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电动车,某些品牌当你把导航目的地设置为充电站时,电池会在前往充电站的途中自动预热。如果某个充电站当时没有可用充电桩,导航并不作为首选目的地推荐。但是另一些品牌的电动车,当你路过加油站时,导航也会给你提示。至于充电地图的运营,那就只能呵呵了……
我经常开的一辆电动车,虽然已经给导航设置了简洁播报模式,但即便在我最熟悉的路段上也是一直唠叨个没完,所以99%的时间我都选择让它静音。昨天偶尔把声音放出来了一会,结果在一分钟内四次善意提醒我系好安全带。很古怪吧,这个提示居然来自导航,而且这个判断不是由于车上的人有没有系安全带,而仅仅是路上是否有摄像头拍这类违规……最后我宁愿自己盯着HUD看路线提示也让它闭嘴了……
同样是语音交互,有的车即便你给出同一个指令,车辆可以给出多种应答话术。但是另一些车的语音即便能够听懂、理解和执行你的多数指令,但始终给人强烈的机械感:音色沉闷、话术生硬……
看了上面几个例子,我给出的都是关于智能电动车最常用的一些场景,可以看到里面没有任何超出大家想象的刁钻想法,但又绝对影响用户体验。在定义传统车的时候,大家总是习惯绞尽脑汁想新的点子,然后凝结为让人眼前一亮的各种创新配置。虽然最后真正能走下去的配置大部分都是来自供应商方案,但这种习惯却一直影响着大部分企划人员。如今到了智能车时代,我们需要了解到真正影响用户体验,让用户产生用了就回不去那种效果的其实并不是眼前一亮的惊喜,而是那些真正好用的,让用户不知不觉中上瘾的细节感受。
在去年的一篇文章中我也有讨论过有关对KANO模型的一些理解,单纯按照KANO给出的惊喜配置其实是缺乏长期价值的。因为惊喜属性的定义是:有,可以给用户带来惊喜;没有,用户也觉得理所当然。如果真的按照这样的理解定义汽车,惊喜属性大概率就成了华而不实的东西。实际上我们需要的是在浅层体验上,能够让用户眼前一亮,在长期体验上,又能让用户“上瘾”的长期魅力属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针对竞争对手的壁垒。如果沿着这个思路,到了智能车时代,我们要想真正打造可以建立用户体验高地的新产品特征,就必须完全充分的,设身处地的从用户真实使用场景出发,理解用户应对各种复杂状况产生的各种需求,然后找到最合理的功能解决方案和体验策略。这是一个细活,但并不是处处都力求标新立异的创造性活动。也就是说,与其做很多新东西,不如持续优化,让已有的各种功能更好用。
同样的标准,针对创新功能,也并不是完全以“首发”作为胜败标准,也必须来自对使用细节的反复精雕细琢。相信用过苹果AirPods的人都能感受到苹果不同设备之间连接与设备切换的舒爽,这是其他品牌蓝牙设备远远没有做到的境界。
说了这么多,最想表达的其实是智能化本身没有难以理解的东西,无非是在正确的架构上(如前文所说,这个架构必须是持续可以积累的),持续细化各种场景,准确分析不同场景下用户需求的变化,以及给出最恰当的功能响应策略……其实后面这些事情更多拼的是耐心和持续可积累的投入。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SoCar张晓亮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58186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