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评论
  4. 外资新能源汽车产品蜂拥而至 新一轮市场混战迫在眉睫

外资新能源汽车产品蜂拥而至 新一轮市场混战迫在眉睫

中国汽车报 张海天

图1

2019年上半年,自主品牌为了生存而找寻新的市场空间;外资品牌的日子虽然没有原来好过,但依托强大的产品力和成熟的制造体系,依然具有不容小觑的市场竞争力,并正在逐步向新能源汽车市场迈进。

无论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潜力所驱,还是“双积分”政策的压力使然,笔者认为,外资品牌2019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不谋而合,才是需要自主品牌真正警惕的地方。这需要从以下两方面来看。

首先,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补贴政策释放基本完毕,自主新能源汽车产品正在逐渐失去价格优势。而此时,外资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争相涌入可以说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虽然在产品推进上相较于自主品牌晚了许多年,但外资品牌在技术研发上并未落后。如今,借着自主品牌初步搭好的市场,外资品牌依托自身的品牌溢价能力、体系竞争力,仍能获得不少消费者的支持,再加上自主新能源汽车产品逐渐丧失的价格优势,外资新能源汽车产品绝对是来者不善。

其次,中国汽车销售市场进入长期微增长或负增长的新常态已是业内公认的事实,今年上半年的销量数据更印证了这一点。而不可否认的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倒成为了车市“寒冬”中的一股暖流,虽然其整体基数相对较低,但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一细分市场已初具规模。并且,大城市对传统燃油车购买使用的限制仍将长期持续;同时,国家进一步明确了严禁地方出台新的限购规定,不得对新能源车型限行、限购,进一步达到了刺激新能源市场发展的目的。

所以,自主品牌即便再拓展新的细分市场,在燃油车销量不景气的大环境下,短期内也很难形成气候。但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同,外资品牌能够借市场快速增长的红利快速释放潜力。这就意味着,自主品牌既无法有效拓展新的燃油车细分市场,也无法在外资新能源汽车“大军涌入”之际保住此前的价格优势,这将导致自主品牌的未来发展再次陷入被动局面。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自主品牌并非无计可施,事实上,自主品牌“手里”还握有两张“王牌”:对新生事物始终保持探索欲和好奇心的中国消费者和领先于全球的互联网市场。

从笔者目前了解的在售产品概况看,自主汽车产品在语音交互、软件体验感、配置丰富性等车机系统方面远远领先于外资产品,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事实上,如今汽车产品的属性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其甚至扮演着出门在外的生活化场景的角色,所以,如今消费者在选购汽车产品时更多地将智能化考虑在内。虽然外资品牌也在积极研发更好用的车机系统,但受限于全球化研发进程,笔者发现大多数外资产品的车机系统只能算差强人意。这恰恰是自主品牌需要抓住的优势,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产品上,通过OTA技术不断优化、丰富车机系统,扩大领先优势,这将有助于自主品牌在今后的市场环境中争取更多主动权。

另一方面,5G已成大势所趋,但纵观全球,真正能够实现最快发展的还是中国。由于中国市场具有足够大的用户群体以及特有的发展体制,中国市场对5G网路的推进速度远超其他国家。而在汽车领域,谁能率先占领5G的制高点,谁就将是下一阶段竞争中的强者——无论车辆智能安全系统还是车机系统,都将依赖传输效率更高、延时更低的5G网路。而作为5G行业的领军者,包括移动、联通、华为、BAT等在内的中国企业,都能为自主品牌提供更符合要求、更快速的技术支持。

归根结底,“打铁还需自身硬”。今年上半年,外资新能源汽车的扎堆涌入,预示着自主新能源汽车产品失去“保护伞”后,即将迎来与外资竞品“硬碰硬”的较量。这场“战役”将出现何种结果,目前笔者尚无法给出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市场大环境略显颓势的当下,未雨绸缪才能让自主品牌避开被淘汰的风险。

来源:中国汽车报

作者:张海天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pinglun/95668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2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