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取消造车,加码生成式 AI」。
这可能是科技界 2024 年最重大的非官方新闻,甚至可能不需要「目前」做前缀。
今日,外媒报道,苹果公司高管,用一场 12 分钟不到的会议,宣布将结束十年的造车「长跑」。
与此同时,苹果 COO Jeff Williams 和造车项目的副总裁 Kevin Lynch 宣布:部分员工将调岗至 AI 部门,而另一部分汽车硬件为主的员工恐将面临裁员。
这一消息无论是对于该项目近 2000 名员工,还是外界,都颇为意外与震惊。
一个为其十年的计划,苹果用 12 分钟就将其推倒了,项目员工甚至没有得到向高管们提问的机会。
人们既惊诧于,苹果就这么放弃了为期十年的造车项目,也惋惜电动车市场少了一个有力的潜在「实力派」,但同时又有期待,难道苹果有能力跑通生成式 AI 的商业模式,决定 All in 一个可能性更宽泛的技术底座?
在这一令人唏嘘的时间节点上,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苹果「造车」的这十年。
车圈大佬们怎么看?
首先,我们来看看大佬们如何为这一事件定调。
苹果放弃造车计划的第一时间,「冲浪达人」马斯克第一时间转发了相关消息,他并未多言,只是用了「敬礼」与「点烟」的表情包,或许是对这么一位值得尊敬的准竞争对手退场,而感到惋惜。
有趣的是,马斯克曾在 2020 年发文透露,当年特斯拉 Model 3 最黑暗时期,他曾向库克发出关于苹果收购特斯拉约 10% 股权的请求,但库克拒绝了和他的会面。
不只是马斯克,在国内,不少中国新造车领军人物在社交平台上发表看法,对苹果放弃造车的态度大都表示理解和惋惜。
因在 2011 年一场发布会上与乔布斯撞衫而获得「雷布斯」之称的雷军,首先表达了他的震惊。
他表示,作为同行深知造车之难,同时也表示会为米粉们认认真真造车。
随后,他又发博称,小米 SU7 将支持 CarPlay、挂接 iPad,并称在苹果退出造车后,小米 SU7 「肯定是(苹果用户)最好的选择」。
李想则支持苹果公司的选择,表示这是「绝对正确的战略选择」。
在他看来,AI 是下一个行业风口,未来的世界是人工智能的世界,该技术将「跨越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手机与汽车产品只是这一未来世界一部分。
他同时分析了苹果从事人工智能能为其带来的收益:若苹果做成了汽车,能增加 2 万亿美金的市值,但若做成了人工智能,则能够成为 10 万亿美金的企业。
极越 CEO 夏一平与李想持相同想法,「人工智能才是科技界的终局之战的决定性战役」。但他也感慨,若乔布斯仍在掌舵苹果,这一切或许会有更不一样的处理方式。
「如果乔布斯还在」,这几乎是每一个苹果用户、苹果信任者,在 2022 年后苹果作出任何一个让人惋惜的决策之后,最直觉的反应。
何小鹏也是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看法,称原本以为苹果 2024 年在汽车行业不会出牌,但没有想到「苹果在 2024 年也出牌了」。
只是最终看来,苹果更像是「出牌桌」了。
但转战 AI 的苹果,似乎是进入了一个更大的战局,谋取更宽广的技术能力。
Sora 内测版发布的第二天,马斯克曾说「特斯拉的 FSD 已经生成真实世界视频足足一年了」——他同时也说过,自动驾驶就是 AI 在真实世界应用的例子。
如果苹果能抢先发明「世界模拟器」,自动驾驶是否会成为苹果 AI 成果的一个子集?车企是否都要成为掌握「世界模拟器」的企业的 OEM?
或许就像马斯克在另一条相关推文的下面评论一样,「纯车企的归属是自然死亡」。
从万众瞩目到黯然离场
上一次看到苹果造车的相关消息,还是它的延迟信息。
1 月 24 日,彭博社报道,苹果将再次延期新车发布日期至 2028 年,而最早的计划时间,是 2019 年。
如果乔布斯还在,苹果即使经过尝试之后放弃造车,也不会晚于 2024,因为乔布斯对于汽车项目的兴趣,从 2008 年就非常浓厚。
2014 年,时值 Project Titan 传闻兴起,苹果董事会成员 Mikey Drexler 就曾提到,乔布斯当时对特斯拉的评价很高——乔布斯认为,特斯拉已经搭建起了电动汽车的完整平台,而且意义并不只是「一辆汽车」。
也是自苹果造车项目开始有风声的 2014 年,溢美之词与延期消息同时围绕着苹果。
一边是「终极的移动设备」、「可能造一款非常引人注目的车」,另一边则是苹果延续汽车领域专利、由 L5 无人智能驾驶的目标降至 L2+ 的辅助驾驶......直到今天一步到位、胎死腹中。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苹果深知这个道理。
但相比这次面向 AI 的决然转身,10 年前,特斯拉掀起电动汽车浪潮、中国新造车集体萌发的年代,苹果的决心却似乎「若隐若现」。
2014 年,泰坦计划在库克的批准下成立,然后苹果开启了十年的造车长跑。
为弥补造车零经验的空缺,苹果招兵买马,从聘请奔驰北美研发部前总裁,再到从特斯拉、谷歌挖墙脚,组建了一只核心团队。有消息称,截至 2019 年末,苹果从特斯拉挖走超过 300 人。
2015 年 10 月,库克这样说:「这个行业(汽车)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它正处于巨大变革的拐点」。
到这里,似乎 Apple Car 离我们已经很近了,就连马斯克都说「如果你雇了 1000 个工程师做某件事情,你是瞒不住的」。
然而,2016 年 7 月,纽约时报报道称,苹果已经关闭了部分自动驾驶汽车项目,并解雇了数十名员工,传出「泰坦计划」重组的消息。
与此同时,苹果返聘退休的高级硬件工程主管鲍勃·曼斯菲尔德 (Bob Mansfield)回归并接管泰坦项目,高管换了一波,「泰坦项目」写下了逗号。
2017 年,随着苹果获准在加州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汽车的消息传开,库克在接受彭博社采 访时表示,苹果将专注于自动驾驶,不一定会带来真正的汽车产品。
但这也被外界认为,这是泰坦计划暂停之后,重新启航的信号。
2017 年苹果在加州 DMV 仅注册了 3 辆自动驾驶测试汽车,到 2018 年 1 月,注册了 27 辆。
截至 2018 年 3 月,这个数字增长到了 45 辆,苹果也就此超过了 Waymo ,再到同年 5 月的 55 辆、9 月的 70 辆。
而截至 2024 年 1 月 5 日,据加州车管局(DMA)数据显示,苹果拥有 162 名驾驶员和 68 辆测试车辆。
苹果自动驾驶加速的同时,泰坦计划面临着「Deadine」的考验,而根据 CNBC 的报道,泰坦团队必须在 2017 年内证明自己的价值。
2018 年的泰坦计划很平静,最大的新闻是特斯拉前工程高级副总裁,人称「Model 3 工程之父」的 Doug Field,加入了苹果汽车。
但平静有时不是褒义词。
2019 年 1 月,苹果汽车团队被曝第二波大裁员,解雇了 200 多名员工。
苹果的发言人当时这样说:「由于团队 2019 年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其他领域,所以一些人员会转移到公司其他部门,他们将在整个苹果公司内参与深度学习和其他业务」。
而结合苹果 2019 年收购 Drive.ai,此时的外界认为苹果在自动驾驶上踩了坑,需要引入外部力量重新出发。
因为一开始,苹果预计其首款汽车的发布时间就是 2019 年。
而到了 2021 年底的报告显示,苹果可能会在 2022 年官宣这一造车项目,并在 2025 年推出。
但到了 2022 年,等来的却是再次延期至 2026 年的消息,媒体称苹果的 Titan 计划几个月内一直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因为高管面临这样的现实:
在现有技术环境下,要造出一款没有方向盘和踏板的完全自动驾驶汽车,是不可行的。
2023 年 9 月,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又发出悲观言论,称苹果造车项目已「销声匿迹」,如果想要在未来几年内投产,最佳的方案就是通过收购车企进入汽车市场。
若不那么做,他怀疑苹果可能无法在数年内量产汽车。
短短 5 个月后,我们等来了泰坦陨落。
经过多番挣扎的苹果汽车团队,最终难逃夭折。但苹果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它对汽车行业的影响犹在,只是它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只能做「辅助」了。
早在 16 年前,苹果公司就开创了车机互联的先河。
2008 年,奔驰就在 ML 等车型上集成了 iPod 和 iPhone 当时使用的 30 针接口,可以用汽车给设备充电,也能实现音箱连接和控制。
我知道大家都在等我写到 carplay,但和 carplay 密不可分的,是宝马。
2010 年,宝马首发了 iOS 4 的「iPod out」功能,实现了「有线 carplay」的雏形——14 年前,苹果就实现了「车手互联」,虽然它当时需要一根线。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在新造车乘着摩尔定律的余晖,推出媲美甚至超过手机导航的车机系统之前,支持 carplay 甚至一段时间里,是一台汽车是否「智能」、「先进」的衡量尺度。
甚至于,2022 年 WWDC 上官宣的全新多屏互联 carplay,被业内很多朋友认为是「Apple Car OS」的预演。
当然它可能是预演,只不过我们没法证实或证伪了。
几年前,这样一辆 Apple Car 曾经传遍互联网:
价格超过 12 万美元,外形像个光滑的大鼠标,没有方向盘和油门/制动踏板,中控台配备 iPad,配有在 A12 仿生处理器基础上改造而来的 C1 芯片,以及「革命性」的传感器, 能实现 L5 级的自动驾驶。
纵观苹果历年来被曝出的专利,这份预测有一定道理:
比如专为卡座布局设计的碰撞安全机构,比如减轻晕车反应的传感器和 VR 装置,又比如自动充电桩、带生物识别的侧滑门铰链,手势操作的自动泊车选位,等等。
甚至,苹果还被曝出,申请过「隐藏式传感器」的设计专利,很苹果风格的思考。
但另一方面,苹果造车的这十年,同样是全球智能汽车产业风云突变的十年。在特斯拉、中国新造车的你追我赶下,苹果可能始终无法突破想象,也找不到自己的差异性。
当然也有可能,是泰坦虽然在汽车赛道上陨落,但却朝着 AI 的道路狂奔,下一次苹果的软硬一体,可能就是进一步解放人类生产力级别的创新。
人类第一个 1 万亿美元、2 万亿美元、3 万亿美元市值公司,还会成为第一个 10 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吗?
(完)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电动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220738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