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评论
  4. 从高校汽车专业教材看“弯道超车论”的荒谬

从高校汽车专业教材看“弯道超车论”的荒谬

Backboat Backboat

1月31日,笔者在“汽车公社”微信公众号上看到笔者的老朋友、老同事,原盖世汽车资讯部新能源汽车编辑,现就职于汽车公社的冯金刚先生所作的《醒醒吧,新能源弯道超车梦想已破灭》一文,对冯金刚先生所作的“中国新能源‘弯道超车’的梦想其实已经破灭”的观点深表认同,与此同时也给我了不少启发。因此笔者想从高校汽车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谈谈我对中国汽车工业所谓“弯道超车论”的看法。

这是笔者2008年在重庆理工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汽车营销方向读学汽车专业课时的教材:

《汽车构造》教材(2006年6月第五版,<a class='link' href='http://car.d1ev.com/find/00_2-100_00_00_00_00_116_J.html' target='_blank'>吉利</a>大学汽车工程系编著,2009年6月第10次印刷)

《汽车构造》教材(2006年6月第五版,吉利大学汽车工程系编著,2009年6月第10次印刷)

这是笔者前几天和重庆理工大学2017年刚毕业的校友吃饭时找她借的教材:

《汽车构造》教材(2013年6月第六版,吉利大学汽车工程系编著,2014年5月第2次印刷)

《汽车构造》教材(2013年6月第六版,吉利大学汽车工程系编著,2014年5月第2次印刷)

在笔者2011年从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进入汽车行业工作以后,随着工作经验和阅历的积累,笔者对于当年在重庆理工大学学习汽车专业课时的教材积累了极大的不满:举例来说,2009年笔者在重庆理工大学汽车营销方向学“汽车构造”专业课时,发动机多点电喷技术早已普及,缸内直喷技术已经逐步成为汽车燃油喷射系统的新趋势。而当时吉利大学汽车工程系编著的2006版《汽车构造》教材,还在讲化油器,笔者在2009年“汽车构造”课程学习结束后,到考试时,考卷上还专门出题考化油器的构造,与当时的市场现实情况相比,至少落后10年以上(如图):

吉林大学2006版《汽车构造》教材化油器系统组成示意图

吉林大学2006版《汽车构造》教材化油器系统组成示意图

再举一个例子,2006版《汽车构造》教材在讲到螺旋弹簧离合器时,所举例的车型还是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东风EQ1090E(EQ140-1)型卡车的结构,与当时(2009年)的市场现实至少落后20年以上(如图):

吉林大学2006版《汽车构造》教材螺旋弹簧离合器结构组成示意图

吉林大学2006版《汽车构造》教材螺旋弹簧离合器结构组成示意图

那么在2006版《汽车构造》教材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在吉林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材编写组在2013版的教材中改了没有呢?这里笔者可以肯定地回答:改了。

为便于对比,这里仍以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为例:和2006版的教材相比,2013版《汽车构造》教材终于不再讲化油器了(估计考试应该也不会再考了),而且加入了多点电喷、缸内直喷等目前汽车市场上流行的主流内燃机燃油喷射技术的结构介绍(如图):

吉林大学2013版《汽车构造》教材发动机汽油喷射系统部分内容及结构示意图

吉林大学2013版《汽车构造》教材发动机汽油喷射系统部分内容及结构示意图

对此,笔者不得不指出的是:在吉林大学2006版《汽车构造》的教材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尽管在2013版的教材中进行了一些与时俱进的更新换代,但在很多内容中,车型陈旧、脱离市场现实的顽疾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举例来说,在吉林大学2013版《汽车构造》教材中,在讲到龙门式机体结构的内容时,居然还在拿20世纪80年代研发的解放CA6102、东风EQ6100-1型卡车来做例子,落后市场现实30年以上;而在轿车方面,所举例的车型是上海大众桑塔纳JV(即桑塔纳志俊)、捷达EA827,富康TU(即雪铁龙ZX)等车型,落后市场现实至少10年以上(如图):

吉林大学2013版《汽车构造》教材龙门式机体结构部分内容

吉林大学2013版《汽车构造》教材龙门式机体结构部分内容

而在笔者此前所列的吉林大学2006版《汽车构造》教材螺旋弹簧离合器结构示意图的例子中,在2013版教材中干脆原封不动地照搬下来,不但继续使用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东风EQ1090E(EQ140-1)型卡车的结构,连图片结构零件的标注顺序都一模一样,与目前的市场现实至少落后30年以上(如图,读者可以对比一下):

吉林大学2006版《汽车构造》教材螺旋弹簧离合器结构组成示意图

吉林大学2006版《汽车构造》教材螺旋弹簧离合器结构组成示意图

吉林大学2013版《汽车构造》教材螺旋弹簧离合器结构组成示意图

吉林大学2013版《汽车构造》教材螺旋弹簧离合器结构组成示意图

众所周知,尽管我国汽车工业在改革开放后40年的发展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大量的市场主流技术上,与外资车企、零部件配套企业、软硬件服务商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这其中有历史问题、体制问题、管理问题,笔者认为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人才培养的问题。在培养汽车专业人才的国内高校中,吉林大学称得上是我国顶尖的汽车专业院校,然而即便如此,所编写的教材与过去相比虽然有一定进步,但仍与市场现实相距甚远。

这种差距,直接制约了我国汽车专业性人才与市场现实的匹配和接轨,也给用人单位、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培训成本——中国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落后和差距,在大学的课桌上就已经决定了,怎么可能“弯道超车”呢?

对于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笔者也与部分国内的汽车技术专家、高校教授、讲师、学生进行过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在企业工作过、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汽车技术专家指出:中国人才培养上是一个系统方面的问题。中国的人才培养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直是做题目,总是有标准答案(培养的是应试人才);但是我们反过来在企业里做项目和创新,并不存在什么标准答案,这种应试和填鸭式教育都会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

至于教材和高校师资里(中国和国外)也有重大区别:在德国很多的高校老师、教授本身就是在企业工作了十年二十年以后再到高校里去当教授;在美国不少高校的教授也和企业有密切的关系,有的教授会利用学术休假机会去企业工作一年。这样的紧密联系和人才流动也能够使高校的教育和企业的需求联系更加紧密。而高校的汽车专业领导、教授则指出:汽车专业教材、汽车人才培养落后的问题并不是汽车专业院校一个方面的问题。

众所周知,汽车工业是一个复杂的专业体系,横跨了数学、材料、物理、计算机、人力资源、财务、市场营销等等多方面的专业领域。高校教材和人才培养落后于市场现实的问题不仅仅在高校的汽车专业存在,在其它学科中也普遍存在。在我国高校普遍实行“党管干部”的机制下,人才要想进入高校教书育人,第一有学历上的硬性门槛。在国内的高校里,如果没有博士以上的学历,哪怕在企业中的工作履历和项目经验再丰富,要想进入大学教书也非常困难;第二则是高校的人才薪酬机制与市场现实严重脱节。人才进入高校教书育人要讲奉献,高校在人才的薪酬待遇上,很难与采取市场化薪酬机制的企业相竞争——老师教书育人是要讲奉献,但“雷锋”也要吃饭。这在客观上也制约了高校对于汽车专业人才的吸引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了“简政放权”、“释放改革红利”的思路。对此,笔者深表赞同。在东北经济近几年严重衰退的局面下,对于高校人才的市场化改革,是否能在东北这样有深厚工业基础,但又面临严重机制体制束缚的地区进行试验?要成功实现东北经济的转型,笔者认为可以借鉴美国匹兹堡和密歇根的转型经验,淘汰落后产业,围绕大学进行科技创新——因为高校是人才最集中的地方,只有围绕高校进行科技创新,并实现学校和老师共享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同时政府积极鼓励和扶持高校人才自主创业,东北经济方才有成功实现转型的可能。

东北有很多国内一流的顶尖高校:其中东北大学在计算机、软件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方面有雄厚基础;而吉林大学的车辆工程、材料、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方面优势突出;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工程、材料、能源科学、计算机方面有强大实力。这些院校的优势专业与现今行业发展的热点如自动驾驶技术、智能网联技术、新能源汽车、整车轻量化等新兴产业有相当大的交集。如果国家发改委在未来振兴东北经济投资的1.6万亿资金中,划拨一部分资金扶持东北的重点院校,鼓励高校人才搞科技创新和自主创业,围绕新兴产业开展课题研究。并在地方法规、高校人才的招聘机制上积极鼓励高校与企业的人才交流、简政放权。可以使东北振兴实施方案的投资资金得到有效利用,对目前困境中的东北经济振兴也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将因此受益匪浅。

来源:Backboat

作者:Backboat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pinglun/62211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7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