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寒阵阵,陈爱莲依然决定”出手”。
本月下旬,由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操盘的”万丰高科精品园”将在浙江新昌正式开工。按照董事长陈爱莲的设想,这座计划总投资55亿元的工业园,3年成园、5年建设、8年达产,打造为集”科技城、工业城、人居城”为一体的生态型工业园。
理想丰满,现实梦幻。当20年前陈爱莲走上创业路时,谁又曾想到,她将成为浙江重工业的”铿锵玫瑰”!
牵手央企,新能源”接地气”
在即将开工的”万丰高科精品园”中,”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是第一个签约项目。
时间回拨到今年8月,上海,陈爱莲率领”万丰”团队,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举行了”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签约仪式。
为了这一天的”缘分”,”万丰”准备了整整十二年。作者了解得知,在大众视野中并不高调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着颇为显赫的来头在国资委央企排名中位列第66位,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家以技术研发见长的央企,在中国汽车产业领域拥有众多核心技术。
”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就是其中一项。根据陈爱莲的介绍,该项目是中汽中心潜心八年的研究成果,其技术、性能指标等均为国内领先,在效率、功率密度、可靠性和成本等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
当然,再好的技术,如果没有恰逢其会的商业时机,也难免竹篮打水一场空。
让陈爱莲下定决心的,还是新能源混合动力技术本身的”接地气”特征。她告诉作者,纯电动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当然是大势所趋,但这一产品距真正市场化意义的技术成熟,仍需时日。在此之前,市场属于作为过渡性产品的混合动力系统,所谓混合即”油电混合”。
政策面的导向,也大大激励了陈爱莲。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是一个重要内容。浙江同样明确提出要以新能源混合动力等关键零部件为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节能减排压力的增大,必将率先迎来新能源混合动力时代。”陈爱莲对自己的判断颇为自信。
看准就投。事实上,沪上签约后,行事果断的陈爱莲就已经在天津启动了新能源混合动力系统的产业化,并很快拿到了1000万元的第一笔订单。在产品种类上,目前已经有大客车、SUV两个系列,小轿车的混合动力系统也正在试产。
重工闯关,从轮毂到装备
信步于”万丰”厂区,除了一溜的欧式风格建筑外,就是一排排整齐停放的宝马、沃尔沃等豪车,这些车大多是”万丰”奖励给中层管理人员的,而赚来这些钱的,首功当属每辆车上都有的轮毂。
轮毂是”万丰”的起家之作,也是今日其”江湖地位”的主要依托。今年,面对需求疲软的国际市场,”万丰”依然一枝独秀,前11个月,”万丰”轮毂销售逆势上扬,同比增长17%。
然而,仅仅用轮毂来描绘”万丰”,在今天已并不准确。”我们还是一家装备制造企业,而且,未来装备制造会占有越来越重的分量。”陈爱莲说。
转变始于十年前。其时,当国内轮毂生产所用的低压铸造机还在普遍进口时,”万丰”就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具国际水平的低压铸造机,一举实现了从产品制造向装备制造转变。
更让人备感兴趣的,是”万丰”在机器人制造上的突破:2005年,”万丰”正式进入工业机器人的研发生产,经过近7年的付出,目前”万丰”已经拥有了两个系列工业机器人的自主知识产权。
走进”万丰”机器人制造车间,一位车间工人向作者介绍了一款代号为WF170的工业机器人,仔细打量,这款机器人身高3米多,体重1.3吨,随着启动按钮按下,抬手、扭腰、翻转、屈臂……一连串动作一气呵成,相当灵活。这款机器人有着高精度的软件控制系统,可以完成浇注、锻造等多个作业工序,在”万丰”轮毂生产中已经大显身手。
而随着近年来劳动力成本的高涨,技术日臻成熟的”万丰”机器人,也在去年11月走出”万丰”国内一家知名自主汽车品牌公司成为万丰智能自动化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单元的首个买主。今年以来,在”万丰”装备制造销售中,机器人及自动化单元的产品已占销售总额的50%以上。
实业有道,适应经济周期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说,治理大国就像煎小鱼小虾一样,肉质松嫩的小鱼虾,经不起在锅里面反复翻炒。而民营企业也好比是这锅里面的"小鲜"。”不久前,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正在就读北大国学的陈爱莲如是说。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她更加自觉得把自己的思考放在更长的时间跨度中,对实体经济有了不少新的心得。
心得之一是:企业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对制造业企业而言,创新是从技术、产品到管理的全方位创新,而质量是一切的核心。
今年有一位巴西客户要购买双腔大飞轮低压铸造机,由于这款产品工艺复杂,加之又有很多个性化需求,客户对”万丰”的能力最初是有怀疑的。而接不接订单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烫手山芋”,不接,”万丰”也许就永远失去这位客户,而在国际需求低迷的当下,订单就是生命线。最终,”万丰”研发团队在设计上大胆创新,生产上精益制造,令这位巴西客户满意而归。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所谓危机,其实更多是企业的能力危机,真正有能力的企业,总是具有抗周期能力。”陈爱莲总结说。
这种能力也是陈爱莲当下以及未来的重中之重。采访中,这位有着男人般气场的女浙商不时表现出一种危机感,谈及当下世界经济形势时,她谨慎地认为,真正好转至少要等到明年这个时候。而且,她认为,未来经济周期会越来越短、起伏也会越来越快,以前是8到10年一个周期,未来可能是3到5年一个周期,制造企业要在这种更具挑战性的经济周期中生存,唯有实现产业和产品的先进性,别无它途。”方向不对,越努力越被动。”她说。
( 编辑/李艳娇 )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刘刚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6966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