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到标题中有“上汽”两字时,会作何感想?就销量而言,它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顶梁柱”,上汽集团是世界五百强排行榜里中国车企的第一名,也是连续蝉联16年的中国汽车销量的冠军。而在上汽集团的销量构成中,上汽乘用车就贡献了四分之一。
2021年,上汽乘用车用全新荣威RX5、MAX、全球荣威iMAX8、MG ONE、MG6 XPOWER、第三代MG6 PRO等车型实现了突破80万台销量的成绩,同比增幅达到22%,全年出口量29万辆,同比大增68%,再次蝉联中国品牌出口量的冠军。
1、上汽乘用车5月热销7万辆,竟不是最佳成绩?
据数据显示,上汽乘用车在5月依然实现月销量破7万,同比增长32.5%的佳绩。或许没有新冠疫情,上汽乘用车的势头会更好。
为何这么说?要说这次上海疫情中最“倒霉”的车企是谁?那莫过于上汽乘用车。
据悉,上汽乘用车在国内主要的四大整车生产基地分别为上海临港生产基地、南京浦口生产基地、河南郑州生产基地、福建宁德生产基地。上海临港生产基地、河南郑州生产基地拥有冲压、车身、油漆、总装4大生产车间与发动机,主要为上汽乘用车生产先进、优质、可靠的发动机;南京浦口生产基地则是生产上汽荣威、名爵旗下的荣威RX5、荣威i6、名爵ZS等多款车型;福建宁德生产基地主要生产荣威、名爵等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新能源汽车。
受上海疫情影响,上汽乘用车处于“停产潮”之下,30%的产能都被“冻结”,一、二月的上升势头戛然而止,从3月的产销同比下降15.9%与10.1%,直到4月跌幅直接扩大至62%与60.3%。
尽管近日,上海疫情得到缓解,全面进入了复工复产的阶段。自开启双班压力测试以来,已实现了5天双班生产,较复工复产压力测试之初提升了约2.3倍,下线新车数量恢复到满产时的八成左右,但考验依旧严峻。
在汽车行业中,“缺芯”已成常态。从大环境来看,今年的芯片供应要比去年好一些,但在新能源汽车中,电控、电池管理的芯片以及车辆智能智驾相关的芯片短缺都比较严重,紧缺芯片订货周期普遍都在一年以上,而不紧缺的产品订货周期则是在3个月到半年左右,极大影响了新车的交付日期。
据悉,上汽乘用车旗下的首款纯电MPV荣威iMAX8 EV以及荣威龙猫都已开售,甚至即将要上市搭载了上汽蓝芯动力GS61 1.5T发动机+10挡EDU G2 Plus超级电驱的双芯混合超强动力的第三代荣威RX5也需要供应。如此一来,上汽乘用车四大工厂不仅为微型车科莱威CLEVER 311km元气啵啵版、SUV车型“新国潮智联网纯电座驾”荣威i6 MAX EV供应外,还要准备新车的芯片,可见任务艰巨。
2、解决“芯片”短缺,能否扩大国内产销?
是否解决“芯片”供应难、提高汽车产能,就能解决当前困扰上汽乘用车在国内发展的局限性?
并非如此。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从2018年开始产销量就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简而言之就是国内汽车市场在走下坡路。
且制约自主品牌销量的问题之一就在于二手车市场的保值率偏低。对于这种情形,上汽乘用车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开展了多项荣威与MG二手车的保值回购、认知以及再销售等措施且收获颇丰。
用荣威ei6 MAX以74.76%的一年保值率获得插电混动紧凑型车第一名;科莱威CLEVER以73.58%的一年保值率取得了纯电动微型车第三名的好成绩;荣威RX5 ePLUS与荣威Ei5分别凭借73.71%以及71.42%的一年保值率在插电混动紧凑型SUV、纯电动紧凑型车两个细分品类中夺冠;MG在2021年11月中国汽车品牌三年保值率排名中位列第九,MG6插电混动位列三年车龄新能源车保值率第十。
如此看来,上汽乘用车在国内的发展并不逊色,只是与国内市场相比,让上汽乘用车更惊喜的是海外市场。
3、出口海外,“站起来”的机会更大?
在“万物皆卷”的汽车行业中,上汽乘用车找到了一条快速的破解之法——成为一家真正的全球化跨国车企。
虽然中国在2009年时就已经成为了全球汽车产销的第一大国,但一直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因此,出口就成为了上汽乘用车提高销量的最佳方式之一。这一点,从海外的市场销量占比就能看出。
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乘用车全年累计销量约为954.3万辆,同比增长23.1%。其中,上汽集团全年销量为546.4万辆,自主品牌销量约为285.7万辆,荣威与MG合计销量约80万辆。对比日本汽车品牌,在2018年的海外产量就达到了2000万辆,国内的1500万辆产能中占比60%都用于出口,换句话说海外销量占比率高达83%。
而这出口量的突破,首先就归功于上汽乘用车出口量的大增。2021年全年201.5万辆的出口量基本占国内乘用车出口量总量的五分之一,同比增长1倍,上汽乘用车全年销量中的占比就达到了36%,是目前成规模出口量占比最高的中国汽车品牌。
地域方面,上汽乘用车旗下产品已经进入了80多个国家与地区,4月在欧洲市场,以月销4606辆的成绩创下月销量历史新高,旗下品牌在英国、瑞典、丹麦等国家新能源细分市场跻身单一品牌销量前十;在澳新市场,上汽乘用车月销5102辆,再度刷新月销量纪录,成为澳大利亚销量榜前十中唯一中国汽车品牌。
今年5月,上汽乘用车在出口方面销量达到了4.5万辆,同比猛涨165.6%,创同期历史新高,以绝对的优势霸占海外市场,成为继续蝉联单一品牌海外销量的冠军,并在多个“高能级”市场表现优异。
细化到上汽乘用车的品牌中,全球最新销量数据显示,第一季度,MG品牌打入澳大利亚、新西兰、沙特、卡塔尔等18个国家单一品牌TOP10。同时,根据欧洲汽车协会公布2022年Q1欧洲汽车销量T0P60榜单显示,上汽乘用车MG品牌销量较同期翻了近3倍,拿下0.76%的市场份额,并超越路虎、本田等国际大牌,杀入增幅榜第6位,创下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的最好战绩。
另外,根据New Automotive提供的DVLA数据显示,MG品牌还以4.41%的市占率,夺得2022年第一季度英国纯电动车销量第七位,用强悍的中国智造硬实力征服英国用户。
4、成为跨国品牌,是上汽乘用车的必经之路?
无论是名爵还是荣威,上汽乘用车旗下的品牌总是给人不同于国内自主品牌的优势,在进行产品对比时,消费者喜欢将上汽乘用车与合资品牌进行PK。
因为在2010年之前,国人给自主品牌的标签就是“山寨、低廉”,就算名爵、荣威有上汽集团这棵大树撑腰,但也避免不了被国人当作普通的自主品牌来对待。而合资品牌更看重的是保值率,上汽乘用车却是自主品牌中保值率最高的,从保值率的数据显示,上汽乘用车旗下荣威RX5 eMAX、eMG6、MGeHS、荣威ei6 MAX、荣威RX5 ePLUS这五款车型在插电混动新能源1年保值率中排在前15中,占了三分之一,成为了榜单中最高的中国车企。
且上汽乘用车5月的新能源销量也很耀眼,达到今年首个月销2万辆的佳绩,同比翻番。
在“新四化”环境的带领下,质量也是上汽乘用车面临的调整之一,基本的产品素质必须过硬,这才能代表车辆的安全性更高,上汽乘用车旗下几乎每款车型都满足REACH、E-MARK等世界造车体系中以严格著称的“欧洲标准”。
比如,在2019年的E-NCAP公布的碰撞测试结果中显示,MG HS、MG ZS EV两款国内自主品牌车型拿下了很高的欧碰五星评价,除了E-NCAP外,还有欧洲A-NCAP在内的其他全球主流权威测试也被纳入上汽乘用车的安全考核标准中。
当然了,想要在海外市场立足,除了有敲门砖还要有绝对的优势,这种优势在日韩车企中比的是油耗,对于上汽乘用车的中国品牌,则是智能化。
早在2015年,上汽乘用车就与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成立了斑马智行。
在智能驾驶方面,上汽乘用车打造了全栈自研的高阶智驾方案PP-CEM™,以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5G-V2X技术、4D成像雷达、视觉摄像头、高精度地图构成 “六重融合式感知体系”,在感知能力上超过了特斯拉、小鹏等智能电动车新秀;在智能座舱领域,上汽乘用车与斑马智行联合推出了国内首个异构融合式智能座舱系统洛神OS,成为首个具备即兴学习与云端学习能力的自进化系统。
5、电动势有话说:
还记得科夫斯基曾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绝不会永远躺在摇篮里。”
对于汽车行业亦是如此,中国汽车工业并不会总是“内卷”,上汽乘用车5月的销量虽然与前几月相比呈现上升的趋势,但也进一步证明,荣威、MG产品矩阵完善固然重要,市场的可持续性更很重要。
在目前看来,上汽乘用车成为整个中国汽车工业出海时最好的先行者与领路人已经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在地位与品质的加持下,手握荣威和MG双品牌的上汽乘用车凭借安全、智能、本土化方面的先发优势,无论是国内的布局,还是欧洲、澳新、南美等重要市场都占有一席之地,海内外双线发力让上汽乘用车更有机会成为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跨国车企。
因此,面对车市的至暗时刻,雄心依旧的上汽乘用车该如何突破汽车行业的瓶颈期,结果不言而喻了。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电动势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76814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