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播报,每周都有料。这周车圈最大的事件应该就是两年一届的上海车展了,作为疫情之后第一个如期开展的国际性超A类车展,上海车展承载了足够多的重磅新车、新技术以及新品牌。这届车展上,智能化、电气化可以说真真正正地成为了主流话题,渗透到了出行的方方面面,今天我们就来开开脑洞,从车展上那些智能出行、生活工具来勾画一下未来,看看未来的智能生活是个什么样子?
2050年的某一天早晨,你收拾好一切准备出门开始一天的工作,之前预约的智慧“小巴”已经在小区附近等待。在那个时代,能源供给紧张和环境污染压力依旧,公共交通出行工具依然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未来景观:智慧的小巴
来自2021年的思考:
这样的自动驾驶小巴拥有固定的路线、固定的行驶轨迹,其实现的技术难度并不大,目前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小巴已经在封闭的园区开始试运营了。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供应商开始将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其中,视觉和激光雷达等不同路线的解决方案搭配5G传输技术,让自动驾驶小巴或将先实现落地应用。它可以被设计成VIP多功能商务车、无人微公交、无人观光车等,在大型公园、生态长廊、工业园、校园、固定线路郊区等场景实现无人接驳服务。
未来景观:天空的战争
来自2021年的思考:
在超级城市圈,地面的交通已经拥堵不堪,因此人们将目光锁定到了头顶上的空间,有不少人认为未来天空的竞争也会非常激烈,无论是汽车还是科技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其可能性。虽然飞行器离普及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但总要有人先吃螃蟹,否则科技如何进步?目前小鹏汽车的旅航者X1已试飞一万多次,而吉利旗下的大力飞行汽车Transition(TF-1)也拿到了适航证,飞行汽车已经在路上了,你敢大胆尝试吗?
未来景观:多元化出行
除了自动驾驶小巴和飞行汽车,你有时候也会选择“驾驶”自己的私家车,不过那个时候的私家车已经可以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车内起居室的概念已经普及,所以驾驶车辆的概念变得非常模糊。
Thomas Heatherwick被《泰晤去报》评为“当代达芬奇”,由他一手创建的工作室Heatherwick Studio在世界各地留下了诸多著名建筑。他的作品标新立异挑战着人们的想象力, 2010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种子圣殿、非洲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复星艺术中心等都是由他设计的。
来自2021年的思考:
现在人们车辆内部的功能越来越多,车内看电影、唱歌、甚至是办公已经不足为奇,由于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步普及,将车辆打造成第二起居室的想法也不再是天马行空的“幻想”了,车辆所要承载的也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人从A点带到B点,它还要满足人们对舒适、对奢华、对气派、甚至是对艺术性的追求。有人认为当车辆进入全面电气化时代,将会丧失掉乐趣,但我个人却不这么认为,反而电气化、智能化将会给汽车生活带来更丰富、更多元化的选择。
未来景观:万物互联
它不会将前方卡车的白色货箱与天空混为一谈,更不会对幽暗狭长的隧道束手无策。无论是遇到雨雪、浓雾等极端天气场景,都能从容应对,解决“中国式”复杂交通场景。
来自2021年的思考:
智能化家居已经成为常态,从前我们都没有想过一进门就能用语音唤起音响、设置热水器温度,甚至是冰箱,现在这些都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将会出现在生活中,代替人工,为我们的生活制造更多便利。华为、百度、小米、阿里等科技企业或供应商加入,打造的是更为庞大的生态圈,让万物互联的时代更早到来。
全文总结:
在经过了几天的逛展之后,我觉得2021年上海车展注定是要被载入史册的,下这个结论绝对不是因为它推出的新车足够多,而是因为它就像一个指南针,指引了未来智能出行的方向。在这届车展上,我们看到车企的想法不再拘泥于传统,智慧巴士、空中飞机都有涉及,汽车正在从一个讲究硬件的工业化产品,成为了一个“软硬兼备”的移动空间。此外,我们还看到越来越多的国外车企愿意和国内供应商联手,现代和百度、本田和阿里巴巴,奔驰、沃尔沃和华为都将不同程度地联合开发与适配新的座舱体系,为大家带来更适合国人操作习惯的智能化系统。正如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所说,“未来十年中国的智能汽车会像过去十年的中国手机一样,真正迎来大繁荣。”(文/图 汽车之家 姜田双)
来源:汽车之家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45372
以上内容转载自汽车之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