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企业
  4. 中大型SUV市场再次短兵相接

中大型SUV市场再次短兵相接

汽车公社

一直以来,SUV充当着自主品牌救命“神车”的角色。无论是几年前,众泰、幻速、华晨之流凭借着SUV车型大行其道,还是自主头部车企如吉利长城长安等,依靠明星SUV产品支撑其整个体系的发展,可见SUV的能量举重若轻。

前段时间,在有着车市风向标之称的上海车展上,各种车型的首发、上市令人应接不暇。其中,除了新能源车型以外,SUV车型仍然风头正盛。WEY摩卡、坦克700/800、吉利星越L、领克09、长安UNI-K、星途揽月等也成为关注的焦点。

有趣的是,在更早的几年前,自主品牌的车型投放重点还集中在小型SUV领域。随着近几年市场飞速的发展,从“小型”到“紧凑型”再到“中大型”的变化有目共睹。虽然此前自主品牌在中大型SUV市场折戟,但是可以看到,中大型SUV市场的战火再一次被点燃。


几年前,无论是汽车厂商还是消费者,对于中大型SUV的认知或者需求多以实用性为主。并且此前中大型SUV产品较少,因此,视野好、空间大一度是中大型SUV的卖点。但是随着消费能力崛起、消费意识觉醒,中大型SUV市场朝着豪华、品质开始集体发力。

实际上,中大型SUV产品升级只是自主品牌自然而然的发展内因。真正促使这一细分市场发生巨大变化还在于自主品牌优势领域SUV的市场增长正逐渐降温,合资品牌不断下探布局,存量市场竞争白热化,导致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逐渐被挤压。

以大打小错位竞争

尽管目前国内在售的SUV车型仍以小型和紧凑型为主,但有目共睹的是,小型及紧凑型SUV已进入红海搏杀的局面。并且,自主品牌SUV在份额上正在被合资品牌蚕食,多款销量不错的车型也泯然众人。而想通过一款SUV产品翻身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

由于自主品牌的“内卷内耗”以及合资品牌“下探反攻”加剧,让自主品牌的发展停滞不前。消费者在同价位的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车型选择之中,往往会更倾向于合资车型,导致自主品牌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


因此,面对日渐式微的市场环境,一些自主品牌尝试拓展新的“蓝海”市场。有分析认为,“主打中高端的自主品牌SUV还不多,市场份额还较少,其短期内通过价格优势在中高端市场机会尚存。”另外,合资品牌在中大型SUV细分市场布局的车型并不多,也为自主品牌提供了机会。

相关统计显示,疫情之后中国SUV市场销量同比超过轿车,继续呈现高增长,而中大型SUV细分市场的潜力正在被激发,远高于SUV整体增速。毫无疑问,曾经自主品牌未曾“征服”的中大型SUV市场,在目前看来仍是一片待开发的蓝海。

自主品牌在完全进入“得SUV得天下”的阶段后,品牌往上走,是很多自主品牌不得不提起的话题。而中大型SUV在产品级别和价格上,不仅对自主品牌来说是突破,对整个自主品牌也是上攻的尝试。

不过,自主品牌SUV的高端化发展前景并不乐观。比如此前的长安CS95、哈弗H9、传祺GS8等,这些产品面向中大型SUV领域,部分车型售价已经突破20万元。但是我们也看到,多年来这些车型对于中大型SUV细分市场一直久攻不下。


所以,一直以价格较低、空间较大取胜的自主品牌,在布局中大型SUV的过程依然需要主打性价比优势。例如WEY摩卡、吉利星越L、长安UNI-K等热门车型,在尺寸上尽量往中大型SUV靠近,但是在价格上,则相对来说更保守一些。

这或许也是前几年大胆尝试的后遗症,自主品牌SUV虽然拥有不错的竞争力,但不论是前几年上市的哈弗H9,还是“第一款打破20万元天花板的自主SUV”的传祺GS8,最近两年都后劲不足。所以这次的自主品牌尽管推出中大型SUV,也开始小心翼翼起来。

但是换个角度来看,这也正是自主品牌拥有较高灵活性的高明之处。他们可以依靠复制此前轿车和紧凑型SUV的成功经验,即通过率先布局、性价比等优势开拓市场。面对不断被“蚕食”的市场份额,发起新一轮产品攻势积极“自救”。

自主品牌努力冲高

自主品牌在征战SUV领域多年后,各家车企均已经在各个SUV细分市场进行了颇为丰富的产品布局。但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自家产品内卷化苗头显现,以及外部竞争压力加剧,甚至是品牌溢价需要突围,打造高价值的产品、挖掘更加细分的市场成为新态势。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近两年,诸多自主品牌纷纷推出了PLUS、MAX、Pro等新产品,这些产品通过升级外观、增加配置、加大空间、提升动力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原有产品的升级或换代,而这也是自主品牌SUV产品升级、冲高的趋势。

随着这些“加大”SUV产品的出现,包括吉利、长安、长城在内的自主品牌均实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品牌向上。这些产品不仅走向了更高级别的市场细分,同时向15万元级别市场发起冲击,真正做到了与合资品牌正面搏杀。

面对当前个性化、智能化、电动化、高端化的市场需求,除了产品升级以外,自主品牌也在努力推出新的高端品牌。几年前的领克和WEY,这两年的岚图和智己等,燃油车和新能源并举,新的高端化品牌已经成为自主品牌“品牌向上”的另一选择。

其根本原因还在于,自主品牌已经告别“拿来主义”时代,其自身已经研发出了属于自家的模块化和平台化架构技术。也正因为此,自主品牌逐渐告别了低质、低价的发展阶段,或者依托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技术再次向高端化发起冲击。


当然,自主品牌除了看中中大型SUV市场隐藏的潜力外,他们更希望看到中大型SUV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品牌溢价能力。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都别无二致。不可否认的是,在不断升级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中大型已经成为SUV发展的最新方向。

从消费者角度而言,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加注重自我感受。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他们不仅注重感官价值,也倾向于选择产品的本身价值。这也就是当蔚来、理想以高价格、大尺寸产品切入市场后,依然有消费者持续性的为之买单。

另一个因素在于,消费者的购买力逐步升级,尤其是目前换购群体的比例逐步增大,消费均价逐年走高的趋势明显。因此,中大型SUV的价格尽管高企,但是相关车型却受到热捧。例如长安UNI-K在4月份卖出6608辆,吉利星越L盲订2000辆配额5分钟售空。

“中国品牌未来向上一定是产品力最核心的体现和品牌价值的培养。”尽管自主品牌喜欢一哄而上的推出新产品,包括这一次中大型SUV成为一个新的突围点。但理性来看,这一次“扎堆”的中大型SUV或许并不能实现冲高预期的目标,但也一定会有车型像此前一样脱颖而出。


来源:汽车公社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46403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2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