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发展举世瞩目。对此好形势,马凯副总理在最近一次座谈会上总结为四句话:产业规模全球领先,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产业体系基本建立,配套环境日益改善。这是非常准确全面的。
但是,对于迅猛发展的电动汽车,政府有关部门和业界又有新的担心: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原因是,现有汽车生产企业中有上百家获准生产电动汽车,申报产品公告上千个,另外,还有15家全新进入的所谓"互联网造车"企业,其中绝大多数都有大规模圈地造车的计划。
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思路:认为电动汽车特殊,采用了有别于传统汽车的企业准入和产品准入管理方式。一种思路认为,传统汽车企业思想保守,限制了电动汽车发展,应该降低门槛,多放一些生产企业进来;还有一种思路更认为,国内传统汽车企业根本就是失败者,合资、引进是失败的,电动汽车需要"新进入者",需要扶植中国的"特斯拉"。
现在看来,这两种思路都有些片面,有关政府部门也正在调整准入管理的做法。最近,国务院法制办征求意见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实际上要求所有传统乘用车生产企业,都必须按比例生产电动汽车。这在管理上实行的就是统一管理的思路。
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看,电动汽车就是汽车产业的一部分,是汽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的延伸。就技术而言,电动汽车80%以上与传统汽车相同,仅动力与传动部分有变化发展。就产业而言,电动汽车在电化学、材料领域有较大拓展。其实,在汽车产业诞生发展的一百多年里,这种发展和拓展一直在持续。从大的方面讲,有轻型材料和汽车电子的应用、发展,从小的方面看,随着舒适性、安全性、娱乐性和环保性能的提高,各种零件、系统的增加不能枚举。
我国电动汽车近年来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电动汽车仅仅是传统汽车的技术发展和产业延伸,传统汽车企业是发展电动汽车的主力军。尽管由于各自的原因,确有部分传统大企业电动汽车发展缓慢,但当今中国电动汽车发展最好的比亚迪、吉利、北汽、上汽、江淮、长安都是传统汽车企业。
至于特斯拉,那是个特例。讲它是特例,是因为有其创始人马斯克这样一位产业创新奇人。特斯拉之所以能发展到现在,是因为有马斯克,而并不能证明电动汽车需要有在传统汽车之外独立发展的特斯拉模式才能成功。
我也不同意部分官员、专家、媒体关于中国体制扼杀创新,因而成长不出特斯拉的批评。欧洲、日本体制应该没问题吧?也没有特斯拉这样惊世骇俗的电动汽车企业出现,而且美国也只出了一个特斯拉。况且,在各大传统车企全力研发、生产电动汽车的新形势下,特斯拉能走多久也未可知。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电动汽车就是传统汽车的技术发展和产业延伸,政府支持发展是对的,但在准入管理上应纳入传统汽车统一管理。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在技术发展和产业延伸方面,比电动汽车还要大,难道也要单独分类管理吗?
本文作者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来源:董扬汽车视点
作者:董扬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pinglun/53758
以上内容转载自董扬汽车视点,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