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哪里不好,干嘛非要发展新能源汽车?”,这应该是大多数人对目前汽车产业“风向”变化的首要疑问。在“能源枯竭”、“节能减排”、“制造业赶超”这些宏大口号的支撑下,中国在发展新能源必要性的问题上,至今仍未被社会所感知和认可。
确实,内燃机汽车经过了几十年的不断进步,当前成熟的制造体系、市场配套以及低价高质的产品,让人很难理解为何产业非要驶离这条“平摊大路”,转向发展新能源这条风险未卜的“泥泞小径”。到底为什么要发展新能源产业?这个简单直白的问题,是我们所有人的不解和未知。
七年前,在《中国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中明确了“将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国家战略计划。至此之后,中国汽车行业风向突变,快速的从燃油车战略切换到了新能源战略中,之后各类型与“补贴”挂钩的新能源产品快速进入市场,而质疑声音也那时开始一直环绕着新能源行业。
质疑的声音从不同角度传来,话题也直接引向了产业的上下游,中国传统能源与再生能源的现状到底如何?中国汽车制造业能不能弯道超车?未来退役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如何处理,污染是否存在?”。疑问越多,信心越不足,如何去找到这些问题背后的真实现状,栏目的第一季将目标锁定在了围绕整个行业的重要载体——电池。
栏目不可回避的“能源问题”
与燃油车不同,汽油不需要载体(如果油箱不算的话),但“电”则需要由电池承载才能发挥。所以如果要回溯到产业源头,那么“电”才是新能源发展的第一步。而电的问题直接与能源问题进行了挂钩,当前存在着明确疑问:大力推进新能源,真的是因为中国的统能源储备迫在眉睫么?所以在对真正谈论电池与新能源发展之前,我们应该对中国当前在“用电还是用油”的问题上,对质疑做一些回应。
疑问一:中国传统能源现状
和100年前人类最早尝试纯电动汽车的原因不同,这场新的革命起因是来自于“传统燃料”转向“再生能源”。网络上解读中国的能源现状有着不同的“版本”,但多方面的数据显示,中国在传统能源的储备上并非网传的那样不堪和忧患,而与汽车密切相关的石油储备问题,也是民众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根据《中国能源报告2018》中的数据显示,虽然境内的石油产量在降低,但伴随着石油消费量的增长,中国在能源进口贸易方面一直处于持稳状态。这或许可以证明,至少目前在新能源发展上,并非与“石油储备”有直接关联。
但间接关联呢?在能源贸易持稳的背景下,中国传统能源对外依赖度依然很高,在总能源进口量中,原油占据了66%,煤炭占据了18%的份额。相比于2017年,原油进口继续较快增长。2018 年,我国原油进口量达到 4.6亿吨,同比增长10%。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 71%,这意味中国超过三分之二的原油依赖于进口。
发展新能源产业后,中国石油消费趋势在持续放缓,但相比2017年,中国石油消费量仍上涨了3.4%。而原油产能上,2016年-2018年相比于2015年之前有较明显的下降,变向增加了对于石油贸易进口的依赖。
在中国传统能源储备“被动依赖”的现状下,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行业也是希望改变能源消费结构。2018 年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 22.1% ,已经是连续多年的提高。
在传统能源上向清洁能源转型上,全球低碳、无碳的目标目前来看是一致的,就像欧美汽车品牌目前也都在明确“停售燃油车时间点”。但各国在传统能源的依赖性上不同,而中国“原油资源匮乏”就是向清洁能源转型上问题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能源经济主任朱彤表示:“由于各国所处的时代不同,中国还是煤炭时代,世界已经进入油气时代,两者未来走向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过程肯定不一样。中国可能会跨过油气时代。”
来源:汽车之家
作者:姚嘉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02331
以上内容转载自汽车之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