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控或电子底盘将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必要工具。电子悬架能够通过调整底盘的高度和软硬,提供更强的操作安全性和更好的驾乘体验。大陆集团始终致力于向中国市场引进最新的技术,电子悬架系统的国产化便是其印证。在大陆看来,未来汽车的底盘、悬架以及所有功能都将被软件重新定义,智能化、网联化等趋势也将对底盘、悬架系统产生极大影响。
2022年11月18日,由盖世汽车主办,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上海闵行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南虹桥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2022第二届汽车智能底盘大会中,大陆集团电子悬架系统中国以及亚太地区业务负责人杨文卿介绍道,面对技术的变革,大陆在硬件层面上通过多腔的空气弹簧、轻量化空气供给系统等方案为电子悬架系统提供支撑。在软件层面,大陆也将把未来的底层核心软件保留在其控制器内,并愿意将应用层软件开放给主机厂和合作伙伴,以延展出控制逻辑的更多可能性。
杨文卿 | 大陆集团电子悬架系统中国以及亚太地区业务负责人
以下为演讲内容整理:
今天的主题是大陆集团看到的汽车行业及底盘技术发展趋势,这些趋势对电子悬架系统的影响,以及大陆集团如何在这些趋势下提供硬件、软件上的解决方案。下面我将介绍电子悬架系统在大陆集团中的最新发展计划以及我们所处在的位置。
关于大陆集团电子悬架系统
大陆集团有三个子集团,分别是汽车子集团、轮胎子集团以及康迪泰克子集团,目前电子悬架系统处于汽车子集团的安全与动态控制系统事业群之下。大陆集团对于每一个事业群以及每个产品中心都富有非常清晰的市场定位和稳健的产品发展战略,电子悬架被我们公司认为是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和智能底盘的核心模块,这一模块一经推出,在我们推向中国市场及亚洲市场后,明显改善了整车的操控性和稳定性,广受市场和消费者的好评。
我们电子悬架的总部在德国汉诺威,在北美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在欧洲拥有电子悬架事业部最大的研发中心,以支持全球各市场电子悬架快速增长的需求。其中最重要的一块市场是在中国,我们一致看好电子悬架未来在中国市场以及辐射亚太市场的发展趋势。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土化的战略,我们在两年前做出决定,在中国江苏省常熟市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大陆集团常熟工厂 图片来源:大陆集团
常熟工厂是大陆集团非常重要的一步,整个工厂坚持贯彻大陆集团扎根于市场,服务于市场的战略,旨在为本地客户提供最一流的产品和最可靠的质量。工厂成立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成长速度非常快,如今已有将近百人的规模,一期已经建设完成,具备了空气悬架模块以及供气供给系统单元的生产组装能力。工厂第二期我们更多考虑的是上述产能的提升,以及将电子悬架中的关键零部件——气囊引入到国内进行投产。随着这一步的实现,我们将具备本土化生产的深度能力。
图片来源:大陆集团
目前,大陆的电子悬架系统的标准解决方案包括前后空气弹簧。大陆集团旨在推进轻量化、一体化的PECU设计,另外还包括安装支架以及进排气管路、储气罐。另外,我们的兄弟事业部被动安全与传感器部门会提供所需的高度传感器、车身的加速度传感器等,整套系统解决方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感知、规划以及行动的过程。
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我们会提供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从基础的单轴双弹簧,到最后双轴四弹簧闭环的供气系统解决方案,所有方案我们都会和主机厂及合作伙伴进行讨论,最终确定最合适的系统解决方案。
市场趋势及影响
在底盘的发展过程中,其重量、复杂度以及动态性能的控制度均在不断上升。另一方面,整个市场、政策、法规要求对底盘的安全性、驾驶的舒适性、噪音以及减震控制、碳排放等要求也在持续上升。
近年来底盘乃至整个汽车行业都处在快速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目前底盘的设计方向也在朝着电动化、智能化,以及网联化方向发展。在当前的汽车行业中,增长最为迅猛的就是自动驾驶。大陆集团在自动驾驶领域已有超过20年的开发经验,并不断引进全球最新的技术,我们认为在中国这个强调创新速度的地方,我们也应该更多使用国内的创新力,进一步提高我们在全球的自动驾驶研发速度。对于大陆集团而言,开发出可靠、高品质、适合中国自动驾驶场景的解决方案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趋势归根结底,底盘、悬架和汽车在中国的未来发展路径已十分清晰——即全新的智能化、网联化汽车。智能网联化的汽车中有哪些重点的变化?我们认为,首先底盘的控制会上升到新的高度,车与车、车与云、车与路互联的功能也会有新的变化。最重要的是软件,未来汽车的底盘、悬架和所有功能都将被软件重新定义。这些趋势都将对底盘、悬架系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大陆集团一直在致力于投资、发展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应用产品,我们的众多产品已经投入应用。在传感器方面,大陆有自己智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作为认知的重要环节。在执行决策部分,大陆有自己的高性能计算机、控制器,最后通过悬架、制动进行执行处理。因此整体上大陆集团一直在为自动驾驶领域做技术储备,以迎接自动驾驶时代的到来。
谈到底盘,我们首先的目标是最终实现X、Y、Z方向协同控制以及协同的线控优化。此外,我们觉得更重要的目标是实现底盘的整个域控制,这两点是未来智能底盘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当智能汽车发展到L3以上,在驾驶过程中有相当部分的时间驾驶员将不再操纵汽车,这对整个底盘的性能、安全性带来了极大挑战,因此线控或电子底盘是实现未来自动驾驶的必要工具。
在硬件方面,电子悬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软件层面,未来的汽车更多像是软件的集合产品,软件将极大改变系统的性能、操作性和拓展性,从而在汽车的底盘上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大陆集团软硬件解决方案及优势
在技术变革的趋势下,大陆汽车在硬件和软件层面分别有哪些解决方案?
首先在硬件层面,大陆集团在空气弹簧方面将继续坚持和优化多腔设计。通过多腔的设计,可以使整车在底盘上有更大的调节范围,通过调整刚度和阻尼能最大程度兼容整车底盘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操作性。
CAirS 图片来源:大陆集团
在供气系统上我们一直走的是轻量化路线,以匹配未来智能汽车的需求。如何实现轻量化?我们将ECU单元、气阀和空气压缩机做成一体化的设计,并称之为大陆集团空气供给系统CAirS。从整体上看,整个CAirS所需要的零件大大减少,极大优化了产品本身的尺寸,并降低了系统的重量,在安全和组装方面为主机厂和供应商带来了很大好处。CAirS是大陆集团具有前瞻性的高科技产品,能够助力整个行业的转型。
接下来再来看一下大陆集团对空气供给系统的解决方案认知。大陆集团能同时提供常见的开环空气供给系统以及闭环系统,两种系统各有优缺点,但从总体上看闭环系统的好处更加显而易见。闭环系统的效率、工作稳定性远胜于开环系统,且闭环系统对于噪音振动的控制性能也比开环系统更突出,总体来看闭环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覆盖各种电子悬架系统对供气的需求。另一方面,开环系统也有一些闭环系统所不具备的优势。开环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排气时的压力差可以实现车身的快速下降,而闭环系统则无法实现相同的速度;此外,开环系统可以在牺牲部分系统性能的前提下除去储气罐,从而大大节省整个系统在整车上的布置空间,这也是闭环系统无法做到的。我们的观念是,无论是开环系统还是闭环系统,我们都会与主机厂客户进行讨论,最终根据实际案例情况进行选择。
考虑到在实际项目中主机厂需求的不同,为增加项目灵活性,提升整个系统的性价比,大陆集团针对三种常见的底盘需求定义了三种电子悬架配置。对于SUV车型,我们推荐标准空气闭环的系统配置,建议使用双轴四弹簧+CAirS+储气罐的配置;对于轿车底盘,我们提供纯后轴双弹簧+CAirS开环供气系统配置;对于跑车和运动性能轿车,可直接使用单独的ECU控制减震。
在硬件之外,对于整个底盘悬架控制最关键的便是软件。怎么设计未来的软件,决定了今后系统的拓展性以及电动化和智能化特性。目前大陆集团在控制逻辑中正进行这样的思考:我们希望将未来的底层核心软件保留在控制器或执行器之内,并愿意把上层应用软件开放给主机厂和合作伙伴,以延展出控制逻辑的更多可能性。这个想法也是大陆集团针对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一直在积极准备和计划的步骤。
通过这样的设计,在CAirS成熟的框架和应用的基础上,我们未来会在闭环供气系统中提供另外一种理想的自定义软件版本,我们称之为Smart Actuator,为主机厂在闭环供气系统中提供两种全然不同的选择。
正如前面所说,未来电子悬架系统必然是智能底盘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当驾驶一辆智能网联汽车时,行驶在不同路面上都能通过弹簧对地面的主动调节保持良好的舒适性、运动性和安全性,同时能够进一步降低风阻,保持车辆的经济性,这对于未来汽车在能耗、维护以及噪音方面的需求是十分匹配的。我们也相信电子悬架将能有效帮助传统底盘向智能底盘的转型。
图片来源:大陆集团
大陆集团面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会继续加大研发的国产化,同时也会尽可能地缩短开发的时间,更好地为本地的主机厂做好服务。我们将持续引入全球最新的技术,包括单腔、双腔、三腔的空气弹簧设计,并提供开环或闭环等各种各样的系统解决方案。
面对软件定义汽车的优势,大陆集团愿意重新与主机厂共同定义新的软件策略,在底层和应用层软件上达成新的合作模式,更好地服务客户。
大陆集团非常看好电子悬架在国内的发展,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与主机厂做好合作,通过中国市场辐射亚洲市场,并用最安全、最舒适、最好的产品来保证消费者的安全出行。
(以上内容来自大陆集团电子悬架系统中国以及亚太地区业务负责人杨文卿于2022年11月18日由盖世汽车主办,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上海闵行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南虹桥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2022第二届汽车智能底盘大会发表的《电子悬架系统及市场趋势》主题演讲。)
来源:盖世汽车
作者:荟荟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90823
以上内容转载自盖世汽车,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