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企业
  4. 特斯拉滑铁卢|半年调价四次,降价能否促销?

特斯拉滑铁卢|半年调价四次,降价能否促销?

中国汽车三十人智库

特斯拉在最大的海外市场,陷入销量困境。

11月27日,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特斯拉第三季度在华销量为3169辆,大幅下滑37%,10月单月销量仅211台,暴跌70%。其中,Model X下滑62%至161辆,Model S销量只有50辆,下滑82%。

多家媒体围绕特斯拉10月中国市场销量暴跌的报道,致特斯拉股价出现大幅震荡。美东时间11月27日,特斯拉盘中一度下跌逾3%,最终收跌0.60%,报343.92美元。

不过,特斯拉方面对于在华销量大跌予以驳斥。特斯拉发言人称关于在华销量大跌的报道“非常不准确”,而且特斯拉“并没有披露区域性销售数字或每个月的销售数字”。

半年调整价格四次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实施了新一轮的“官降”。而在外界看来,在中国市场销量的低迷,是特斯拉“降价促销”的主要原因。

11月22日,特斯拉宣布,从11月22日起,在中国的产品售价下调12%到26%。其中,Model S新售价为78.29万元—109.1万元;Model X售价为86.18万—118.93万。此外,不久前刚开始向第一批中国用户开放配置选装的Model 3的价格也作出调整。Model 3长续航电池双电机全轮驱动版起售价为54万元,Model 3 Performance 高性能全轮驱动版为59.5万元。

尽管,特斯拉官方对智库君表示:“为了让更多的中国消费者享有特斯拉产品,公司选择了承担大部分关税来帮助客户降低购车成本。”但是,今年以来,在中国市场频繁的价格调整,是造成特斯拉销量在华遭遇滑铁卢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算上新一轮的价格调整,半年以来特斯拉已经在中国市场调整了四次价格。

(单位:万元)

今年5月中旬,中国财政部宣布从7月1日起进口车关税从25%下调至15%。特斯拉反应迅速,数小时后最先宣布官方降价。自7月1日起下调Model S和Model X的在华售价,降价幅度从4.83万元到9万元不等。

不过,7月6日,因为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我国也同日对同等规模的美国产品加征25%进口关税。从美国的整车进口关税从15%调整为40%。特斯拉价格全面上涨。其中,涨幅最小的Model S 75D涨至84.99万,较现有价格上涨了13.93万,Model X P100D涨幅最大,上涨25.56万至157.22万。

也就是说,特斯拉的第一轮降价只持续了6天。并且,记者发现,上涨后的最新价格已经远高于降价前的价格。

随后,在8月中旬,特斯拉又主动涨价了一次。

价格的波动,给特斯拉带来销量下滑的“后遗症”,也让消费者在购买时产生不少顾虑。最新的一轮降价,显然正是为了推动特斯拉在华销量。

记者发现,目前Model S和Model X的低配版价格已经回调至与未调整价格时相当。而两款高配置的车型,价格已经远低于此前各个时期的价格。

“特斯拉下调售价是合理的选择。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其价格体系的认可,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缓解进口关税的影响,使其国内的价格网络平稳运行。”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

国产是特斯拉唯一的“救命稻草”?

事实上,一直以来,高企的价格,让不少对特斯拉有着极大热情的中国用户望而却步。

显然,即便进行一定程度的优惠,对其销量的促进作用也仅是杯水车薪。特斯拉,依然只是“有钱人的玩具”。

而由于进口汽车关税的调整,被称为“最便宜的特斯拉”的Model 3进入中国市场的价格也不低。

中国是特斯拉最大的海外市场,而特斯拉当然想在中国市场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在中国本土化生产特斯拉,成为特斯拉销量突破的唯一方式。

今年下半年以来,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推进国产化进程明显加快。

今年7月,上海市临港政府和特斯拉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聚焦推进电动车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等领域的深化合作交流,以及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提供支持。上海“无畏舰”工厂,将是是特斯拉在美国之外设立的首个超级工厂。

今年10月,特斯拉与上海市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局正式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成功拿下上海临港装备产业区的一块工业用地,特斯拉国产化实质性落地。

此外,特斯拉还展开了一系列的“招兵买马”工作,在本土大力招揽人才。

不过,特斯拉未来在中国市场上将面对的压力也不小。按照规划,特斯拉上海工厂将在2020年完工,届时特斯拉还得面临复杂的资质审批、产品审批等流程,国产化产品的具体上市时间也将至少在几年之后。

但随着外资品牌亦在不断发力中国市场,特别是奔驰EQC、奥迪e-tron和宝马iX3等产品可进入中国市场后,对特斯拉将产生极大冲击。

显然,近几个月的在中国市场销量遭遇“滑铁卢”,是特斯拉本次大降价的重要原因。但长远来看,国产化才是特斯拉能够在中国市场“决胜”的关键。对特斯拉而言,时间正变得越来越紧迫。

来源:中国汽车三十人智库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82544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5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