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利汽车公布了上半年销量快讯。从数据来看,对于下半年,吉利似乎已经胜券在握。
1-6月,吉利累计出售新车95.6万辆,不仅实现同比44%的增长,也完成了其全年目标的50.3%。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吉利也成为了少数几家达成半年kpi的车企。
而比起大家更为熟悉的国内市场,在这份成绩单中,还有一排数据异常亮眼——上半年,吉利海外出口累计销量19.74万辆,同比增长超67%,而同期中国汽车出口同比增长30.5%,跑赢“大盘”2倍。
面对吉利海外业绩的跨越式增长,吉利也顺势调整了全年出口目标,由年初的33万辆增长至38万辆。
所以,这些新车都卖到了哪里?当地市场反馈如何?为什么吉利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呢?
布局30个海外市场,跻身多个国家与地区的销量榜单前三
Javiera Cuevas是巴拿马当地的一位独立心理学家,同时也经营着一家自己的婚纱店。两年前,她购买了一辆Coolray(新缤越),也是吉利在巴拿马的首批用户之一。
之所以当初会选择这个全新品牌,Javiera Cuevas表示,完全是看中它的设计和先进的技术。而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她认为,“Coolray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而是一个可靠、舒适的伙伴。”
事实上,Javiera Cuevas与她的Coolray,只是吉利万千海外用户的缩影。从2022年6月份的首批用户至今,短短两年时间,新缤越Coolray已经成为海外用户中B级SUV的首选,成为最畅销的中国汽车之一。截至2024年5月31日,Coolray在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巴拿马等7国,赢得细分市场中国品牌销量前三的成绩。除了Coolray之外,吉利旗下还有几款车在2024年上半年的市场表现也十分强劲。比如Emgrand(新帝豪),截至2024年5月31日,已经在哈萨克斯坦、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等5国,荣获中国品牌销量第一,包括这些国家在内6国,C级轿车细分市场排名前三;
而Monjaro(星越L)也在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等5国的D级SUV市场,成为中国品牌销量的前三名。
异国他乡,一个全新品牌,多款不同产品,却都能够如此快速的,在各自细分市场闯出一片天地,这背后与其优秀的产品力不无关系。
比如,一位菲律宾的Emgrand(新帝豪) 用户表示,“总体来说,驾驶这辆车很有趣。经过那么长时间,车也没有任何问题。一点也不后悔!”
另一位用户更是赞不绝口,“操控非常稳定,驾驶乐趣十足,很适合新手司机和像我这样的女司机。内饰真的很好,对司机和乘客来说都很舒适。自动保持功能在交通情况下非常有用。”
而Preface(星越)一经上市,便被阿联酋媒体称为“迄今为止最好的紧凑型轿车”。
今年上半年,吉利品牌已经在全球30个国家完成12款产品上市。上半年,吉利成为哥斯达黎加、巴拿马、摩尔多瓦最畅销中国品牌,在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菲律宾等14国,赢得中国品牌前三。
从车型到技术,吉利树立中国车企出海新标杆
2023年我国累计出口汽车522万辆,正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汽车出口规模的提升,一方面确实证明了中国汽车产业,在过去几十年间取得的长足进步,而另一方面,低价竞争扰乱市场,没有形成全产业链出海局面等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
那么,能够迅速获得市场欢迎,吉利做对了什么?或者说,吉利做了什么?这条道路是对的吗?
在讨论是否正确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如先来复盘一下,日本车企的出海之路。
以全球销量第一的车企丰田为例,从日本车企到全球汽车霸主,丰田走了关键的三步:
第一步,用高性价比的产品切入市场,因地制宜,打造热销车型,快速打开海外市场;
第二步,快速布局渠道,提升售后服务能力,巩固品牌形象;
第三步,在主要市场进行产能布局,解决出口限制问题;
而反观吉利正在走的,不也正是这条路吗。
首先,不同于很多其他车企,吉利在出海时,并没有将目光只锁定在新能源汽车之上,而是针对不同市场需求,进行燃油、纯电、混动产品的协同布局,有的放矢。
领克品牌同时肩负着欧洲和亚太市场,坚持国内和国际双循环模式;而极氪品牌则是以欧洲为起点,延展至新兴市场,开拓全球纯电豪华市场。
而因地制宜的产品投放,也是吉利能够快速打开全球市场的第一步。沙特阿拉伯ThinkDirect汽车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阿米尔·库尔希德表示,“现代的设计,优质的内饰,功能齐全,对于类似的配置,购买欧洲车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有时购买日本车和韩国车也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因此中国车的性价比更高。
用产品打开市场之余,吉利品牌也在加速渠道布局。在吉利品牌的理念下,吉利在东欧、中东、拉美区域已建立子公司,加强本地化管理,同时加速在中亚、非洲、拉美区域的渠道拓展。2023年11月,吉利的首家拉美区域子公司也在墨西哥成立。而截至6月30日,吉利在海外已经布局超过650家销售及服务网点,覆盖全球76个国家。
最后,当然是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截至目前,吉利在海外已经有超过十余个生产基地,遍布世界各地。
不止于产能布局,凭借着强大的集团规模优势和协同效应,吉利也完成了产品、技术、人才和管理的全产业链输出。
比如,早在三年前,吉利就与Waymo达成合作,基于极氪智能出行平台浩瀚-M(SEA-M)架构,为Waymo One 无人驾驶车队专属定制车型,由极氪欧洲创新中心(CEVT)设计与研发。
随后吉利又与雷诺韩国汽车联手研发、制造、供应现金的混合动力总成和燃油动力总成技术,并将纯电动SEA浩瀚架构技术授权给波兰电动汽车制造商EMP,依托于27年的造车经验,全面赋能汽车产业链。
从车型出口,到渠道建设,再到技术输出,吉利汽车的海外布局战略与步伐走得从容不迫。也许正是因为没有急功近利的只将目光盯在“数字”之上,吉利汽车现在还不是出口规模最大的车企,但按照这样良性的路径前进,口碑与销量的双丰收,只是时间问题,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王鸣幽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238953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