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星宣布即将推出其首款电动 SUV Polestar 3,极星首席执行官 Thomas Ingenlath 在欧洲汽车新闻大会上表示,这款车型的价格将在 7.5-11万欧元(约 50.7-74.36万元人民币)之间,并瞄准了保时捷卡宴,作为Polestar3的电动竞争对手。
无论是价格,还是竞争对手都十分出乎意料,这可能是又一个明智的营销方式,因为卡宴在 2021 年售出了 83,071 辆,仅比第一的 Macan 的 88,362 辆少了几辆。
如果不是Cayenne 和 Macan,保时捷就不会成为今天的强大品牌。所以碰瓷保时捷似乎是个将价格拉上去的捷径,但奇怪的是保时捷最大的市场是在中国,而极星的未来里却似乎看不到中国。
在欧洲的普遍认知里,极星是个来自中国的新势力造车品牌。但无论是极星的计划中重心一直在欧美,还是中国的市场表现都体现了极星和中国的关系更像是个 “双向不奔赴”的典型。
东边不亮西边亮
其实,无论是增长幅度较大的销量还是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极星整个上半年的表现都算可圈可点。
半个月前,吉利系电动汽车品牌极星汽车,正式通过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的形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首日收盘市值2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82亿元)。Polestar认为,在美国上市是2017年发布以来又一里程碑,标志着极星已成为一个全球化电动汽车品牌。Polestar已发布两款车型,全球交付超55,000台。
“这是一个让整个极星团队引以为豪的时刻。”极星CEO托马斯・英格拉特(Thomas Ingenlath)表示,“此次上市不仅为极星带来资金支持,更为我们实现品牌远大目标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
上市当日,极星的股价涨幅达到了15.76%,市值约为2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82亿元)。虽然好景不长,涨到13.36美元/股的高点后便一路下跌,但仍然在IPO寒冬中维持住了当初的估值和预期。
初创的的电动品牌能够成功赴美上市,少不了背靠两座大山的优势,吉利和沃尔沃给予的支持,使得极星汽车拥有优秀的出海能力。公开数据显示,极星汽车2021年销量中的93%销售于海外,极星仍在加速全球市场扩张进程,目前已经在全球23个市场上市,近期还将拓展至西班牙、葡萄牙、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地。预计到2023年底,极星将全球业务扩展到至少30个市场。
上周极星公布了上半年销量数据,极星电动汽车的销量达到2.12万辆,同比增长125%增长逾一倍,接近去年全年的销量,有望实现全年目标。
极星首席执行官Thomas曾表示过,非常有信心,因为极星今年在品牌知名度和销售数据方面的强劲势头,他认为在未来几年将会保持强劲加速,因为将推出更多突破性的汽车。
极星预计 Polestar 3 全球销量将达到 24,000 辆,2024 年将达到 67,000 辆,2025 年将达到 77,000 辆。除了 Polestar 3,公司计划在 2023 年推出另一款 SUV,即保时捷 Macan 尺寸的 Polestar 4,其次是 2024 年的旗舰轿车 Polestar 5。
Polestar 3 和 4 预计将占该品牌全球销量的大部分,该公司认为到 2025 年这两款 SUV 的总销量将达到16万辆。而其中他认为要实现其2023年在全球销售12.4万辆汽车的目标,关键之一就是推出Polestar 3高端大型SUV。
可Polestar 3的定价确定能使其成为走量车型?
从出道开始的“溢价”传统
Polestar 3不是第一个定高价的车型,甚至还算有所收敛,其实从Polestar 1开始极星就一直深陷过高定价和低产品力的矛盾中。
前两款产品无论是在动力、续航表现上,还是在技术成分上,以及最重要的质量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所以高昂的定价总会显得很不适配。
Polestar 1售价高达145万本身是为了品牌展示,普通消费者难以接受也能理解,但是Polestar 2来得又太晚,较长的产品空窗期,使得极星在国内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丧失了先发优势。
Polestar 2作为极星定义的走量车型,为了挑起销售大梁,不得已将售价不断下调至26万。下调售价对于走量车型而言,在短期内的确有利于提升销量。但是作为Polestar 1的后续车型,两者之间巨大的价格差距造成了极星品牌定位混乱,不利于后续的产品推出。
而下一个赋予走量选手的Polestar 3 的价格有些离谱,定价在 75,000 欧元至 110,000 欧元之间。由于欧元最近贬值,美元价格应该几乎相同。以这些价格,Polestar 3 将与入门级和中级 Cayenne 车型竞争。
计划中仍是以欧洲和美国作为主要市场,甚至Polestar 3一反传统的中国生产,将在位于南卡罗来纳州 Ridgeville 的沃尔沃工厂生产,沃尔沃的XC90也是在这里生产的。
“Polestar 3 将在美国为我们的美国客户建造,”Thomas Ingenlath 说。“我记得当我第一次在美国分享 Polestar 的愿景时,反响很大,我很自豪我们的第一辆 SUV 将在南卡罗来纳州制造。”从现在开始,美国不再是出口市场,而是国内市场。
“在美国的生产减少了交付时间以及与世界各地运输车辆相关的环境影响,会对 Polestar 3 的价格产生积极影响,”Polestar 首席运营官 Dennis Nobelius 说。“所有这些将会使极星在关键的美国销售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同时,Polestar 3 将建立在该公司的 SPA2(可扩展产品架构)平台上,该平台允许双电机和足够大的电池在 WLTP 联合测试循环中提供长达 372 英里(600 公里)的续航里程。目前没有 EPA 评级,但预计会减少 12% 左右。外媒表示,当法规允许激活这些功能时,SPA2 平台还将提供不看眼睛、不动手的自动驾驶功能。
极星与中国的水土不服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品牌定位和目标人群似乎和中国消费者的画像相差甚远,中国的新能源品牌也是你追我赶国内的电动车市场竞争和内卷程度也很高,而极星仍需要时间,毕竟品牌力、产品力,销量和市场份额都不是短期就能提升起来的。
但市场和消费者显然没有太多耐心,所以该如何取舍似乎已经看到了极星的选择——海外市场和高性能。
Polestar 3这款电动SUV能不能从保时捷那边抢夺消费者还不能过早定义,但是解决不了高端的定位与较弱的品牌力的矛盾始终无法真正成为自身定义中的“高性能”品牌。
来源:汽车公社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80588
以上内容转载自汽车公社,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