人的颈部是最脆弱的,如果对颈部有更全面、多维度的保护的话,一定会更大的减少伤害。

问:这个座椅会不会像奔驰两侧会动?罗冬飞:没有。座椅这些特别的功能,像豪华品牌有通汽、加热、姿态调整、侧支撑等等,我们也有腰托,也有入方位的调节(上下前后),再加上腰托。这些技术并不难以实现,但是这些技术跟成本是有关系的,因为我们还是要做性价比比较高的产品,当然,将来如果有用户有这方面的需求的话,实际上只要加更多的钱我们就可以配备,这不是设计的问题,而是综合性价比的问题。很多用户在使用车辆的时候,包括你们在内,你们特别懂车,知道每个车的每个部件有哪些特别的功能,还有一些知识普及,很多人用了一辈子车都不知道这个功能是干这个的。主机厂传统的方式,就是它设计了很多,为用户考虑了很多,不管你要还是不要,不管你有没有需求,都给你设计出来。当然,用户一定要为此买单。我们就想为什么不让用户自己去选择?比如说我们就没有传统的手套箱,我们开放了几个端口,这些端口将来可以配备什么东西?它可以配备储物,可以配备一些电子产品或者是其他我们想象不到的,因为这些东西它的变化和迭代非常快。比如说当下流行什么东西,我的车上却没有地方放,这就很尴尬了。将来我们的车可能就没有这个问题,将来有什么流行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社会的众筹众包的形式,让用户自己去选择,他可以自己去配备,我觉得这是人性化的一个考虑。同时,主机厂也不用承担额外的成本,我做的东西你又不需要,但是你又要花钱。就是这么一个逻辑。

问:手套箱除了单一的储物功能之外,以后常用的可能会有几种?罗冬飞:在上海车展我们会抛砖引玉,我们会设计几套不同功能的东西展示给大家,在今天我先不讲。这蛮有意思的,像我刚才说的它会迭代得特别快,打个比方,我今天设计一个空气净化器,可能明天就不太流行了,明天可能就没有这个需求了,后天可能还有其他的新鲜玩意儿出来,这很难讲。

问:您刚才说了传统汽车企业,像奔驰、奥迪都有格栅作为家族化的设计,我们这个车是不是也代表了未来家用平台的设计方向?罗冬飞:我认为这种简洁的风格,产品化的设计肯定会继承或者是延续,在明年上海车展我们发布的下一代产品的概念车上会感觉到这种继承和发展。但是,具体的我现在不好说,我希望大家能够真实的从产品感受到爱驰产品系列的延续,这种家族系统是怎么继承的,到时候会跟大家详细的讲解我们是如何考虑品牌 DNA 的沿承。

问:蔚来 ES8 补贴完了之后是 28 万多(最便宜的),有的车主说花接近 30 万的价格如何体现 30万 的质感(在设计上)?爱驰的车好像也是 20 多万吧?罗冬飞: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

问:我觉得电动车大体的设计方向好像是有一些共通性的,包括内饰,相比于传统的汽油车来说功能性更多一点,如何体现我们的价格呢?消费者说花这么多钱买中国品牌,怎么让他觉得值。罗冬飞:我只能从设计的角度来讲,如果把我们的车跟其他的车做一些比较的话,我相信从设计语言上来讲,从设计细节的品质体现上来讲,我们做到最好,包括我们研发中心的负责人昨天也做了演讲,之前他在一汽大众一直工作了 30 年左右,他有丰富的品控管理这方面的经验,实际上做这部车的时候他给设计师,给工程师提出了同样的要求,大家都知道奥迪在品控方面做得非常好,就是通过细节的表现,通过每一个零部件、外观件的细节表现带出了品质感。我相信这是区别于其他品牌的一点。我很难用量化去描述,很多是外观感知,是一种感性的东西,很难用具体的数字去比较。我们希望用户所能接触的一切东西,包括它的触感,包括它的细节,包括整体造型的风格,能够感受到品质,能够感受到温暖,或者是能感受到大气的感觉。

问:只可意会。罗冬飞:对。如果现在到街上去看,不管哪一个品牌的车,你会发现是另一种风格,我不说这个风格好还是坏,就是充满着很多的变化,和我们的风格还是有明显的区别。当然,这些变化好还是不好,我觉得要自己去评价。但是,我觉得把这个东西做到极简的话,一定更容易暴露你的缺陷,因为用户所理解的东西简单了,看得懂,有些东西从造型来讲用户看也看不懂,他就很难去品控。有些时候设计师也是这样,考虑是不是用一些比较夸张的造型来掩盖在制造工艺或者是其他方面做不到的或者是做得不足的地方。相反,我们恰恰是把最干净,最平整,最基本的东西呈现给大家,让大家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个产品的品质,让大家把所有的注意力关注到产品的本身。

问:爱驰是中国品牌,您觉得中国消费者需要怎样的一辆车呢?现在大部分的车企都是为了创新而创新,爱驰内部是如何定义“创新”这个词的呢?罗冬飞: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中国消费者需要怎样的一辆车,我相信这没有唯一的答案,因为市场足够大,大家看到商场里的商品它会有很多细分,它永远会满足不同的人群。我觉得对更多比例或者更广的用户来讲,至少需要一部有品质感的产品,品质感和性价比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我们在座的各位,您出去买手机的时候今天不一定真的要去选苹果品牌,因为很多品牌在品质感上,从外观上,从使用上和苹果差不了太多。您在选装自己家的家电,您不一定要买大品牌,因为现在中国的很多产品,比如说小米,很多东西性价比很高,外观上也很简洁很实用。比如说宜家的家具,你不一定去买大牌的家具,几万块钱一套,宜家的家具功能性很好,搭配很容易,很简洁,从材质上来讲都能满足你的需要,价格也不贵。我在之前也经常到国外去看,你会发现在发达国家更多比例的人不会去选择高端的品牌,并不是说他没钱消费不了,而是他们普通的商品质量更好。    

大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10年前中国人刚出去的时候一要采购 LV 这种大品牌的奢侈品,而现在海淘最喜欢带的是什么?日用品,比如说电饭煲。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大家希望用一些有品质感,不一定是大牌的豪华的,几万块钱的一个电饭煲,这没有必要,这些钱花了也白花,不如省下来去旅游,去学习,或者用作医疗等等。你可以看到中国消费者对身边最普通的东西开始要求品质,无论是质量品质,还是设计感,都有一些要求,而不像以前在盲目的追求特别浮夸的,特别奢侈的,真奢侈也好,假奢侈也好,以前看一辆车,希望自己的车看起来很贵的样子。但是,现在几乎没有人这样做了,这是整体不可逆转的一个大趋势,这种设计已经变得过时了。车至少要用 3-4 年,或者 5-6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就更需要考虑到这一点,它更不应该具备用 1-2 年就会很快过时的东西。什么样的东西能成为经典?我记得中国之前一位特别伟大的设计师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最简单的东西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最好的东西一定是最简单的。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不断的提炼,不断的打磨,让它形成经典,满足用户的需求。    

第二个问题是创新,我觉得造型可能不是创新点,创新更多的是在技术上,我们讨论的是技术。这回归到刚才的问题了,车内的这些智能技术,有很多设计让人进去之后感觉比车还傻,我觉得这不是好的东西,我觉得最好的智能是你需要的时候它出现,你不需要的时候它最好藏起来,看不见,这是最服务于人的智能。而不是说进去之后好像还要学习这个,学习那个,科技的压迫感很强。科技一定要根据人的需求,而不要过多的去考虑。很多人实际上是不需要一些东西的,并不带来什么利益,相反,消费者还要为此买单,这是一定的,因为开发有成本在里面。我们有疲劳监测,我觉得这很好,这就是考虑驾乘的安全,非常贴心的进行友善的提醒。有关于安全,有关于必要交互的东西,我觉得是很好的。要是做得太过太多,里面像一个五星级一样,这就是过度的设计,或者说过度的创新。

来源:推广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83609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59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