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岁末时。回望2019,新旧力量正面交锋,科技创新加速格局重构,商业生态发生巨大变革。汽车之家行业频道推出《年终纪事2019》特别策划,深访新闻当事人与现象制造者,探讨影响产业命运的焦点话题,诠释行进中的汽车中国。
本期我们关注的领域是“共享出行”。早在“共享化”作为汽车新四化之一被广泛提及之前,共享出行这一业态就已兴起,主要参与者包括“有司机”的滴滴和“无司机”的长短租(包括分时租赁)初创公司。经历了激烈的“淘汰赛”和几轮洗牌后,汽车企业从旁观席站起身来,走进了这一新战场,而2019年,正是他们参与出行之战的关键年,诸多布局接连落地。可以确定的是,在深耕这一新兴产业的过程中,车企将实现从传统制造商向出行服务提供商的重要转型,与此同时,一个全新的汽车产业面貌也正加速到来。
12月11日,由一汽、东风、长安等企业联合推出的T3出行在长春正式上线,首批上线运营500辆车,均为一汽集团旗下中型轿车红旗H5,这已是T3出行自今年3月成立以来进入的第五个城市;就在几天前(12月9日),吉利与戴姆勒联手打造的高端出行服务“耀出行”接入吉利曹操出行平台,并在杭州开展试运营,服务车型包括奔驰S级、E级、V级等豪华车型;而在11月29日,丰田中国宣布,公司已在海南省成立海南出行有限公司,开始在海南省提供长短租、礼宾接送等服务……短短半个月时间,车企在共享出行上频放大招,这一新兴业态俨然成为车企发力的新战场。
■瞄准万亿级出行市场,车企2019年举措加速
关于共享出行,不久前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彭波给出了一个极为诱人的预测:目前出行市场总额约为3.6万亿美元,到了2030年,不同的商业模式将形成不同的价值链,推动出行市场总规模达到7万亿美元。作为新四化之一的共享化,不仅具有社会(共享)、绿色(节能)价值,更具有广大的经济前景。
这是一个万亿级的蓝海。但对于车企来说,入局共享出行的更深层次原因在于自身转型。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在2019年广州车展期间接受采访时着重提到了出行布局。他表示:“全世界的车企都在做出行,可能每一个厂家的理解不一样,长安两年前提出了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这里面隐含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出行是一个产业’。汽车公司要不要向这个领域去延伸,我们认为是有机会”。
与长安朱华荣的想法一样,长城汽车欧了出行董事长张文辉也将出行提升到了“产业”高度,并认为其会颠覆车企一直以来的盈利模式。在他看来,当前汽车的制造+销售大概占到汽车企业90%的利润空间,随着未来市场竞争由增量竞争转变为存量竞争,预计在2025年以后,出行服务、汽车后市场带来的利润将占到企业的60%,未来车企、经销商靠着卖车赚钱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正因如此,长城汽车投资10亿元启动欧了出行项目,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更是公开表态:“长城的资源就是欧了的资源”。
事实上,共享出行之所以被车企提到“产业”的高度,是因为其链接了人、车、服务,承载了电动化、5G、大数据、云计算、自动驾驶前沿应用,有助于推进企业全产业链生态布局,是车企从传统制造商向出行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重要转型。为此,在2019年,诸多车企在共享出行上加快布局,包括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广汽集团、奔驰、丰田等等。
2019年车企在国内布局共享出行事件盘点 | ||
企业 | 时间 | 具体布局 |
一汽、东风、长安、苏宁、腾讯、阿里巴巴等 | 2019年3月 | T3出行正式成立 |
吉利汽车 | 2019年2月 | “曹操专车”品牌和服务全面升级为“曹操出行” |
东风汽车 | 2019年4月16日 | 对外发布了“东风出行”品牌 5月28日,东风出行在武汉开城 |
威马汽车 | 2019年5月8日 | 威马即客行·海南椰行旗下第二家旗舰店落地海南海口 第一家旗舰店于今年1月落地三亚 |
广汽集团 | 2019年6月 | 如祺出行在广州上线 |
上汽集团 | 2019年7月 | 享道出行落地上海以外的首个城市:郑州 |
吉利汽车 | 2019年9月 | 曹操出行正式上线顺风车业务 |
长城汽车 | 2019年9月16日 | 进入西南网约车市场,欧了出行成都正式上线发车 |
中国一汽 | 2019年9月17日 | “旗妙出行App”上线,定向服务中高端政商务用户 |
丰田汽车 | 2019年9月 | 丰田汽车与滴滴出行组建合资公司——丰桔出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丰田汽车 | 2019年11月29日 | 在海南省成立海南出行有限公司,业务包括长短租等 |
吉利汽车、奔驰汽车 | 2019年12月9日 | 曹操出行接入耀出行,在杭州试运营 |
T3出行 | 2019年12月11日 | 在长春上线,是T3出行进入的第五个城市 |
制表:汽车之家行业频道 |
而在这其中,T3出行的布局动作贯穿整个2019年,它是由一汽、东风、长安三家车企联合苏宁、腾讯、阿里等多家企业共同打造的智慧出行平台。早在2017年,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便就前瞻共性技术、汽车全产业链运营等领域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动作一度被业内解读为“合并”。2018年7月,三方正式签署移动出行意向书,确认组建T3出行服务公司;2019年3月,T3出行正式成立。根据T3出行的规划,T3出行将率先在天津、南京、杭州、重庆、广州、武汉这6个城市运营,2020年将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会级城市。到2030年,T3出行将拥有超过100万辆运营车辆。
事实上,车企向出行服务商转型,布局共享出行只是一个入口,以T3为例,其未来还将联合地方出租车、客运公司、汽车经销商,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出行选择,T3还计划在2021年-2025年在智能充电、维修保养、UBI保险、融资租赁等领域开展业务合作;欧了出行方面也表示后续会逐步的扩展到拼车、顺风车,通过与整车在金融,保险,二手车领域的高效协同,打通后市场的产业链;吉利汽车旗下曹操出行也已上线顺风车等业务,吉利与奔驰联合推出的“耀出行”明年年初也将相继登陆北京、上海和广州,成为与曹操出行并行、互补的另一条出行产业。
吉利围绕出行已经/计划拓展值增服务 | ||
现有产品 | 开发中 | 未来产品 |
曹操专车 | 曹操代驾 | 保险 |
绿色公务 | 曹操豪华车 | 自动驾驶 |
曹操顺风车 | 曹操租车 | 曹操快运 |
曹操帮忙 | 曹操充电 | 曹操巴士 |
曹操传媒 | 金融服务 | 多元聚合 |
曹操彩选 | 大数据运营 | 空中出租车 |
曹操包车游 | 行程互动 | - |
但目前,T3出行等涉及网约车业务的出行平台,在前期拓展用户、布局市场的过程中仍必然要面对一个强有力的对手——滴滴。
■迎战滴滴,车企的底气是什么?
相比于“无司机”的共享出行方式(如长短租、分时租赁),网约车的接单量和使用效率明显更多,再加上滴滴早期通过大量投入“教育”了市场,现如今网约车市场仍在快速提升,吸引了诸多互联网企业、车企的参与。
成立于2012年的滴滴出行目前已在全球400个城市布局,每年为5.5亿用户提供超过100亿次出行服务,提供包括出租车、快车、优享、专车、豪华车,共享单车、代驾、租车等15种不同的出行选择,其中网约车业务更是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由于目前大多数车企的业务都涉及网约车,那么在滴滴市占率如此之大的情况下,车企入局共享出行优势和机会在哪里呢?
首先,安全方面几乎是所有车企网约车负责人都会谈及的一点。因为对于车企端来说,自有车辆、自研技术、自雇司机、自主运营的条件不仅可以做到司机端与乘客端的连接,也可以对车进行全程管控。就像T3出行公司CEO崔大勇所言,T3出行开发了一个VDR安全防护系统,其具备的人脸识别匹配功能让车辆仅支持已认证的司机,即便出现司机中途被劫持等情况,车辆也不能被开走;此外还可避免乘客打车后手机端与实际接单车辆不一致的情况,所有运营车辆均实现了物理按键,保证车上人员可一键报警。另外,紧急情况下,车辆还可以远程开车门、远程熄火及锁止等干预。
其次,车型“定制化”优势。“运营车辆”与“私人车辆”在产品需求、功能设计、服务体验上并不相同,这一点已得到行业普遍认可。而在车辆“定制化”上,车企具有先天的优势并且已经迈出了这一步。例如东风方面计划推出精准的定制化产品,更好的满足共享出行需求;吉利曹操出行董事长刘金良也已公开表示,吉利将打造一款专业的网约车(充换电模式),该车会采取全新的车型设计、空间布局和驾乘体验,例如副驾行李区、后排右侧VIP座椅等等。将车辆“运营”的属性进一步发挥,快速抢占出行市场。
再次,“地域性”是诸多车企布局网约车的特点,作为在地方省市发展多年,为当地经济、就业做出诸多贡献的车企来说,要想试水新领域,政府在资源匹配、政策规则上多会提供便利,特别是对“共享出行”这一全新而又符合“新四化”的行业。除了政府的支持,车企在各地的经销商网络也能帮助车企更好地做好出行宣传和服务,有助于车企在短时间内培养市场,待地方业务成熟后再向外拓展。
然而也应该看到,虽然车企平台与滴滴有一定业务重合,但双方更多是一种竞合关系,为了扩大业务,滴滴也在加快与传统车企的合作,其已在定制化车型上有所投入,并结合海量的运营数据提供设计、场景支撑,这也是滴滴的优势所在。2018年4月24日,滴滴和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成立“洪流联盟”,滴滴出行程维阐述了未来十年滴滴的三大愿景:成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共建汽车运营商平台、成为全球智能交通技术的引领者。正是看到了滴滴在出行市场的优势,不少车企在布局共享出行领域时更为谨慎,选择与滴滴成立合资公司、优势互补,例如丰田汽车、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等。
■要“量”还是要“质”?这是一个问题
如果说早期车企入局网约车领域是为了多一条“销量”出口,抢占新能源汽车风口,那在补贴退坡、共享出行经历了洗牌后,无论是“亲自上阵”还是“抱团结盟”,共享出行已经是车企必然延伸的新战场。
然而一直以来,以传统制造为主的车企面对的都是B端上下游产业链伙伴,与C端个人消费者鲜少有直接的接触,面对这一全新领域,车企想从零做起也要面对多重挑战:例如在众多玩家入围的出行市场,如何让自己的平台脱颖而出,吸引消费者的青睐?车企自有车辆虽可实现定制化,但车辆选择和服务功能也受限,不可能像“轻资产”的互联网约车平台那样多样化;再有,持续不断地依托集团的资金、资源后,如何尽快做出成绩、实现既定目标甚至是盈利等等……滴滴投入巨资而拥有的市场份额,真的会那么轻易被抢走吗?
究竟是向大众提供普遍性出行服务,还是深耕一个细分市场做精做透;究竟是要“量”还是要“质”,或许是摆在每一个车企出行平台面前的问题。正因如此,我们看到车企的共享出行业务开始“多腿走路”:例如T3出行将在大数据、无人驾驶方面与政府/主机厂建立合作,寻找更多商业化的可能性;此外,虽然一汽、东风、长安联合推出了T3出行,但他们也在发展各具特色的出行平台:一汽面向高端政商务用户推出“旗妙出行”;东风出行还会与政府共同推进城市智慧交通体系的完整解决方案;长安前期主要立足重庆,在重庆的出行市场占有率达到40%。而吉利方面,除了将旗下曹操出行的业务进一步拓展,与奔驰联合推出的“耀出行”更是主打豪华出行市场,服务车型包括奔驰S级、E级、V级等等;而这些细分和延伸,都是车企为长期立足于出行市场而进行的布局。
当然,要想支撑这一庞大的出行产业链,车企实力和支持程度则至关重要。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将共享出行作为“战略性产业”进行布局,这一新兴产业也将迎来更快的发展。
全文总结:2019年的共享出行市场热闹非凡,多家车企开始/加快布局,让汽车新四化中的“共享化”进一步得到激活,也让企业自身转型迈出重要一步。而在他们各自的出行flag立下后,2020也将迎来一波车队规模/运力的大增长,各车企的营运效果也会初步显现,到那时,我们可以对其出行版图看得更加清楚。
来源:汽车之家
作者:才丽媛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05897
以上内容转载自汽车之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