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5和赛力斯SF5,都归属于赛力斯品牌之下,不存在有了问界,就不生产SF5的情况,我们以消费者订单为准。”
就在AITO问界M5品鉴会之余,笔者与小康的工作人员攀谈起了这件发生在去年的“尘封往事”。
当时坊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赛力斯停产”事件,其真相却也并不复杂——问界M5的出现,就像是赛力斯SF5的升级改款版本,是“继承”,而不是“摒弃”。
“那为什么赛力斯SF5和问界M5之间的上市间隔这么短,节奏也出奇得快?”
回顾两款车发布的时间,2021年4月,华为与赛力斯达成合作,主打产品赛力斯华为智选SF5于上海车展正式上市。紧接着1年时间不到,2021年12月,AITO问界M5便站在了华为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的舞台中央。
从产品的角度出发,赛力斯SF5与问界M5之间的区别度不高,两者都在试图切入SUV的赛道;此外,其价格的区隔度也不足够,赛力斯SF5的价格在21~25万元,问界M5的价格则是24.98~31.98万元。
面对新的问题,小康工作人员笑着说道:“不妨先看看车,AITO问界M5做了许多优化,比如第三代增程器、车机系统、空间设计、底盘调教等。至于为什么节奏那么快,一方面是因为消费者推动,另一方面就是公司与友商的计划了。”
鸿蒙车机,并不简单
从外观上来看,问界M5谈不上惊艳,但却属于那种“耐看”的车型;座舱内饰部分可圈可点,触手可及的皮质包裹,高级感也能感受得到;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其后排空间做了不小的优化,足够宽敞的同时,舒适度也就有所提升。
平心而论,AITO问界M5,并不是一款无趣的车,尤其是在静态感受过华为鸿蒙车机系统之后,笔者对于业界讨论火热的“生态绑定”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智能座舱不仅仅意味着大屏、语音对话等配置功能的实现,消费者能够直观感受到的东西还包括系统流畅性、功能实用性等基础操作。
换言之,概念与现实之间的区隔很大,所谓智能座舱可以去突出智能,但不能只是为了智能而智能。
华为鸿蒙车机系统最大的优势便是生态之间的打通,从智能手表到智能手机,最后还可以到智能家居的远程操控等。
事实上,这种“万物互联”概念的融入,带来的就是实用性与便利性。甚至人们对于苹果汽车的期待,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具体而言,从智能手表打开车门,到智能手机地图无阻碍流转到车机系统,最后到达目的地附近时,再流转回智能手机或智能手表,完成最后一公里的导航。
一整套用车逻辑下来,各个节点串联成线,由此产生的共振效应,足以打到一部分消费者的痛点。
其次,便是车机界面,亦或者称其为车机系统的设计逻辑。AITO问界M5给出的系统界面,直观的感受便是简洁,用其官方的话来说,“零层级操作,一键可达”。
主控屏桌面下方设有快捷栏Smart Dock服务卡片,不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调整,还会根据路况、车主状态以及车况等综合分析,主动推荐内容、安全提醒、便捷服务等。
此外,HarmonyOS智能座舱构建的全屏、分屏、悬浮窗等多种窗口显示形式,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配合上华为应用市场内丰富的APP资源,足以支撑起许多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而且类手机的操作,减少了消费者们的学习成本。
是的,华为确实没有造车,而是通过这种赋能的方式,帮助车企们“造好车”。但除了智能座舱之外,华为究竟如何更好地切入到汽车行业,并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依旧是一个值得反复思考的问题。
问界M5怎么“造”?
除智能座舱之外,华为在AITO问界M5上打下的另外一个标签是“动力”。但就真实情况而言,问界M5动力域的核心零部件,却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全部由华为提供。
据了解,华为DriveONE全栈动力域解决方案囊括了电驱动系统、车载集成电源和电池管理系统,分别包含电机、MCU、配电单元(PDU)、车载充电器(OBC)、直流变换器(DC/DC)、减速器、AI BMS等核心部件。
简单来说,这是一套可以将动力域各核心零部件连接在起来,并发挥出不错性能的解决方案。但如上图所示,1.5T四缸增程器3.0、异步交流电机、永磁同步电机中,却只有后置的永磁同步电机由华为提供。
当然,这里并不是想说永磁同步电机不够重要,恰恰相反的是,后置永磁同步电机在动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另一方面,作为一款四驱增程式新能源车,AITO问界M5所配备的异步交流电机和增程器,不应该轻易地忽略掉。
所谓增程器,顾名思义便是增加续航里程的器件,当汽车处于馈电状态,便需要增程器发电充当汽车电动机的电源,以保证车辆的前进动力。
AITO问界M5配备的1.5T四缸专用增程器3.0,来自小康自己的技术,自主研发而成。
具体而言,小康增程器3.0拥有15:1最高压缩比,41%的热效率,以及3.2kWh/L的最大发电效率。
按照AITO问界M5的56L邮箱计算,最多可发电179.2kWh,加上原有40KWh容量的宁德时代CTP电池Pack,续航里程可达1000km以上。
事实上,除了增程器之外,前置的异步交流电机也是由小康自主研发制造,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小康所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坊间传言中悲催的“代工厂”角色。而且,具备造车资质,且拥有一定产能的小康,足以在汽车行业,成为华为的强劲助力。
毫无疑问,华为的品牌声量要比小康大得多,但无论是华为一再的“不造车”表态,还是赛力斯SF5、AITO问界M5统一归属于小康赛力斯旗下的事实,都值得人们对两款车的出身、产品力,做出心理预期。
又或者说,以一种开放的心态,面对华为与小康两者之间合作,所创造出来的新型行业模式。
几点期待
不得不说,无论是赛力斯SF5,还是AITO问界M5,都没有那么的尽善尽美。举例而言,尽管AITO问界M5配置了华为的鸿蒙智能座舱,但却没能配置华为的高阶自动驾驶,令人不自觉的生出那么一丝不够圆满的惋惜。
按道理说,已经与华为形成深度合作的小康,不至于因为“灵魂论”的论调,舍近求远的去选择博世的辅助驾驶解决方案。难道是因为增程式的原因,华为不好施展?
近期,问界M7的谍照被曝光,看图片比问界M5更大,尽管内部配置未知,但不难预见的是,随着更多需求的到来,相应的堆料、硬件预埋,应该都会被安排上。至于新车会做出哪些具体的升级,还需要留待时间验证。
当然,此时此刻对于AITO来说,更重要的还有摆在面前的问题——近在咫尺的3月份交付,将是AITO品牌的一道大关。
事实上,面对蔚小理等头部新势力月交付量纷纷破万的珠玉在前,AITO问界M5是否能够“超越自己”,犹有未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迈过这道“坎”,无论是华为,还是小康赛力斯都将迎来全新且充满活力的自己。
以前,提起新能源车,说得最多的便是智能化、电气化等“新四化”概念的天花乱坠,然而在经历过长时间积淀后,新的市场格局正在形成。
当智能化等功能逐渐成为“标配”,新的规则被进一步催生——产品为王的时代回归,品质成为关键词。
作为行业的观察者,我们期待“新华为”的浴火重生,同时也期待着“新赛力斯”的出现。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面对汽车新时代的要求与挑战,AITO准备好了吗?
来源:汽车公社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68963
以上内容转载自汽车公社,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