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业观察(ID:XNYHYGC)原创
文 丨 冯 白
编 丨 和 畅
尽管消费者尚未感受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金九银十”,但对于各大车企在智能驾驶等方面的明争暗斗,全看在眼里。
9月21日,蔚来更是发布了包括芯片、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12项全栈技术,宣告了蔚来在打造智能汽车上的决心。
图/蔚来首款自研激光雷达主控芯片“杨戬”
来源/新能源行业观察拍摄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就曾表示,“电动化很重要,但智能化是赢得智能电动网联汽车时代的核心之关键。”
“尽管进店看车的客户大多是被展车外观所吸引,但有购车意愿的客户往往还是会进一步去了解智能驾驶的能力。”北京某商场内华为门店销售向新能源行业观察说道。
没有人能逃过“真香”定律,即便是有着10年驾龄的燃油车车主菜菜亦如此。半年前,菜菜成为了一名新能源车主,坦言已被其智能驾驶功能所“折服”,“自动泊车和智能辅助驾驶是我平时用得比较多的,倒车比我自己做得都好。也因为这些智能驾驶功能,我更愿意开它自驾游了。”
显然,新能源车企的智能化决战已经打响。
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就认为,到了2025年,一辆车如果没有智能化座舱和智能驾驶,客户可能完全不会考虑买它。
换言之,在价格和销量之余,智能化正成为车企竞争的核心阵地。
但值得注意的是,智能汽车是多产业、多技术协同融合发展的新物种,在技术、产品、场景、生态等层面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传统汽车产业。当然,汽车产业的传统认知正在被颠覆。
智能驾驶技术,或许对于消费者来说,只是体现在用户体验的提升上,但对于背后的企业甚至全产业而言,却是一场复杂而深远的技术变革。
在这场技术革新中,与之相关的车企和科技公司,都在为了各自的利益而“疯狂输出"。
不过,对于与智能化转型直接相关的车企而言,基于不同的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哪种智能驾驶研发路线会是最优解,是自研,是外购,亦或是走定义需求供应商交付的“集成”路线?这是一个需要用时间去验证价值的问题。
智能驾驶,兵家必争之地
智能驾驶能够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新战场,一点也不让人感到意外。
从市场格局来看,今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销同比稳定增长。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国汽车销售达到1562.6万辆,同比增长7.9%,在全球车市中占据约31%的市场份额。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452.6万辆,同比增长41.7%,市场渗透率达29%。
另外,在“以低价促销量”的竞争中,虽然“卷”价格能推动销量增长,但是价格战只会给汽车行业带来增收不增利的怪状。
今年1-7月,国内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率为5.4%,汽车行业利润率为4.9%,不及行业整体。特别在经过上半年的一系列价格战后,今年7月,汽车行业在成本同比增长6%的背景下,利润率同比下降了30%。
在低价策略失效之时,满足用户需求的智能化,则成了各大车企垂涎的转型方向。
今年9月举行的2023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司长卢卫生表示,随着全社会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广泛布局和电动化、智能化技术提升,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内生动力将持续增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这样的市场预期下,车企的竞争渗透到智能驾驶等各个领域。
“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同理,在竞争激烈的智能驾驶领域,高端人才流动也在加速,今年尤甚。地平线前智能驾驶研发总监廖杰入职比亚迪,原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加盟英伟达,同时,上汽研发总院首席科学家金杰盂博士被爆离职,等等。
而这种行业内高端人才的流动,在业内人士张远程看来,在将来只会成为常态化。“智能驾驶技术将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市场潜力巨大,业内顶尖的技术专家是企业的核心资产,要想在竞争激烈市场中抢占先机,高端人才的抢夺也不可或缺。”
车企重仓押宝智能驾驶,并非仅仅体现在人员流动上。
在今年4月,携理想L7、L8和L9亮相2023上海车展的理想汽车,还发布了“双能战略”,表示将在“智能”和“电能”全面发力。其中的“智能”方面,便是理想AD Max 3.0的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将于第二季度内开启推送,并于年底前完成100个城市的落地推送。
图/理想展台 L9
来源/新能源行业观察拍摄
同样开启内测城市领航辅助的还有蔚来。7月1日,蔚来宣布,伴随Banyan 2.0.0 CN版本的发布,NOP+增强领航辅助Beta版将升级为正式版并开启订阅,这是基于第二代技术平台打造的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场景下点到点的辅助驾驶体验。
此外,小鹏汽车、AITO问界和阿维塔等车企,也在多个城市陆续开通了城市领航辅助驾驶。
当然,政策的推动,也加快了高阶智能驾驶的示范和运行。工信部已经启动了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试点,并支持有条件的L3级自动驾驶和更高级别的商业化应用。
同时,智驾市场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爆发期,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L2辅助驾驶车辆批发量已达到82.6万辆,保守估计全年可能达到320-350万辆。另外,在今年仅考虑高阶智能驾驶(包括高速NOA和城市NOA)的新车销量,预计将达到80-100万辆。
自研虽好,阻力不少
智能化的发展前景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同质化愈发严重的大背景下,智能化将成为各车企作出产品差异化的关键。
中信证券研究发布报告称,国内智能驾驶市场正迎来技术、商业化和政策三大拐点,有望在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年初陆续兑现,引领新一轮市场行情。其中,深耕高阶智驾功能并以此为差异化卖点的车企,将是新增市场蛋糕的所有者、分配者。
由此便带来了“蛋糕分配”的新问题,智能驾驶技术应该由哪方提供?
市面上就此事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两种,自研和外购。二者合一的“集成方案”也存在,但在张远程看来,集成方案更像是一个伪命题,“车企定义需求,由供应商交付,看似各司其职很完美,但做产品最难的是定义需求,期间所耗成本甚至是最高。”
小米CEO雷军在接受央视采 访时曾直言,“硬件工业大量的技术门槛和技术积累,最后都是用芯片形式来体现。”同理,在智能驾驶系统中,芯片便是底层技术。
市场上虽然已经有可供选择的智能驾驶芯片,但大都为通用芯片或者小算力芯片,并不一定完全满足车企需求。在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开发企业工作过的杨鑫向新能源行业观察表示,服务智能驾驶行业实则也并非易事。
“不同的车厂对于路径规划和功能要求,极具差异化。所以当初我们和车企的合作,都是客户采购我们生产的芯片,之后基于我们提供的算法自行完成差异化部分。也有的车企要求比较高,那我们就会选择直接和对方合作进行差异化定制。”杨鑫表示,这几年,头部车企基本都选择了芯片自研而不是外购,“和通用芯片相比,自研芯片显然更能满足车企的需求。”
“自研芯片能够将数据与自研算法兼容,结合整车同步开发,可以更好将产品功能落地,在研发顺利前提下能够提高研发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也能进一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杨鑫补充说,更关键一点还在于,自研智能驾驶技术相当于掌握了核心技术,车企便不用担心会沦为科技公司的硬件代工厂。
自研芯片的好处,毋庸赘述,然而,阻力也不少。
“智能驾驶技术不单单是自研芯片的问题,还涉及计算机视觉、传感器技术、控制系统等多方面技术,对车企研发团队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是个不少挑战。”杨鑫还向新能源行业观察强调,自研能提高效率不假,但前提是建立在研发顺利基础之上,如若研发稍有波折,便会产生大量无谓的研发投入。
同时,研发工作成果难以量化,市场价值难以衡量。但能够肯定的是,资金是智能驾驶技术研发中不可或缺的“粮草弹药”。
以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知行科技的数据为例,该公司以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为核心业务,招股书数据显示,知行科技最近三年的研发投入共计2.03亿元,且在2022年时公司员工数量约200人。换言之,一个200人规模的团队,三年时间研发总投入2亿元,是自研自动驾驶域控所要支付的“门票”。
甚至,这些最基本的“研发投入”可能全都打了水漂。毕竟,软件研发对于硬件车企而言,的确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情。特别对于以整合出名的传统主机厂而言,难以追赶智能驾驶的趋势和潮流。
早在2022年年底,大众汽车便因为软件自研受挫,宣布旗下软件公司CARIAD将与地平线成立合资企业,以此来和软件公司实现深度捆绑。
主机厂和供应商合作在业内也非新鲜事。
面对智能电动车这片新蓝海,百度、腾讯、苹果、高通、英伟达等科技企业跨界而来,以谋占据更核心的位置。
软硬件公司之间的合作也愈发频繁。与华为合作的主机厂有长安汽车、比亚迪、广汽集团等国内主流车企。吉利则是今年8月再次和百度携手,并发布了“极越”品牌。
此外,自2023年以来,便有多家车企和经纬恒润、东软睿驰、知行科技、大疆车载等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进行合作,以替代或改进其原有的智能驾驶技术。其中知行科技,在2022年,便有超96%收入来自于吉利。根据知行科技招股书信息,吉利旗下极氪001智能驾驶域搭载的,便是知行科技和Mobileye合作的Supervision系统。
甚至,一些科技企业负责人也在公众场合,直白地对车企自研自动驾驶表示“不看好”。
如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储瑞松曾直言,“车企研发自动驾驶的目的如果是为了搞清楚原理,判断哪家供应商的产品方案靠谱的话,这种研究要系统地做。如果研究目的是为了量产,我会善意提醒车企特别是其负责人,这种自研要做到安全、智能、体验好的量产,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图/百度智能驾驶平台-ACU
来源/新能源行业观察拍摄
即便如此,诸如通用和埃安等车企,为了掌握自己的“灵魂”,放弃了苹果、华为等科技企业的深度融合。
上半场电动化的趋势现已清晰,但下半场智能化的竞争才刚刚开始。“车魂”之争,归根结底,还是利益之争。
写在最后
不可否认,汽车行业正加速驶向智能驾驶时代,如此一来,势必将重构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
其中,是选择全栈自研“做大做强”,还是选择外购沦为“硬件代工厂”,究竟最佳方案是哪个,自然是需要车企和科技公司合力给出答案。
但可肯定的是,对于车企来说,无论自研与否,全栈可控都是底线。而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安全和便捷无疑更重要。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
*文中菜菜、张远程、杨鑫为化名。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新能源行业观察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210568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