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个题目,生出很多感想。我准备分二次阐述,篇一,重点聊聊个人对充电发展的思考;篇二,重点介绍身边的一匹黑马,环球车享充电“黑科技”。
“下车就走““EVCARD 自动充电装置”
任何技术进步,最后都回归到,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改变和便利。这才是真正价值所在。当今时代,我们国家太需要科技的黑马杀出。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多少年的发展坎坷,得出的结论(压抑的太久):只有依靠自己的发展和创新,才是最靠谱、最靠得住的。
新能源一马当先,成为当今时代的大黑马。在马儿疾如风快跑的时候,我们总感觉哪儿不舒服:那就是充电的掣肘问题。来自2017百人会的数据:“截止2017年底,中国已建成231820个私人充电桩(随车配建)。以新能源车保有量172.9万计:车桩比是3.8:1”。按理说,国家层面,政策层面都下了大的力气,做了很多努力,但是,“不方便”“不好用”现状,仍然难以有质的改变。为什么呢?恐怕还是存在充电“便捷性”“兼容性”方面的问题。车是移动的工具,它的运行轨迹,不完全是闭合的“等圆”。
正如德国(DLR)的一项调查结论:“车主不关心充电的密集,更关心,是否能“迅速充电”。其实,国内的车主,何尝不也是这样的诉求。我们今天不讨论“资源分布不匀、标准”问题,仅从充电的便捷性,技术模式角度,看看我们应该在哪些技术方面,寻求突破。让技术黑马走向老百姓。
“下车就能充电”“停车就能充电”“行驶也能充电”模式
1. 下车就能充电”体现了“智能互联”技术高效而且方便。
环球车享(上海国际汽车城):自主泊车+自动充电,实现智能化的“最后一公里”。
“EVCARD始终在通过技术创新解放和服务用户,早在2015年,小e就瞄准了智能化泊车自动化充电的分时租赁发展方向,布局了自动充电前瞻技术,开启了e臂充电模式”。
适用性优势:适应功率范围大,满足慢充、快充。也让大电流充电的“重臂”不再是问题。
国外同步技术状态:
Tesla、大众也有类似的项目。说明我们国内的技术和国际水平齐头并进,甚至,在一些功能方面还有超越。
分析:“下车就能充电”,主要体现在“智能互联下的最后一公里”。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难点,需要“车辆端”“互联网”“充电设备”“智能场地”等诸多企业参与。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一个时代发展的需求:未来的整车厂、充电企业等,再不是孤军奋战做好汉的年代了,需要更紧密的联合,来应对市场的需求。
我觉得环球车享抓住了这个机遇;利用了这个优势。他们基于“群体客户”,“公共平台”,利用“分时租赁”“立体车场”模式,很好的整合了这些企业的功能,并以“大客户”的身份提出技术需求。正是充分利用了这个优势,才能快速解决“黑科技”落地问题。很自然,上述这种“便捷”的充电技术,离老百姓也就不远了!同时,他们在解决充电“便捷性”做文章。技术方向更贴近了市场。
2. “停车就能充电”:也是实现充电“便捷”的一种方法
无线充电属于自动充电范畴。
但其充电功率还是有一定限制的。在“充电功率”“转换效率”“辐射安全”等方面,一直存在争议,车主用户也有顾虑。从符合车辆的成熟角度,目前也只有高通和Witricity将其技术授权给第三方硬件供应商。当然了,我们国内很多优秀的厂家和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从目前SAEJ 2954标准来看,充电功率方面,最新发布的指南中,乘用车的普通充电用输出功率3.7KW(WPT1),出租车等具有公共性的乘用车,普通充电输出功率定为7.7KW(WPT2),以欧洲为主要地区的快速充电输出功率定为11KW(WPT3),其它地区的快速充电输出功率定为22KW(WPT4)等)
为特来电勇于创新、技术落地鼓掌、叫好。
“智能充电弓”是不是看起来很酷。电动公交只需8分钟就能充满。
3. “行驶也能充电”:让新能源真正“清洁”,与大自然溶为一体。
这是前段时间的大新闻:中国首条“超级高速公路,支持自动充电。“中国将在2022年拥有首条太阳能“超级高速公路”。全长约161公里。”这恰恰是我们国家技术进步,勇于探索精神的体现。一句话:“先干起来”。
如何满足车主用户“迅速”充电,应该是企业技术发展创新方向
我没有看到德国人调查报告的原文,但我似乎理解了译者的意思:“迅速”其实更多的考虑是车主充电的便捷性:不需要等待,不需要因“发现协议不支持”而苦脑。同时,“迅速”概念内涵也很丰富,不同于“快充”概念,切莫混淆。更何况我们的快充从“电池”“电网资源”再到支持的“硬件”,还没有做好准备。倒不如站在车主用户的角度,想办法解决眼下之痛。
最近看到一则消息: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德国大陆集团正式发布“Allcharge全能充电”技术,“用户不再需要关注车型、充电电压、充电功率等问题,更好兼容不同类型的充电桩。据悉,未来这项技术或将提供给汽车制造商,计划于2022年开始生产。”
这些厂家对车主的“贴心”对市场的“敏锐”,值得学习。其实,车主用户不关心十年后的哪项技术的宏伟蓝图,他们更喜欢“接地气”的技术,这才是真实的市场。
小结:
新能源发展这么多年,人们的认识也在提高。所以,政策层面才有“清洁能源”词汇出现。充电问题一直制约着新能源发展,是否需要“回头看,回头思考”,着眼“用户需求”而寻求解决市场问题的办法。同时,引导企业创新方向,让更多的“黑科技”浮出水面,落地生根。我觉得,这样的路,才能走得更远。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平全文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63682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