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企业
  4. 蔚来与蜂巢合资,为何押注大圆柱电池?

蔚来与蜂巢合资,为何押注大圆柱电池?

盖世汽车 李争光

自研电池并不顺利,采取合资模式继续开展电池研发工作,或许成为蔚来的新选择。日前,有媒体报道,蔚来正筹备与动力电池公司蜂巢能源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共同开发大圆柱电池。

蔚来与蜂巢合资,为何押注大圆柱电池?

图片来源:蔚来汽车

还有信息透露,双方初步计划为,蔚来和蜂巢能源在马鞍山一起投资试制线,两公司一部分研发人员也将合并,但双方的制造和采购都保持独立。此外,这家新合资公司将主要做中试和开发,量产节点将在2025年。

自研受阻,蔚来将要改变路线,以合资方式打破困局?为何会选择蜂巢能源,押宝大圆柱电池?蔚来动力电池自研之路,还会继续吗?

自研受阻,合资打破困境?

众所周知,蔚来汽车一直是电池自研车企中的重要成员。

早在2021年,蔚来便组建了电池研发团队,开启电池自研之路。

2022年5月,上海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披露的一则信息显示,蔚来拟投资2.185亿元在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新建研发项目,包括从事锂离子电芯和电池包研发的31个研发实验室,以及1条锂离子电芯试制线和1条电池包pack线。

2022年10月,蔚来成立了蔚来电池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并100%控股,其主要经营范围包括电池制造,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等。

2023年2月,在“2023蔚来电池合作伙伴论坛”上,蔚来宣布启动“蔚来电池科技合肥产业基地一期”的建设,规划产能40GWh,大约可满足40万辆车的电池需求。蔚来CEO李斌还透露,蔚来电池研发团队已经突破800人,每年的研发投入预计超过10亿元。

可见,蔚来汽车一直在有序开展动力电池自研工作。不过,自研道路并不顺利。今年7月,有媒体报道,蔚来推迟了自制电池的量产节点,并且放缓了电池工厂的部分设备采购。对此,蔚来回应称:“根据业务需求,我们推迟了电池量产的时间。项目在按照新的时间表正常推进。”

“动力电池属于电化学产品,技术体系与整车制造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动力电池行业人士纪明(化名)表示,整车企业在整车制造领域具备优势,但是在电池研发上挑战性比较大,短期内完成自研,“难度还是非常大。”

据蔚来此前公开的信息显示,自研电池或将于2024年搭载在新品牌阿尔卑斯车型之中。或许,根据当前的自研进度,以及资金方面的压力,选择与蜂巢能源合作,加快电池研发进程,是目前比较合理的决定。

因此,通过成立合资公司的合作方式,将有效缓解蔚来在电池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此外,随着双方电池研发团队人员完成整合,蔚来动力电池上车的时间,或许会进一步加快。电池研发进度滞后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选择蜂巢能源押注大圆柱电池?

公开信息显示,受经营情况、研发节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蔚来今年暂缓了合肥电池工厂的设备采购,但项目仍在进行之中,只是会“按照新的量产时间推进”。

而“项目仍在进行之中”,或许就是目前被媒体报道的与蜂巢能源合作,共同开发动力电池。那么,蔚来为何会选择蜂巢能源,并且选择大圆柱电池?

蔚来与蜂巢合资,为何押注大圆柱电池?

图片来源:蜂巢能源

蜂巢能源起源于长城汽车,是一家专业研发制造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系统的新能源高科技公司。 蜂巢能源自2012年起开展动力电池的预研,2018年正式独立面向全行业发展。近两年来,蜂巢能源作为动力电池供应商迅速崛起,今年上半年其在国内电池装机量达2.34GWh,排名第七。

在技术层面,蜂巢能源率先将高速叠片工艺应用在方形硬壳电池领域,推出的“短刀电池”品类备受关注。不过,在大圆柱电池领域,蜂巢能源也有技术储备。今年上海车展期间,蜂巢能源就对外展示了“46950电池”。据悉,该款电池能量密度高达300Wh/kg,可支持4C快充。

值得一提的是,双方将在“马鞍山一起投资试制线”,而蜂巢能源在马鞍山拥有圆柱电池工厂。据媒体报道,2021年,蜂巢能源21700型号圆柱电芯便在马鞍山工厂正式下线。“下线的圆柱项目年产能为1GWH,月产能为200万支21700圆柱电芯。”

也就是说,在圆柱电池领域,蜂巢能源不仅拥有技术储备,同时也在量产方面也具备响应的条件。蔚来汽车牵手蜂巢能源,不仅可以汇集两方的研发资源,同时也可尽快促成大圆柱电池落地。

凭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及低成本优势,大圆柱电池成为动力电池企业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数据显示,目前备受推崇的4680电池相较2170电池在直径和高度上均有提升,电池体积提升5.4倍,电池容量提升5倍,整车续航提升16%,充放电速度提高6倍,采用无极耳设计,产热更低使用更安全。

因此,基于动力电池高安全、性价比、长续航、长寿命、快充等需求判断,大圆柱电池可能成为未来5-10年内中高端电动车的最优解。有研究机构预测,到2025年大圆柱电芯的市场份额有望达到30%以上。

特斯拉是大圆柱电池研发的代表。2020年9月,特斯拉率先发布“4680”大圆柱,即直径为46mm、长度为80mm的电池。据悉,该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可提升5倍,整车续航里程则可提升16%。

特斯拉之后,LG化学、松下、亿纬锂能、远景动力、蜂巢能源等国内外电池厂商纷纷推出大圆柱电池。在整车领域,宝马集团已分别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远景动力达成大圆柱电池电池采购合同。因此,蔚来也将大圆柱电池作为自研的重要方向之一。

有进一步信息显示,蔚来大圆柱电池A样(即原型样件)正在打造中。与蜂巢能源合资之后,会把A样导入到蜂巢和蔚来合建的中试线,进行后续的质量验证和开发。

因此,选择蜂巢能源,是蔚来汽车进行的合理决策。一方面,选择拥有技术储备和生产基础的蜂巢能源,可以有效加强电池研发的实力,推进研发进程。另一方面,选择需要大规模量产的大圆柱电池,跳出自身的体系,也是在未来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

自研、合资、外采,谁会成为主流?

经历原材料价格暴涨、电池供应短缺等危机后,加强电池研发能力成为新能源整车厂商争夺主动权的重要选择。

目前,车企布局动力电池领域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与动力电池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共建电池;第二,通过入股等与电池企业进行合作;第三,采取独立自主路线,完全自研自建。

有业内人士认为,长远来看,头部车企未来在电池领域或多将采用“自制+外采”策略,改变在电池领域受制于人的局面,也有利于自己长期竞争力的发展,车企自研电池依旧会是未来趋势。

不过,从目前来看,车企自研电池之路并不好走。蔚来汽车通过多年的布局,最终的结果也是推迟自研电池的量产。在纪明看来,车企自研电池与专业性更强的电池企业来说,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再加上车企从零到一的自研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特别是对于新造车企业来说,一旦经营风险加剧,电池自研路线就会面临危机。”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车企选择自研电池的核心原因,重点并不在于自产自供,而是稳定的供应关系。纪明强调,“对于大部分缺乏电池研发经验的车企而言,寻求与电池厂商合作、共同建厂或是更佳选择。”

而在动力电池行业专家张军(化名)看来,车企无论走自研路线还是合资合作路线,都是想要在动力电池领域不受制于人。做到以下三点,十分有必要:一、拥有动力电池方面专业技术,同时具备电池厂商工作经历的人才;二、能够掌握上游材料端资源,或是与供应商形成紧密的绑定关系;三、终端汽车产品备受市场认可,产生规模效应,便拥有更高的话语权。

来源:盖世汽车

作者:李争光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210145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3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