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计划》
导演: 托马斯·温特伯格
编剧: 托马斯·温特伯格 / 托比亚斯·林道赫姆
主演: 麦斯·米科尔森 / 托玛斯·博·拉森 / 马格努斯·米兰 / 拉斯·兰特 / 玛丽亚·邦妮薇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丹麦 / 瑞典 / 荷兰
语言: 丹麦语 / 瑞典语
(丹麦语:Druk/英语:Another Round)
上映时间:2020-9-12(多伦多电影节)/ 2020-09-24(丹麦)
片长:117分钟
什么是青春?
梦而已。
什么是爱呢?
梦的造物罢了。
——索伦·克尔凯郭尔
2020年上映的丹麦影片《酒精计划》获得了第9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国际影片奖,除此之外,该片还获得了丹麦国内外29项电影大奖和19个奖项提名。而这部电影的导演就是道格玛95电影运动的发起者之一——托马斯·温特伯格。
人的身体天生缺少0.05%的酒精?
最初,丹麦导演温特伯格想拍一部赞美酒的电影,其主题原本是:如果没有酒精,世界的历史将变得大不同。但在影片拍摄第四天,他的女儿伊达在一场车祸中意外丧生,在失去女儿的悲痛中,温特伯格开始改写剧本。在新的剧本中,他不再将酒放置于故事的中心,而是更多地关注生活和生命本身。为了纪念女儿,在女儿的葬礼结束后,当《酒精计划》项目重启时,温特伯格将女儿的高中作为取景地,并邀请她的朋友们在电影中客串角色,以这部电影来纪念女儿。
这里要提一下丹麦人对于酒的态度,丹麦人与所有北欧人一样嗜酒如命,我们所熟知的某些世界级品牌酿酒厂都来自丹麦,且与北欧其他国家相比,在丹麦买酒实在太容易了,价格也低至大部分人都可以负担得起。在生活中,普通成年人能喝,甚至连高中生也爱喝、能喝。在2004年之前,丹麦限酒年龄限制是15岁,之后改为16岁。在2011年,丹麦通过法律,将购买酒精度高于16.5%的最低年龄提高到18岁,低于16.5%则继续维持在16岁。
而在现代社会的常规认知中,饮酒会使人失去自我控制,过量则伤害身体与意志,成瘾则可能危害社会,一个人如果酗酒几乎算是个错误的生活状态,因为人只有清醒才有机会拥有幸福的、健康的生活。而温特伯格的《酒精计划》某种程度上是以艺术形式先婉拒了现代社会对酒精这一认知,他的电影使用了挪威心理学家芬恩·斯卡德鲁徳大约20年前提出理论——人类天生血液里缺少0.05%的酒精含量,当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0.05%的时候会感到更放松、更镇定、更具有乐律感、更开放、更勇敢。这一理论强调如果人们想要达到生活和工作的最佳状态,应该每天适量饮酒以补充血液中缺失的酒精。他的论文是基于对一些艺术家的观察——他们经常在醉酒时创作出惊世的作品,但芬恩·斯卡德鲁徳却从未试图通过自我实验来证明这一点。因此,芬恩·斯卡德鲁徳在提出这一理论时,遭到了学术界严厉地反击。
0.05%是电影中频繁出现的一个数值,不仅将中年人精神困境的赤裸展现,并且恰似一条清晰的分界线,从中年人僵壳般生活到精神释放与重现生命力的快乐只需要这一数值的加冕。我们常常能看到关于中年人精神困境的描述,见过最多的莫过于:“为什么许多中年人喜欢在家楼下停车后多坐一会,而不选择及时上楼回家?”回答里谈及最多的往往是“对现实的短暂逃避”一类。在车里多坐一会换成酒精,是相似的选择。
当然,影片至始至终都没有为醉酒或酗酒做辩解与宣传。影片中,四位老师(同时也是好友),他们醉酒的行为并没有使得他们中任何一人彻底走出困境。虽然当他们按照研究计划开始喝酒时,适量的酒精使得他们四人暂时放下了拘谨,短暂的松弛也让他们情绪迸发,如同返回青春时期般生动活力,甚至当他们在一起聚会醉酒时,确实体验到了短暂的如同解脱般的快乐,这些沉醉中的兴奋状态成为了电影的高潮,但其作用也仅仅是令观众从中更容易读懂这四位中年男人对失去的青春与梦想的渴望,对陷入困境的迷茫与迫切地寻找突破口。
显然,改编剧本后的影片要讨论的对象再也不是酒精,而是通过酒精被映射出来的人们,虽然人物设定在那四位已有了相对稳定生活或者说已然僵化生活的中年人,只是他们寻求突破的方式是基于芬恩·斯卡德鲁徳的理论而制定的酒精计划。
四位中年人的突破
影片以极为工整的试验三阶段层层叠进展开这场实验性游戏。在游戏的终点,参与者也有着截然不同的选择和人生结局。
在影片一开始,是一群少年在狂欢,手里拿着美酒,奔跑、喝酒,肆意地快乐着。这是一次疯狂的聚会,一直持续到了夜晚,有轨电车成了他们的游乐场,维护秩序的工作人员成了他们戏弄的对象。最终这群学生的行为使得学校校长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在学校里禁止饮酒。
如同鲜明对比,很快故事就进入了心理学老师尼古拉的40岁生日聚会上,既是同事又是好友的4位中年男人谈论起自己的中年危机,身为心理学老师的尼古拉就提出了芬恩·斯卡斯鲁的理论,这成为四人接下来寻求突破的契机。受这个理论的影响,该片男主马丁——曾辉煌过,因为家庭原因推掉了近在眼前的成功而成为了一名历史老师。在如今的生活中,他的授课乏味可陈,甚至还被学生家长投诉。做医生的妻子习惯了马丁的一切,与他不再如知己爱人般聊天。两个儿子对于马丁也没有丝毫尊重,家庭的重心不再是他。于是他便在第二天课前率先做出尝试,在收到异于平常的反馈后,欣喜地召集其他三位老师(心理学老师、音乐老师、体育老师)分享。为了让自己达到最佳状态,他们开启一段大胆的“酒精计划”——在工作日饮酒,让身体的酒精浓度达到0.05%。并且,尼古拉决定以此试验的数据写出一篇论文,四位中年人的酒精计划自此开始。
全片便是围绕这四名老师的“试验内容”展开,成效与不足逐渐在试验中显露:在初期阶段,马丁授课的时候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历史,学生因此极为振奋,了无生趣的历史课堂逐步活跃,马丁与妻子的关系在秋假出行后也短暂回温;音乐教师皮特的课也从一成不变的重复,转化为他大胆的将教室幕布拉上,让这些毫无情感的学生互相握住对方的双手,聆听对方心灵的歌声;体育老师汤米则将酒装在喝水容器里,在足球场上激励的“小眼睛”也成为他教师生涯中最骄傲的时刻;尼古拉的心理课上出现了与此前不同的趣味……
很明显,这个一度被认为是天方夜谭的理论,在初期让他们获得了近些年生命中鲜有的感受:上课的状态、生命的鲜活力,对生活恢复掌控后的自信,都慢慢回来了。
而当酒精计划继续时,几位老师在逐步提高体内酒精含量时,问题接踵而来。毕竟,酒精不是那么容易可控的。正如该片的丹麦语片名——Druk,Drunk就是喝醉的、酒鬼的意思——显然,每天控制在0.05%的酒精浓度已不能满足他们了。
于是,借着酒精的催化,他们快乐起来,实施起酒精计划第二阶段——即参与者可自由地摄入不同量酒精,以此达到社交与专业能力表现的理想水平。
在这一阶段,似乎从故事情节、人物情感到音乐都是极度饱和或者说是圆满的状态:当马丁带着0.12%的酒精浓度授课并收获学生欣赏、认同之时;当四位人到中年的老师又一次聚集在一起,肆无忌惮地玩乐之时。
但如同电影海报所警醒的那样——人一旦追随着内在情绪乱跑,就会失去控制。于是,在酒精计划的后段,有人陷入了酗酒状态,其他几位的状态似乎失控了:历史老师婚姻彻底破裂、心理学老师的家庭也出现了问题,而体育老师更是疯狂,带着浓浓的醉意踉跄走进教师们的会议室,于是失去了工作,继而最终失去了生命。
酒精并没有让他们真正寻找到突破口,更没有改变他们的生活。事实上,这部电影中对酒精的描述像是一场情绪的爆发,酒精改变的只是人一时的心态,如果这一过程不能寻找到什么,那初尝甜头后的对酒精的全然信任与纵容,只会令自己失去生命的方向感。
如同影片中的那首歌:“我爱这多彩的世界,尽管与它有所冲突,我依然觉得它如远古时代般美丽,我也会如其他痛苦的人般哭泣,因为我的泡泡破裂了,但那泡泡并不代表世界,亦不是诅咒。如果失去方向,我们又如何存活,所以我才如此热爱这个世界。”
其实,生命本没有绝对的意义,更没有真正的世俗上的成功,也没有内在情绪完整的抒发,最大的悲剧在于它并没有终极答案或意义,如同电影开始的索伦·克尔凯郭尔那段话,“什么是青春?梦而已。什么是爱呢?梦的造物罢了。”我们的人生就是一场梦而已,只有当一个生命觉醒到敢于承担自己人生中的各种无意义,且不受其影响变得消极、悲哀,这或许才是生命的意义之一。
酒精并不能让一个人真正恢复勇气,它只能算是缓冲剂,酒水饮下,溶解生活赋予我们的僵壳,生命力量得到释放、精神绽放开来肆意漫游,在它有效期内,我们可以暂时逃避生活中所有的痛苦,你只需要及时寻找到继续人生的勇气,或是发现人生的无意义并坦然接受,否则酒醒之后,问题仍然摆在眼前,烦恼与痛苦仍在,而我们却没有拿到继续生活下去的钥匙,记忆力只有酒精搭建过的临时避难所,便很可能懦弱躲在其中,逃避一切。
导演温特伯格以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诗人索伦·克尔凯郭尔的一段话开头,而影片结尾,则安排了一场师生共同饮酒。在酒精的驱动下,马丁舒展四肢完成了一段舞蹈。不再有中年人借酒消愁的姿态,反而呈现的是青年人的自由的灵魂。我们看到他的精神随同肢体一起打破了一个中年男人的生活僵壳,在最后这一个体的飞跃中,导演似乎是希望我们知道,或许马丁懂得了克尔凯郭尔的那段话含义,坦然接受生活如梦一场,主角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飞跃。导演也借人物给观众演绎了一个突破中年危机的方式:直面生活。
或许,当我们明白,生活不过梦一场,生活中种种不过是梦的造物,便能不再执着于原有情绪或感受,得到真实的自由。看着情绪自生自灭,自己则无所取,无需取,也无需舍。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公社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234056
以上内容转载自汽车公社,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