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充电桩行业经过前一轮的“跑马圈地”之后,已经形成了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几家充电桩运营商占据市场多数份额的局面。由于充电桩行业背后的巨大红利和政策加持,依旧不断有新“玩家”入局,其中不乏华为和宁德时代这样的“大佬”。不过,充电桩行业虽然“火”了起来,要想进这个行业还得“心里有底”。
“大佬”相继入局 技术竞争更加激烈
5月20日,特锐德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特来电与华为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全面合作和资源共享,推动桩联网建设和智能充电业务发展,共同开创智能充电产业未来。两大巨头的强强联手,引起了外界诸多关注。
其实,这已经不是华为第一次在充电桩行业有所举动了。之前,华为举行线上发布会,正式推出了新一代HUAWEI HiCharger直流快充模块,作为华为在充电桩行业默默深耕四年以来的首秀。经过三代产品的技术更迭,华为HiCharger直指充电基础设施痛点,助力行业良性快速发展。据悉,HiCharger直流快充模块,分为国内版30kW和国外版20kW两个版本,最高效率分别可达96.4%和96.55%。
除了华为之外,宁德时代进入充电桩行业同样是“带资入组”。据了解,宁德时代的超级快充技术,比目前广泛使用的充电技术所需时间少一半,15分钟即可将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从8%增加到80%。前不久,宁德时代更是与百城新能源成立了合资公司,布局智能微网储充系统。
可以看出,当下充电桩行业正在从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正在逐步加入进来。不过,这也意味着行业技术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主任刘永东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像华为这样有实力、有市场知名度的厂商参与充电桩行业,可为其他企业提供参考,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促使市场加速整合。
政府将发挥主导作用 精细化运营成趋势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方向不会改变,加上相关政策的扶持,充电桩市场的发展潜力很大。”充电联盟信息部主任仝宗旗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等开始进军充电桩行业属于正常现象。”
有业内人士表示,外来者现在选择进入充电桩行业,除了政府对充电桩建设的政策支持这一推动因素外,充电桩建设“缺口”背后的市场红利也是一大诱惑。据悉,按照充电设施的直接成本估算,包括充电桩设备、土建成本和运营成本,已经是一个万亿元市场,这还没有计算电网配套建设的高压配电成本和收入可观的充电服务费收入以及充电大数据的挖掘等。
在充电桩被纳入新基建之后,政府力量或许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未来政府参与充电桩建设的程度会更深。”简单充(杭州)科技有限公司COO王伯川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虽然这个行业正在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但对于已经身处其中的企业来说,依旧是危机并存。就连在这个行业内已经“摸爬滚打”过的充电运营商,都不乏担忧之情。“行业新一轮洗牌可能也要开始了。国有资本会在新基建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一位充电运营商表示,“充电桩运营管理会越做越细,这迫使更多企业进行重新定位或转型,细分赛道上的竞争会更激烈。”
王伯川还提到,今后充电运营服务领域会进一步分工细化,各方力量“八仙过海”,更好地推动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据悉,由蚂蚁金服领投的“简单充”,就是聚焦停车场场景,致力成为国内首家打通停车系统与充电系统的充电运营商。
互联互通和运营商盈利依旧是两大难题
一直以来,互联互通都是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一大短板。为了实现行业的互联互通,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家央企,联合特来电和星星充电两家民营企业,共同创建了北京联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截至2020年4月底,联行科技互联互通平台的合作运营商已经超过140家,总计接入充电桩超过47万个,占比超过全国总量的85%。其中,深度互联互通超过27万个,支持启停、充电和付款,覆盖全国310座城市和5万公里的高速路网。
和上一轮的建桩浪潮相比,这一轮新基建下充电桩的建设,互联互通依旧是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中电联专职副理事长、中电联电动汽车与储能分会会长王志轩表示,新基建助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补足短板,充电桩将从孤立走向互联互通。
此外,除了互联互通,对于充电运营商来讲,另外一大难题是盈利。刘永东表示,充电基础设施作为一种重资产投入,确实面临着很大挑战,假如企业长期不盈利,这个产业不可能健康发展。作为头部企业,特来电在2019年4月才宣布跨过盈亏平衡线开始盈利。
众所周知,前期进入充电桩行业的很多运营商都交了不少学费。在充电桩行业火了之后,想要进入其中分得一份蛋糕,还需做好心理准备。特别是对于那些占据市场份额很小的运营商来讲,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才是关键。
来源:中国汽车报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18439
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汽车报,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