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大牛说
  3. 小米电动车长啥样?何时量产?雷军准备花100亿美金为“米粉”找答案

小米电动车长啥样?何时量产?雷军准备花100亿美金为“米粉”找答案


在消费数码产品中以极致性价比著称的小米,终于造车了。

3 月 30 日,小米发布官方公告,正式批准智能电动汽车立项:

  • 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

  • 项目初期投入 100 亿人民币,未来 10 年预计总投入 100 亿美元

  • 雷军亲自担任造车公司 CEO,打造「小米汽车」。

雷军把造成公司称为「小米创办以来最重大的决定」、「赌上个人全部的声誉」、「人生的最后一次创业」。

总之,此前多次辟谣称「不造车」的小米,如今把造车放在了最重要的战略位置上。

雷军说,小米造车,有 3 大优势:

  • 有钱。到 2020 年底,小米账上有 1080 亿元的现金储备;

  • 有人。小米有 1 万多名研发人员,2021 年还将增加 5000 人;

  • 有生态。有全球前三的手机业务,有全球领先的智能生态。

有这样的先天优势,小米汽车值得期待吗?

1、小米为什么造车?雷军:我一开始是不愿意的

雷军在昨晚的发布会上披露了,小米造车,直接的原因是董事会的推动。

小米造车,从开始调研到立项的时间非常迅速:1 月 15 日 - 3 月 30 日——区区 75 天。

在 75 天内,小米进行了 85 场业内拜访,与 200 多位行业资深人士深度交流,经过 4 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以及两次正式的董事会后,小米董事会作出最终决定: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市场。

以 75 天的时间来确定一项 10 年 100 亿美元的投资,小米的决策速度之快、力度之大,也是非常惊人的。 

按今天新造车头部公司的市值计算,这笔投入可能为小米市值带来千亿美元级的想象空间。

雷军曾经在 CCTV 的一场访谈里讲到自己的性格,是极度保守下的极度冒进。

小米重注造车事业,可以说是,风险极高,期望极高,但也是有较高把握的。

对于造车,雷军一开始内心是不愿意的。

他认为小米的手机业务刚刚重回世界第三,手机的仗还没打完,现在又造车势必会分心。

这段时间,外界也有两种声音对雷军形成夹击:

  • 很多朋友劝雷军造车,因为小米对硬件和互联网都很懂,同行如苹果、华为这些都已经进入了这个领域,小米如果不行动,势必落伍;

  • 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劝雷军谨慎。汽车行业非常复杂,投入按百亿人民币起步,周期长易踩坑。而且,对手们已经进入了 5、6 年,小米再进为时已晚。

而小米最终说服自己要造车,也有三大基石:

小米有钱

2020 年底,小米账上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1080 亿元。雷军说,即使赔了,小米也赔得起。

小米有人

目前,小米有超过 1 万名研发工程师,2021 年还将再招募 5000 人。

这些工程师大部分像雷军本人一样,聚焦在软件与互联网行业。软件与互联网对汽车的颠覆,正是今天汽车行业中最重要的新主题。 

小米也有生态

小米手机上有数以万计的开发者,小米智能家居应该是国内最大的智能家居生态,小米要做的是个人设备、智能办公、智能家居和智能出行全场景的打通。

小米还有其他优势

比如遍布中国的线下渠道,可以进入中国前 5 的垂直电商平台,全球化的销售网络等等。

也有人认为,当年二十岁出头的米粉,今天已经长成了三十来岁的大小伙儿,刚好是安家立业购车的年纪。 

消费升级,也是今天造车新势力头部公司试图抓住的最重要的机遇之一。

总之,通过造车,小米要为「米粉们」打造一个全方位、全场景的智能生活服务平台,连接家、车内和办公室这三个主要空间。

2、雷军再度顺势而为,小米的造车策略

2010 年,雷军创办小米,投身移动互联网浪潮。 

2011 年,雷军发起顺为资本,顺为也是今天科技风投机构中的佼佼者。

「顺为」的意思是,顺势而为

在 3 月 30 日晚上的发布会上,雷军再次对自己在金山、做天使投资、做手机的前半生做了回忆和总结。

可以说「顺势而为」是雷军经历了在金山 16 年职业生涯的最贴切总结。

创办小米,雷军要顺势而为,顺的是移动互联网的势能。

今天在科技与互联网领域,最大的碰撞,就是软件遇上汽车

2013 年,雷军曾经两次拜会特斯拉 CEO Elon Musk,聊创业、聊科技、聊产品。

据说,雷军随后买了 4辆特斯拉,一辆放在美国,一辆自用,另外两辆送给了傅盛和俞永福。

可能在这次见面后,雷军造车的想法开始萌芽。

在这之后,全球电动车市场在特斯拉的带领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市值更是节节攀升,特别是最近这一年又经历了一轮暴涨。 

而国内也涌现出一批造车新势力,在这个进程中诞生了蔚来、理想、小鹏几大百亿美金级电动车上市公司。

随着苹果、华为、阿里、百度、腾讯、索尼等科技巨头纷纷都进入到智能电动汽车赛道,这一领域如今可谓盛况空前。 

从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小米造车有三大关键点:

1、成立全资子公司运作造车业务,不拿外部融资。

小米将完全主导造车公司的发展和运作。雷军还表示,为此,小米推掉了不少投资人的出资意愿。

小米为此准备了超千亿人民币的储备,造车项目先期投入 100 亿人民币,未来 10 年总投入 100 亿美元,不怕亏损; 

2、全资运作的好处,也是小米汽车可以在小米体系中充分调用小米资源

雷军希望做到「手机、家居、汽车」全方位全链条拉通。目的是,用小米体系的产品,实现汽车使用体验的提升 

3、雷军亲自带队

雷军说,小米有无比的耐心和坚韧的信念,要用超长的周期实现造车事业的胜利。

而在造车之前,小米在产业链上已经有一些储备,除了投资蔚来和小鹏汽车外,

2020 年 4 月,小米集团投资了国内车联网领域的头部公司博泰

博泰是一汽红旗、上通五菱宏光的供应商,上至国内顶级的豪华品牌、下至平价国民小车,博泰都有落地的经验;

顺为先后投资了 2 家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 智行者科技

Momenta 长于软件算法,是国内头部的自动驾驶方案提供商,目前其解决方案已经在国内最大地方车企的 2 个品牌车型上进行量产验证。

2016 年,顺为资本还投资了一家固态激光雷达公司北醒光子

小米生态链中,还孵化了板牙科技,板牙的产品品牌是 70 迈,整个产品线以后装车联网软硬件为主。

小米本身的团队长于软件与互联网,小米在核心零部件上也有布局。还有一部分布局就是工厂制造。 

今天在产业内,蔚来-江淮、小鹏-海马已经探索出了传统车企与新兴车企合作代工的新范式。

当下,吉利 - 富士康的合资企业也正在落地,定位「业界最强的智能汽车代工厂」。

小米造车应该不缺工厂资源。

既然是全资,小米的钱够吗?

雷军也不忘凡尔赛一把:「我们不差钱,不怕亏损」。

按照小米的规划,先期投入 100 亿人民币,未来 10 年总投入 100 亿美元,也就是每年 10 亿美元(约 65 亿人民币),这对于小米来说,确实是能负担得起的。

经过 11 年的发展,小米在智能手机业务以及 IoT 业务领域已经储备了超 1080 亿人民币的现金,而且这些业务还在持续不断赚钱。

虽然利润没有苹果那样高,但 1 年储备近 100 亿人民币现金的能力,小米支撑造车业务完全没有问题。

就以国内造车新势力为例,蔚来、小鹏、理想从公司成立到首款量产车下线用时均接近 40 个月,截至 2020 年底的累计投融资总额分别是 835 亿元、458 亿元、362 亿元。

从这点来看,只要小米省着点花,造车是不愁钱的。

既然钱已经准备好了,那人才呢?

在雷军担任造车业务 CEO 的框架下,小米自身已经储备了众多工程师和研发人才。

目前小米研发与团队规模 1 万多人,2021 年还将增加约 5000 人,涵盖软硬件人才,特别是小米本身就有很强的硬件基因。 

虽然这些人才并不会皆为造车所用,但基础已经打牢,接下来就看如何人尽其用。 

根据腾讯《一线》的最新报道,小米造车团队目前已经搬到产业园内 A 栋一起办公,有多个小米内部团队加入。

造车业务的具体执行由小米老将王川负责,小米内部多个小部门的负责人都已经并入造车团队,其中包括人工智能部的多位管理人员,这些人以前也都向王川汇报,加入造车团队后也将继续向王川汇报。

目前,小米正在从多个汽车产业相关公司挖人。 

目前来看,百度汽车、智己汽车、R 汽车等企业都在大肆招揽人才,而且蔚来、理想、小鹏也在进行补强。

小米汽车接下来肯定要展开抢人攻势了。

有钱、有人,而且小米还有这么多忠实的粉丝和用户,小米造车看上去并不用担心造不出来或者没人买单。 

关键问题在于,小米起步时要造一款怎样的车,以及如何保证其高品质

按照此前 36 氪的报道,小米汽车初步讨论的品牌定位与小鹏汽车类似,主打强科技属性的中高端市场。

如果这一定位属实,小米面临的挑战还不小,毕竟小米以往的战略是主打性价比,这两年开始上攻高端产品,但一直没有特别好的成效。 

如果把这个逻辑放到造车业务,那小米汽车走中高端路线也是难度不小。

接下来,就看雷军如何带领小米一步一步兑现其造车宣言了。

3、苹果、华为、索尼、小米齐聚智能电动汽车赛道

随着小米官宣造车,全球消费电子领域的几大巨头苹果、华为、索尼以及小米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齐聚在智能电动汽车赛道,有的直接自己造车,有的则立志成为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核心供应商。

他们都不愿意错过这个数万亿美元规模的朝阳市场。

从模式来看,小米苹果最像。

作为全球前五的两大智能手机厂商,他们都决定亲自制造整车。 

华为索尼目前来看主要还是为智能电动汽车提供增量部件。

华为的策略是成为全方位的智能电动汽车供应商,而索尼则是集中在智能汽车的传感器领域,特别是视觉系统上。

当然,也不能过早下定论,或许某个时间节点,华为和索尼都会启动自己的整车制造项目。 

苹果造车虽未官宣,但早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最近几年内,各大媒体网站和社交平台都流传着苹果汽车各种外观、内饰设计的概念图片和视频。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苹果为自己的汽车项目物色代工厂的消息更是被媒体、分析师和投资者们推到了风口浪尖。 

吃瓜群众们在等待着两个时间点:

一个是今年 9 月,苹果会否发布汽车产品;

另一个则是要等到 2024 年,苹果是否会将造车计划和盘托出。

过去几年,苹果在自动驾驶和汽车领域申请了上百项专利,其中有许多新奇的设计出来,囊括硬件和软件。 

另外,最近苹果也在代工合作、汽车芯片研发、车载电池自研、激光雷达选型等方面释出了很多消息。

目前,我们基于公开信息能给出一些关于苹果汽车无法被证实的预测:

一款具备高级别自动驾驶能力、搭载先进智能座舱、拥有颠覆性用户体验的高端纯电动车型。 

与小米相比,苹果显然有更加雄厚的资金实力,而且人才基础也更为坚实,外界对苹果汽车的期待比小米汽车还要高。

还在智能手机战场对决的两家公司,现在又要在智能电动汽车市场展开厮杀,贵圈真是热闹。

从现有信息来看,华为 3 年内不会造车,而是安心做好一个智能电动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但是 3 年后,华为会不会造车,谁也不知道。

2019 年 4 月的上海车展上,华为确立了自己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战略定位:

「华为不造车,帮助车厂造好车。华为致力于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

一个月后,华为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BU),提供智能汽车 ICT 部件和解决方案。

车 BU 的五大产品部包括:智能驾驶产品部、智能座舱产品部、智能网联产品部、智能电动产品部和智能车云产品部。

配合五大产品部,车 BU 下还有架构设计与集成验证部。

除此之外,车 BU 还有配置有常规的市场、营销等部门提供业务支持。

现在,车 BU 已经由ICT 业务管理委员会调整为归入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管辖。

2020 年 10 月 30 日,华为又发布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新品牌「HI」

这是一套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可帮助车厂快速开发智能汽车。

这些解决方案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电动、智能车云以及激光雷达等整套零部件。

而且,华为已经和长安达成合作,后续将一起打造高端智能电动汽车。 

转眼间,这一部门成立已经满两年。 

而根据汽车之心此前的报道,华为智能汽车业务已经发展出五大核心产品部。

按照每个部门平均 400 到 500 人的配置,车 BU 目前的总人数或在 2000 人到 2500 人之间。

2021 年上海车展,华为激光雷达的首款量产车型北汽蓝谷极狐HBT 就将亮相。

另外,华为还有电机产品、快充产品、计算平台产品、智能座舱产品、车载传感器产品等要亮相。

同样是一对竞争对手的华为和小米,在智能手机领域对垒了这么多年,说不定后续会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成为合作伙伴。

比如在最为关键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和解决方案层面,小米肯定需要一个像华为这样强有力的合作伙伴。

如果真能合作成功,小米就成了华为的「甲方」。

索尼是曾经的消费电子王者,在图像传感器、视觉系统领域如今依然是霸主一样的存在,绝大多数智能手机上的摄像头都出自索尼,小米就是索尼摄像头的大客户。

在 2020 年 CES 上,索尼发布了一款概念电动车 Vision-S。

这款车最大的看点就是其上搭载的 33 类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包括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等,会时刻留意着车外和车内的情况,一部分负责车辆驾驶安全,另一部分则被整合进了信息娱乐系统,成为智能座舱的一部分。

这款车亮相时,索尼没有公布与车辆相关的续航和加速性能等关键数据,也没有说是否会量产以及何时量产。

后来,索尼 Vision-S 项目中负责企划和战略的成员小枝竜在受访时阐明: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讨论如何在移动出行领域更好地利用索尼的技术和优势。

我们最终决定结合索尼在影像和传感、娱乐、通信、AI/云等领域的技术和专长,通过验证测试的方式来进行探索。」

这也就意味着,索尼 Vision-S 量不量产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验证这款车上众多技术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后续为更多车企所用。

或许,小米造车以后,索尼也可以将其与小米的合作关系扩展到汽车领域。

当苹果、华为、索尼、小米都进入到智能汽车赛道后,他们之间的竞合关系更加迷离。

昔日的对手可以成为合作伙伴,昔日的合作伙伴也能继续扩大合作范围。

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基本上也反映出智能电动汽车行业饱含的商业机会。

在这个领域,这些商业巨头,又将书写出不一样的故事。 

4、从「雷布斯」到「雷斯克」

虽然雷军已经将小米的造车想法和框架都进行了公布,但是剩下的疑问还有很多,小米汽车依然是神秘的存在:

  • 小米的第一款车会是什么样的?

  • 小米汽车由谁来造?

  • 小米汽车何时量产?

  • ……

这些问题短期内不会有答案,毕竟造车是一个 3 年起步的事业,而雷军也说了,这项事业他们先做好投入 5 到 10 年时间的准备。

想象一下,几年之后,国产智能电动汽车市场会是怎样一番热闹的景象:

蔚来、理想、小鹏、威马、智己、R 汽车、沙龙、长安华为、极氪、集度、埃安、比亚迪、恒大、小米……

从高端到平价,一应俱全。

在智能手机时代,因为小米和苹果在同一赛道,雷军被戏称为「雷布斯」。

而如今小米开始造车,雷军也是深受特斯拉 CEO 马斯克的启发,「雷布斯」摇身一变就要成为「雷斯克」?

善于营造粉丝文化的小米,能不能结合粉丝的需求,打造出一辆真正受「米粉们」欢迎的小米汽车,这是摆在雷军面前的难题。

如果能很好的解答这道题,那小米汽车便能在这么多新的国产电动汽车品牌中站稳脚跟,雷军也能取得其生涯最后一次创业的成功。

当然,拥有这么多优质资源的小米和雷军,在造车这件事上失败的概率也不太大,问题在于小米汽车能拿到多大的市场份额以及做到何种规模。

至少从现在来看,小米汽车是集万千期待于一身。

那么,小米汽车,雷军敢造,你会买吗?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之心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43269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3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大牛作者

汽车之心

微信公号Auto-Bit。汽车之心是一家专注智能汽车与自动驾驶的媒体和知识服务平台,定位于推动汽车与科技的融合。我们的团队由一群热爱汽车与新技术的资深媒体人、产品人与自动驾驶行业从业者组成。欢迎添加微信号autobitxyz给我们提意见。

  • 917
    文章
  • 45561
    获赞
阅读更多文章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