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大牛说
  3. 鸿蒙上车,最强车机是怎么炼成的?

鸿蒙上车,最强车机是怎么炼成的?

作者 | 王博

“智能座舱操作系统:中国未来可能就1 - 2个。”

这都2022年了,车机不如手机好用,还是广大车友无力吐槽的现实。

过去这几年,已经有不少车企尝试改变这种局面:

· 上汽和阿里合资成立了斑马网络。斑马已经推出了几代的车机操作系统,其中最知名的尝试是上汽、阿里、斑马三家联合打造的荣威RX5。因为搭载了斑马系统的车机体验不错,RX5曾经是自主品牌紧凑型SUV中的绝对爆款。

· 吉利成立了亿咖通科技,后者和吉利联合开发出GKUI、银河OS等系统。吉利的旗舰SUV 星越L就搭载了银河OS;还有吉利旗下高端品牌的第一款车——极氪001的车机软件也出自亿咖通之手。不过极氪001上市后,这套车机也是极氪车主吐槽最多的部分。类似地,比亚迪、长城等或内部自研或成立独立公司,也都开发了各自的车机OS或者智能座舱操作系统。

· 还有新势力们,蔚来、理想、小鹏的智能座舱系统自研程度极高,算是国内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车型里,车机体验最好的一批。

但总体来说,目前大部分车机距离“好用、智能”还差很远。

汽车厂商耕耘多年之后效果不佳,手机厂商进入汽车领域也许更有机会改变“车机难用落灰”的命运。在众多厂商里面,华为是最有希望、关注度极高的一支。

去年12月,华为发布了和金康赛力斯深度合作开发的的首款车,AITO 问界M5(简称“AITO M5”)。这款车从电驱系统、内饰到车机软件,都有很强的华为烙印。

3月初,AITO M5已经开始交付。目前在市面上的评价中,M5最受好评的部分就是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车机。

AITO M5车机

有人调侃AITO M5是买一个大平板送汽车,华为的销售也自诩这个车机是“宇宙最强车机”。

华为在汽车上还有巨大的抱负。鸿蒙操作系统上车之后,华为对汽车座舱的改变,可能是我们最快会看到影响的领域。

01

智能座舱操作系统:

中国未来可能就1 - 2个

“我认为智能座舱操作系统,未来中国一家就够了。手机市场那么大,一共就俩操作系统。”这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OO王军在今年初接受访谈时提到的观点,这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华为内部的判断。

华为车BU COO王军

虽然当前各个车企都倾向于独立开发各自的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华为认为这种割裂的局面是难以长期维系的,最终还是会像手机市场一样趋于收敛。

为什么呢?少数统一的操作系统,会让开发者的效率更高,消费者能得到的应用体验也更好。

鸿蒙操作系统负责人王成录的观点是,面对两个以上的操作系统,平台的开发成本增加了,开发者的适配成本也增加,而消费者没有获得体验的增加。

其次,汽车的用户规模要比手机少一个数量级。在汽车上做应用开发,对开发者来说,生存难度更高。

2021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3.29亿部(Strategy Analytics数据),而中国汽车市场每年的新车销量在2000多万台,最大的单一汽车品牌年销量在200万台级别(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上汽大众等)。

如果各个厂商的智能座舱操作系统都是割裂的,那在百万台级别的规模上,培育出优秀繁荣的应用生态十分困难。

对此,华为的解决方案是开发一套操作系统,实现多设备的打通与协同,这套操作系统在车机端能有很好的体验,同时兼容手机端的应用,并开放给所有车企使用。

王军提出来,鸿蒙操作系统在车机上的装机量目标至少是千万台级别。

眼下,鸿蒙操作系统上车才刚刚起步,目前只有AITO M5、极狐阿尔法S两款车少量搭载。

他预计,“2023 - 2024年,会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

02

鸿蒙操作系统起源

深入了解鸿蒙操作系统,要从华为的2012实验室说起。

2012实验室的名字来自2009年上映的灾难电影。据说任正非看完《2012》,认为未来信息爆炸会像数字洪水一样,华为要生存发展,就得造自己的“诺亚方舟”。

2011年,华为整合了旗下的研究机构,成立“2012实验室”。2012实验室包括华为中央研究院、中央软件院、中央硬件工程院、海思半导体等二级部门,也包括了其在各地的研究所。

据鸿蒙操作系统的牵头人王成录回忆,他在2012实验室旗下担任中央软件院总裁时就有研发操作系统的想法,这年刚好也是2012年。

鸿蒙操作系统负责人 王成录

随后几年,华为消费者业务增长迅速,王成录在2015年调任华为消费者BG。正因为华为的消费者业务增长迅速,内部对自研操作系统的需求更加强烈。一年后,在消费者BG软件部下的研究部,立项了分布式操作系统的研发项目。

2019年,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加入实体清单,华为与谷歌的合作中断,华为手机自此无法更新谷歌开发的安卓系统,也无法使用谷歌的核心服务(GMS)。同年,鸿蒙操作系统发布。

作为鸿蒙操作系统的掌舵人,王录成分享过鸿蒙操作系统的诞生,要得益于华为的研发机制:

· 2012实验室作为研究机构,负责看未来5 - 10年的技术方向和趋势;

· 产品线的研究部,关注1 - 3年的技术趋势和技术落地;

· 产品开发部,聚焦未来1年的开发交付。

顺便说一句,华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实际上也是2012实验室的前沿布局。华为开始研究电动汽车,始于车联网实验室,也属于2012实验室。

03

分布式操作系统到底是什么?

鸿蒙的研发投入了多少人?据王成录回忆,2016年,在鸿蒙立项之初,华为消费者BG软件部的研究部总共才140人。到2021年,鸿蒙主要由华为EMUI团队来开发,整个团队约2000人。

不过据《财经》报道,如果加上鸿蒙相关的方舟编译器、HMS等技术与服务的开发团队,鸿蒙的相关研发团队达到8000人。

鸿蒙操作系统在开发过程中,拿出的第一版原型是一个实现多设备协同的分布式IoT操作系统。

2019年,鸿蒙被率先用于电视产品;随后,鸿蒙进入手表、车机以及华为最重要的业务——手机上。

就目前数量上来说,搭载鸿蒙系统的设备,手机占绝对多数。据王成录估算,到2021年底,鸿蒙手机约2亿台,其他设备总计3000万台。

作为一套从一开始就面向IoT开发的操作系统,鸿蒙从设计之初就要解决几个问题:

· 不同类型的设备之间打通。

鸿蒙是基于微内核开发的操作系统,可以在下至128KB、上至4GB以上的设备运行。基于同一套操作系统开发,开发者可以实现“一次开发,适配多种设备”。

· 多设备之间的协同。

华为研发了软总线技术,用无线连接的方式替代硬件连接。虽然是无线连接,但要实现与硬件连接同样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低时延。

这项技术带来了跨设备之间全新的体验:如果将一个设备看成是多个模组的组合,比如手机是摄像头、屏幕、扬声器等的组合,软总线将多个设备之间的不同模组随意组合。从应用的角度,手机可以调用车机屏幕来显示,车机也可以把任务丢给手机来展示。

回到汽车领域,鸿蒙操作系统带来的好处是:

鸿蒙座舱可以大量复用手机上的应用,即使完全没有针对鸿蒙做适配开发的安卓应用,也可以投屏到车机上,并且通过车机屏来操作。

在车内场景,手机、手表等设备可以很容易地与车辆进行交互,车机、手机等设备之间的内容、操作(如导航、音乐)可以方便地相互流转。

04

鸿蒙上车

宇宙最强车机

鸿蒙操作系统发布后,陆续有不少车型传闻要搭载鸿蒙。“绯闻中” 的合作包括奇瑞新能源的纯电车型S61,也就是后来的“大蚂蚁”,北汽的燃油车型魔方,以及吉利(未指明具体车型)。

如果加上华为已经深度合作的小康、长安以及广汽,基本上国内主要的传统车企都在考虑应用鸿蒙操作系统。

另一方面,真正搭载鸿蒙操作系统上市的车型,目前实际上还只有2款:一款是极狐的阿尔法S HI版,另一款则是AITO M5。真正大规模交付的车型,只有AITO M5一款。

AITO M5饱受赞誉的车机部分:

· 使用了一块15.6寸的大屏,屏幕为京东方供应并且专门定制的HDR屏;

· 车机的芯片模组采用海思的麒麟990A,这块芯片的算力是3.5TOPs,与高通8155 4 TOPs的算力大致相当;

· 操作系统采用了HarmonyOS-Automotive 鸿蒙车机OS。

从外观和质感上,华为将这块屏打造得与数码产品非常类似,比如使用屏占比超过90%的窄边屏。

软件界面上,特斯拉、小鹏、蔚来等的车机大屏,大部分应用都是自研的,大屏因此按照导航、音乐、驾驶信息等有限数量的少数应用来分配权重分割屏幕空间,通常主屏都是导航,底栏是音乐播放、空调控制等。

鸿蒙车机则采用了另一种方式:主屏是大面积的壁纸,底部有放置各种应用卡片的dock栏,dock栏之下的底栏则显示常用的空调等控制信息。主屏采用大面积的高清壁纸,更加充分展示出这块屏幕的效果;同时大面积的留白,也让用户有更多的空间去探索车载应用。

华为设计了3级的引入机制来丰富鸿蒙车机OS上的应用:

· 精品应用,针对车机做原生的开发,UI/UX深度适配,深度集成HMS-A核心能力;

· 生态应用,也就是手机/平板/智慧屏的应用可以继承上车;

· 长尾应用,可以用手机投屏在车机上操作的方式解决。

鸿蒙操作系统负责人王成录也提到,基本上应用市场下载量前200名的应用,华为都会一个个谈(开发鸿蒙原生应用)。

最后是利益分配,如果开发者能获得不错的回报,整个车机应用的丰富程度很快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华为津津乐道的一个案例是,2021年,华为智能手表上的一个太空液晶主题表盘获得了超300万次的付费下载,开发者从这单个主题上获得分成超过1300万元。

背靠华为手机和多设备的生态,鸿蒙上车的进程才刚刚开始。

2019年之后,在实体清单的打压下,华为手机的销量这两年急剧下滑,核心原因在于芯片的供应。余承东等人今年也吹风,华为将在23 -24年解决芯片的供应。这个说法与王军的说法一致。

王军认为,到2023年,鸿蒙车机的产品会逐步成熟,应用也会逐渐完善;2023年,包括芯片在内的供应链也会得到解决。因此,2023 - 2024年,鸿蒙上车走过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HiEV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71151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70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