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苹果与12家汽车厂商合作推出iCar,到福特推出自己的车内智能互联系统,再到华为三年砸几亿人民币进军汽车互联,媒体铺天盖地报道着网络与汽车的甜蜜联姻。而与厂家的雀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消费者的冷淡与观望。是厂商的绝对自信还是盲目笃定?是民众的观念滞后还是务实优先?这是一个摆在所有汽车人面前的闪烁着诱人金光的华丽盒子,没人知道打开的是产业革命的辉煌还是百无聊赖的空旷。
就像iPhone经历过的划时代的辉煌,那史诗般的成功带动IT业革命性的腾飞,以及巨人如诺基亚的岿然倒下,依然刺激着这个世界的变革神经。终于,特斯拉好莱坞超级英雄大片一般的奇迹崛起,让各个谨慎迟缓尾大不掉的汽车巨头们,有些手忙脚乱的开始有些相信汽车也可以有iPhone般的网络舞台表现力。于是汽车行业,作为一个年过百岁优雅成熟但却行动缓慢的巨人,也终于走到了和网络智能系统这个二十岁魅力四射的年轻人历史碰撞的节点。
厂商真的知道用户需要什么吗?
在这个工业科技飞速裂变的时代,数不清的新颖科技每天都在冲击着我们对旧世界的认识。从固特异发明了硫化橡胶让汽车不再颠簸的难以忍受,到二十世纪初空调的出现让汽车不再是个憋闷的盒子,再到GPS导航系统让我们基本告别了纸质地图的迷茫,没人怀疑科技带给了我们更好的汽车。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技进步都是有意义的。比如当年奔驰发明的绝对先进的电子刹车系统因为其技术的不稳定,发布4年后便寿终正寝告别了历史,又回到了稳定安全的液压刹车系统。置身于那个时代仔细去横向感受这些技术,没有人会去怀疑这些失败的技术是没有智慧的,事实很多曾经失败的技术其实是太过超前,比如上世纪80年代初凯迪拉克的气缸管理技术,由于电子系统奇高的故障率昙花一现,被美国媒体挖苦了好几年。同时又因为彼时油价很低,燃油经济性对于用户来说还没有放到优先位置,被用户冷落。而在20年后时过境迁,这一系统又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并已经被消费者接受。于是玄妙的地方就在这里,技术本身是超前甚至是有远见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先进超前充满智慧的技术都是应该带给用户的。我想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首先,用户需要么?其次,技术足够稳定和成熟么?厂商在对技术的极致追求中,有时会走的太快,被愿景蒙住了双眼,也就是那句身在庐山中,不知庐山真面目的演绎,于是用户的需求以及小规模与并不成熟技术和应用环境被尝试无意间忽略了。那么对汽车智能网络化的热衷会不会又是历史的重演呢?
什么才是真正的用户需求?
用户的需求,也不一定是对的。这一观点最强力的佐证就是著名的乔布斯,他曾经令人惊讶的说过,用户其实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乍一看来似乎与以客户体验为核心的理念有些冲突,可问题的症结在于,什么才是真正的客户需求。我们通常以为,客户需求,就是客户想要的。那我们汽车的技术发展方向就是消费者想要的技术,而忽略了其实大多数消费者对于汽车是完全不懂的,比如上世纪红极一时隐藏式大灯,就是被汹涌的消费者要求而风靡世界,最后却因毫无实用价值且徒增电子故障率草草的退出了历史舞台。真正的客户需求,在于人对于技术本身所带来的便利以及这个便利所带来的最终的自我感受,而非技术本身。比如消费者只会说想要省油的车,这是作为消费者最本源的诉求也是唯一的诉求,不可能有消费者告诉厂商,给我们造一辆有缸内直喷分层技术和动能回收系统的汽车吧,这样省油。于是,车内互联技术本身那些英文简称的名字并不重要,甚至技术优势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车内互联到底能带给用户什么样的好处和便利,什么样的最终感受。答案是,大多数用户其实搞不明白,也许只是像隐藏式大灯一样,觉得很酷炫。
汽车智能化时机到了吗?
汽车智能化互联的技术和应用环境足够成熟了吗?我看真还差挺远的。首先,技术上,拿个移动3G手机出了五环有时还没信号呢,更重要的是,车载互联系统的科技高度绝对是在泛互联网高度之下的,换句话说,你车上的互联系统,肯定没有你的手机网络互联功能强大,我想没有谁家汽车的屏幕会比iPad按着舒服的。这样的话,车互联存在的意义就大打折扣,毕竟很多主要功能智能手机完全可以满足。其次,汽车智能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于其他领域的特点,就是关乎生命安全,那个领先世界的奔驰电子刹车系统的昙花一现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刹车电子系统一旦故障,便是生命的代价。要知道,你可以躺在床上聚精会神的用iPhone去智能去互联,开车的时候,你敢刷微博么?开车时对于司机注意力的要求是100%,这一点无论如何短期内都不会改变,那么纷繁复杂的网络互联功能会不会是潜在的安全隐患?
来源:汽车之家
作者:王巍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pinglun/26916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