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印发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形成若干家进入世界前十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智能网联汽车与国际同步发展;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智能网联汽车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规划》一出,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从这份文件中,能够看出我国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视和对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期待。
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不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而是成为了移动的智能终端和能源终端。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具备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全球创新引领的良好基础。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均已占到全球的50%,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日前举办的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共有159辆新能源汽车参展,是上届车展时的两倍,其中70%的产品来自于国内传统车企,在产品线、续驶里程等方面均有一定突破。此外,各大企业还推出了多款概念车型,体现了对新能源产品的期待与规划。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于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则代表未来汽车产业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制高点。目前,各国都已制定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长远规划或行动计划,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更为迫切。目前,大部分主流汽车产品都搭载了一定的智能化技术,并从高端车型向中低端车型覆盖,成为用户选择产品的重要影响因素。能否将电动化与智能化、网联化进行良好结合,将直接影响到新能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专家指出,未来两年将是新能源汽车产能大量释放、竞争极为激烈的时期,如果不能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网联化水平,不仅不利于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甚至会出现产业脱节。因此,企业在进行产能规划和产品设计的时候,应当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及相关技术融为一体、同步推进,不能割裂发展。
目前,我国依然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补贴力度最大的国家,抛开巨大的市场和产能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软实力相对较弱,在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国内新能源车企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随着补贴退坡、跨国车企的发力都将给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出更加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智能网联技术相对薄弱、协同推进不够等,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技术的创新和突破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根基。《规划》中提到,要在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技术水平要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同时要加大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攻关,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的示范与推广工作。
产品质量也是打造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品牌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以汽车零部件为例,有些国产零部件制造设备的耐用度、精度及自动化水平和进口设备几乎一致,但企业仍然会选用进口设备。上海某电驱动制造企业的检测设备中,电源等基础设备选用的是国产设备,但检测具体数据的设备则选用的是进口设备。不选用国产设备的原因并不是检测精度上的差距,而是因为用户更加信任进口设备所检测出的结果。高质量的产品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实现市场认可,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产业的健康发展也起着积极作用。
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需要加强协同合作能力,包括产业链间的沟通协作和全球化的商业合作。良好的全球化合作能够引导国内企业树立国际化发展的战略理念。另一方面,也能够引进更多先进技术和人才,设计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大做强。
撰稿 李靖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51548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