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爆了。
4分钟,大定破了10000台,7分钟破20000万,27分钟,破50000台。
这既是一次营销的胜利,也是一次后发优势的成功。
雷军站在蔚小理的肩上,踩着特斯拉和保时捷,在中国领先全球的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助力下,在轰轰烈烈的新造车运动进入第十年之后,一度被认为姗姗来迟的小米汽车在一场万众瞩目的价格猜想落地之后,成为了一次现象级的新车发布。
小米汽车引发的泼天流量,引来了众多主机厂不惜自降身价来主动与小米SU7对标——冤家一样的同行主动发海报来蹭流量,史无前例。
在同一天早上,吉利集团创始人李书福与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进行了一场直播,俞敏洪说:“如果在中国有一家企业如果和特斯拉、伊隆·马斯克有一点靠近的话,这唯一的一家企业就是吉利。它是把汽车、手机,然后是卫星联合在一起的一家企业。这是充满了无限想象力和无限扩展能力的一套系统布局,这一布局来自于李书福。”
李书福当然担得起这样的夸赞,但在中国汽车市场备受尊重的李书福,近年来已鲜少亲自露面,出现在商战一线,而在这样的一个时机,李书福的亲自出战,吉利对小米的怨恨与防备可见一斑。
这背后有人小心猜测,这既与雷军未在第一时间致敬吉利有关,也与2021年3月,小米正式宣布造车之后6个月,时任吉利研究院院长的胡峥楠以及数位骨干集体跳至小米集团有关。
在汽车产品开发和研发管理领域深耕20余年的胡峥楠,曾是博越项目的总工程师,并主导吉利浩瀚SEA架构的开发,被视为“吉利造车的关键先生”。
在小米汽车首次亮相之后,吉利银河E8、极氪001都发布了极具性价比的售价,被视为对小米SU7的围剿。
雷军造车三年誉满天下,谤满天下。
他在两个小时的发布会的尾声,特意向现场的观众和网友鞠了一躬:“现在舆论的环境不太好,但我们有什么错误,请直接指出来,我们一定改。”
台下坐着李斌、李想、何小鹏、魏建军、深蓝邓承浩以及刚上任的北汽集团董事长张建勇,在整个发布会过程中,镜头不时对准这几位汽车人,这其中雷军曾是李斌、何小鹏造车的天使投资人,发布会期间何小鹏一次次拍打李斌的大腿:从今之后,既是互相信任的伙伴又是零和博弈的对手。
3月28日晚,在北京亦庄会展中心,雷军再次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以雷斯克的形象折解了一次全民的价格猜想,小米SU7共有三个版本,标准版定价21.59万元,算上权益,进入了20万元区间:
小米SU7标准版定价21.59万元;
小米SU7 Max版本售价29.9万元;
小米SU7 Pro版本售价24.59万元;
除普通版车型外,小米 SU7 特意为真爱粉限量准备了 5000 台创始版车型,售价并没有变化,只是已是量产完成车型,无法更改配置。
雷军在发布会现场表示,定价3月27日7点开始讨论,8点达成共识,这也是重大产品定价最快的一次。
这一售价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呢?我们来看一下它的竞品售价:
可以说,极氪 007、小鹏P7i在售价和性能以及配置上并不弱于小米SU7,而银河E8等车型在性价比上更强于小米SU7,但从发布会结束之后的结果而看,小米SU7完胜。
对于无数的中国汽车人而言,3月28日是一个无眠之夜,小米怎么就赢了?如果再往回望2023年,余承东是如何带领着问界在半年之内翻身,拿下月销3万的神迹?
这是一个话题为王的时代?是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如何像华为和小米一样制造泼天流量?如果将这泼天流量转化为销量?
一眼望去,传统汽车圈似乎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这会不会将中国的汽车营销大战引向歧途?
在小米SU7发布会结束之后,批评小米和雷军的汽车人和媒体人指责其欺骗、误导。
如果仅仅是这么看,无异于误入歧途。
小米SU7上市之后,雷军的人车家生态正式完成闭环,这场发布会虽被人调侃为一场雷军扮演罗永浩的直播带货,小米SU7扮演了一个小米全家桶的角色。
但相信这场发布会之后,会让李斌更为坚定的加大Nio Phone的投入,而当下真正具备独立的操作系统、手机与车机无缝互联的企业,也仅有吉利(魅族)、华为(智界、享界、问界)、蔚来(Nio Phone)三家,在苹果退出造车之后,这三家集团也是世界仅有的三家。
而从数字生态的布局来看,小米与华为是直接的竞争对手,在数字消费端,二者都将是针锋相对。
2024年的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市场无疑在吉利、华为、小米之间有一场苦战。
那么小米SU7何以在这场卷到极致的市场成为爆款呢?
我们认为原因有三:
一、彻底打通小米生态链:小米SU7成为了小米生态之母:儿童座椅、手电筒、智能对讲机等等;
二、学习造车新势力的成功作法:将标配进行到底:电池标配、智驾标配等等,将用户的选择门槛降到最低;
三、将后发优势用到极致:完美利用中国成熟的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选择最好的设计、最好的供应商,实现最好的性能,首款车即在各个维度对标市场最好的产品。
以下,是小米SU7发布会上公布的一些关键信息:
1.外观设计
车身尺寸:4997/1963/1440mm,轴距3000mm。
车身颜色:流星蓝、霞光紫、熔岩橙、寒武岩灰、海湾蓝、雅灰、橄榄绿、珍珠白、钻石黑九种。
内饰颜色:银河灰、暮光红、迷雾紫、曜石黑四种。
2.电池和续航
小米SU7和SU7 Max分别采用73.6度的磷酸铁锂电池和101度的三元锂电池,Pro和Max版本三种版本对应CLTC续航分别为700km、830km、800km。
雷军称他本人不久前在广州实测结果,在限速120km的高速行驶开了495公里。
3.智驾功能
小米SU7全系标配智能驾驶,英伟达Orin芯片+激光雷达,同时搭配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实现多传感器融合感知,同时,高速NOA上市即交付。
雷军意识到研发与特斯拉媲美的纯视觉方案太难,便索性推出了两套方案:同时押注纯视觉和激光雷达方案:Pro和Max 版本。
这在国内尚属独一份。
关于城市NOA的进展,雷军表示,4月开启用户测试 ,5月正式开启10城 ,8月正式开通。
他同时立下了Flag:小米智驾的目标是做到行业第一阵营。
4.超充桩
雷军透露小米也正在筹备超充桩,采用600kW液冷超充方案,首批规划城市北京、上海、杭州将逐步建设。
5.人车家生态
有种误入米家全家桶带货现场的感觉。
小米SU7在智能座舱上采用的是基于小米澎湃OS打造的小米智能座舱。据官方介绍,小米智能座舱可支持超过1000款小米智能生态设备无感上车。
五屏联动:中控屏搭载骁龙8295座舱芯片,AI算力高达30 TOPS。
手车互联:上车几乎不用做任何事情。
车家互联:在家用语音就可以备车,汽车接近小区,回家场景自动激活。
AI大模型上车:大模型和全车感知多模态融合。
小米几乎把车主可能涉及的所有用车需求的周边产品都有涵盖,雷军说:“生态是真正的杀手锏”。
6.智能座舱
小米SU7搭载高通第四代座舱芯片骁龙8295,智舱系统采用小米澎湃OS,可实现多屏联动,并将接入5000+款小米平板应用,以及1000+款小米智能生态设备无感上车,实现人车家全生态闭环。
7.动力
高配版本,SU7 MAX 495kW双电机四驱,零百秒加速2.78秒,最高时速265公里/小时。
小米SU7搭载前双叉臂以及后五连杆独立悬架,配置CDC减振器+空气弹簧,以及博世DPB+ESP10.0全解耦制动系统等。
根据此前小米官方公布的消息,小米SU7已于1月下旬进行批量生产,预计3月产量计划有望达到4000台左右,4月底产能爬坡,6月开始两班倒生产,2024年计划量产约7万台。
而这个产能实际上是否能够达到,也是给小米汽车工厂摆出的挑战。
2021年11月,小米汽车正式落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分两期建设整车工厂,产能预计为30万辆。其中一期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年产能为15万辆,2023年6月竣工;二期计划于2024年动工,2025年完工。
从目前小米公布的大定数据来看,小米汽车确实已经爆了。
而小米工厂即将进入满负荷生产。
发布会开场前,雷军先带观众们回顾了小米过去一年的财报,账面上躺着超过千亿的现金流数据,所以二期工厂的建设可能需要提速。
而在生产效率上,雷军表示,每76秒就会有一辆小米SU7下线。
至于小米SU7的销量,雷军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回答过——汽车行业内卷,我们先务实点,把目标先定位成纯电豪华前三。
不过据智驾网获得的消息,其内部规划是2024年实现13-17万的销量。
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小米SU7 有望超出预期,另据了解,小米下半年将有一款SUV发布上市。
一场持续三个月的价格猜想游戏终于结束,中国汽车市场的格局已悄然生变。
13年前,雷军召开小米手机的第一场发布会,那一年,是小米进入手机行业最好时机;13年后,雷军想再打造一个小米汽车的奇迹 ,只可惜,所处的汽车行业背景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对于小米和雷军而言,这场游戏不是大胜就是大败,没有中间道路可选。
而对于中国汽车人而言,无论你喜欢雷军还是讨厌他,他都已经来了,无可回避,无可争锋。
如果把国家比喻为一场时间长河上的行船,对于企业而言,也类似。
这不再是产品为王的时代,但产品永远是核心,在时间的长河里,谁给稳定、持续向市场提供激动人心的产品,谁就会成为剩下的王者。
小米总结自己三年造车的结果时表示,这三年,小米实现了综合实力的跨越质变,研发、组织、人才、流程、信息化等底层能力,得到了大幅度增强,抗风险能力实现了质的提升。其中,截至23年底,小米智能手机全球销量连续14个季度保持全球前三、手机全球月活跃用户达到 6.41 亿,AIoT平台已连接设备数达到7.4亿,现金储备相比三年前增加300亿元,达到1363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人车家全生态」全面开启打下坚实基础。
对于这样一个认真的玩家,吉利的紧张是正常的,但对于埃安、长安、小鹏、比亚迪、哪吒,甚至零跑等在性价比上已经走到极致的品牌无疑压力更大。
在小米之后,华为的智选车模式即将全面发力,享界、傲界即将登场,一场真正的生死大战还在蓄势待发。
在经历了一场一整年无停歇的价格战之后,造车确实不再是一件好生意,它是一场刀刀见血的战斗。
而小米汽车能在今天取得这样的关注与销量,称之为一场现象级的营销并不为过,此时,已打拼多年的中国汽车人们,先放平心态,再出发。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AutoR智驾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224909
以上内容转载自AutoR智驾,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