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45届东京国际车展于10月25日正式拉开帷幕,尽管被质疑对国外厂商的吸引力越来越低,但作为“东道主”的日系车企,还是将电动化(包括燃料电池)、智能化的最新成果尽可能地展现了出来,相信大家也已经被这些“黑科技”刷屏了。
谁说东京车展没新意?“黑科技”扎堆而来
例如丰田就展出了燃料电池豪华车Fine-Comfort Ride、计划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上导入的燃料电池巴士SORA、采用了智能互联新技术的CROWN Concept、CONCEPT-爱i系列等新产品。
在这当中,由于下周将详细报道丰田燃料电池车,所以容笔者先在这里卖个关子,回头再给大家做详细介绍。
而CONCEPT-爱i系列能够通过人工智能掌握驾驶员需求,“深度学习”技术(Learn)与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相结合,为驾驶员提供“安全、安心”和“新型Fun to Drive”的乐趣。
除了具有驾驶席靠前的前卫外观造型外,该车还可以通过先进的HMI人机交互系统和人工智能之间的信息交换,提供全新的用户体验,丰田计划于2020年在日本对搭载部分功能的该系列车辆进行路试。
汽车界公认的“技术宅”——本田则干脆把电动化与人工智能“打包”一块儿亮相,像Honda Sports EV Concept就是全球首次发布实车。
Honda Urban EV Concept则采用了全新研发的EV专用平台,该车的量产版本有望在2020年前后分别投放欧洲和日本市场。
而Honda NeuV是一款通过自动驾驶技术与人工智能,探索扩大移动可能性的EV概念车。除了从驾驶者的表情、说话语调对其压力状况进行判断、辅助实现安全驾驶以外,还可以学习驾驶者的生活方式、爱好等,提供更为有趣的驾驶方案等,实现与驾驶者的良好交流。
一直主张“日产智行科技(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的日产汽车自然不肯落于人后,其发布的一款纯电动跨界概念车——日产IMx尤为引入瞩目。该款车型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可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的未来版ProPILOT日产自动驾驶技术作为核心技术也被搭载到了这款零排放概念车上。
有趣的是,当车辆处于ProPILOT日产自动驾驶技术模式下,系统会将方向盘收纳到仪表板内并倾斜所有座椅,为驾驶者提供更宽敞的空间,;当车辆处于手动驾驶模式时,方向盘和座椅便会恢复到原始位置,将车辆的操控无缝移交于驾驶者。
智能化“二次元”向?能“动脑”就不“动手”
大家或许注意到了,在人工智能领域,上述几家主流日本车企(包括这次车展上还藏着掖着的马自达)都非常重视“深度学习”和“驾驶员感知”的能力。
实际上,正如笔者过去介绍过的那样,各大日本车企都在研究一项“黑科技”——“要开发让老年人能永远安心驾驶的自动驾驶技术”。
简单地说,就是通过病理语言分析学进行感情分析的原理,用座椅和方向盘内嵌入的传感器、摄像头和麦克风来掌握驾驶员的心理、身体状态,进而研发出能够应对驾驶员的身体情况的变化和操作失误等,让驾驶员可以安心享受驾乘乐趣的汽车。
这样的自动驾驶汽车有什么好处呢?这意味着“MT车的完全线控化”,可以称之为终极跑车的贴近人类感受的汽车。也就是能够根据驾驶员的喜好和目的改变响应性,灵活、细腻地进行操作的汽车。
不过,如果说“感知驾驶员情绪(或状态)”还不够高精尖的话,实际上,日本正在“悄悄”研究用“意念”来开车了。
这个研究领域有个学名叫“动作辅助”——即由测得的脑电波的特征,来判断用户想做什么,并按照此意图操作设备。这种技术也被称为“BMI”(Brain Machine Interface,脑机接口)——有没有想起凌波零了?
比如日本Little Software公司就能够对驾驶时产生的“平静”、“困倦”、“害怕”、“焦躁”、“舒适”、“疲劳”这六种主要情绪进行分析,并根据情绪来调整对汽车的控制。例如,推测驾驶员焦躁不安时,可以播放有助于舒缓情绪的音乐。目前正在开发的自动驾驶车实现之后,如果推测出驾驶员很疲劳,就可以切换为“自动驾驶模式”。
目前,包括马自达、本田在内的数家日本企业都在对这项技术进行潜心研发,用Little Software创始人之一、CTO(最高技术官)川原达夫的话说,“利用脑电波‘控制’汽车不会是个梦。”
相对“脑控汽车”这种有些“玄幻”来说,“深度学习”技术则已经为主机厂及大型零部件厂商关注的焦点,就像日产汽车公司常务执行董事安德光郎去年8月说的那样,ProPILOT目前的确只能算是“由驾驶员负责操作的驾驶辅助系统”,但其精髓在于——ProPILOT会“学习驾驶员的个人习惯,实现在设定范围内反映个人习惯的行驶”。
汽车通过深度学习提高形状识别能力的处理过程与孩童的学习相似。婴儿通过身边的人经常传授来学习其感知到的物体的颜色、形状及名称等。作为物体边缘的脊线对于识别物体的不同形状以及具有意义的形状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消防车虽然采用红色的特定形状,但婴儿不会感觉出卡车与消防车有什么区别。而进入幼儿期后,随着对卡车种类的学习,孩子就能区别这些车辆了。
丰田BR先进智能化驾驶辅助开发室室长鲤渊健曾披露,目前其自动驾驶车已经达到从高速公路入口到出口可自动变道或超车行驶的水平,而这正得益于通过深度学习技术,丰田能够让自动驾驶车学习环状交叉路口的大量行驶场景图像之后,其推断精度显著提高。
英伟达(NVIDIA)的自动驾驶汽车开发平台已经升级到了第二代——“DRIVE PX 2”。利用深度学习,该系统可以发现过去难以预测的路面破损以及不规范驾驶的车辆,在施工现场等场景,也可以看清周围的情况。而且,在雨、雪、雾等天气条件恶劣,以及日出、日落、阴暗处等光线条件较差的时候也同样有效。
对这项技术“情有独钟”的还有沃尔沃,在该公司正在开展自动驾驶汽车实验项目“Drive Me”中,就是由搭载DRIVE PX 2的100辆新XC90在其瑞典总部开展公路验证实验。
而奥迪汽车同样表示,汽车要想自动驾驶,就必须具备与人类一样的形状识别能力,从而掌握周围的情况。据介绍,该公司与英伟达(NVIDIA)等供应商合作,开发了可模拟人脑处理新信息方法的车载计算机。
笔者曾在奥迪总部——英戈尔施塔特体验过搭载相关技术的奥迪A7原型试验车,该车不仅可以实现高速自动驾驶,当出现容易导致事故的危险时,系统还能及时掌握情况,发出与该情况相应的指令,直至车辆做出躲避动作,瞬间完成这一系列的操作。
日本人为什么如此关注智能汽车呢?这可不仅仅是“脑洞”太开,主要还是为了服务于老龄化明显的驾驶人群。
日本调查公司富士CHIMERA经过调研认为,配备自动驾驶系统(包含在限定条件下的自动行驶)的车辆到2030年销量将超过1000万辆。这么重要的市场和的制高点,怎么能不提前抢占呢?
那么有朋友要问了,作为与“11区”一衣带水的中国,如今已经毫无悬念地成为新能源汽车制造和销售全球“No.1”,那么我们在智能汽车这个领域又进展如何呢?
实际上,在车联网、共享汽车浪潮的轮番推动下,中国于2014年前后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汽车研发设计,目前市场虽然还处于探索期,但其对汽车厂家的触动可谓,甚至有分析认为(智能汽车引发的)行业洗牌已经拉开序幕。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电动大咖·新能源汽车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57839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