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二娃
前天,大众正式开启了一场名为power day的发布会(叫电池日、动力日都无妨),在发布会未开始之前,大家更多的都是调侃,毕竟特斯拉的池日早已出尽了风头,如今大众又来搞一个power day,多少让人觉得有点亦步亦趋了。
但整场发布会看完,并没有让人有一种看到烂片中途离场的冲动,反而是在这场持续了近2个小时的发布会中,让人感受到了大众集团在向电动化之路转型上所下的决心。
整场发布会基本围绕着电池技术以及补能技术在展开,其中还穿插了大众目前的技术储备、以及对未来规划的一些宏伟蓝图,而我们的重点,是前面两个。
先说电池,发布会开门见山的,就直接将大众未来几年的核心产品之一Unified Cell呈现在了大众面前。
Unified Cell,翻译软件对这个词语的解释为「统一单元」,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统一标准尺寸的电芯。
根据发布会上的信息显示,这款统一标准的电芯将会在2023年正式量产,到2030年,大众将会有超过80%的电动车,采用这种标准尺寸的电芯。
统一电芯的好处不言而喻,一方面减少了不同电芯的研发生产费用,另一方面,无论是管理还是后期涉足换电模式,统一电芯规格都是利大于弊。
而基于以上这种统一标准的电芯,大众入门级别的纯电车型,其电池的成本将会下降50%;主流车型的电池成本,也会下降30%以上。
而不同车型成本下降的幅度不一致的原因,则在于采用了不同的原材料,具体而言,大众将会提供四种电池,包括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高锰电池以及固态电池。
其中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低且安全,但能量密度不高,因此主要用于入门车型,三元锂电池以及高锰电池能带来更优秀的续航能力,因此主要用于主流车型,而性能更好的固态电池,则是大众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目前的电池技术可以做到60分钟充满、35分钟充到80%,而固态电池则可以做到20分钟充满,12分钟充到80%,其性能优越性不言而喻。
将电池放到了第一优先级,也促使大众开始重新思考造车的逻辑顺序,于是在这场发布会上,大众像我们展现了「围绕电池型号来设计车辆」的逆向思维。
同时,大众还向我们展示了电池的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包括电芯、电池管理系统、一次使用、二次使用、回收,大众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达到95%的原材料回收利用。
电池的问题解决了,还需要解决电池工厂的问题,根据大众官方的预计,在2030年左右,大众需要240GWh的动力电池供应,如此巨大的需求仅靠供应商明显是做不到,所以大众会自建电池工厂,全球范围内建立6家,每家实现40GWh的产能,以此满足自身的需求…
在发布会上,我们也了解了大众在中国的电动化转型计划:2025年计划推出15款MEB平台的车型、2025年销量超200万、2030年实现1200万的销量(这里应该是累计电车销量)…
但当前国内新能源市场普遍面临一个问题——补能不便,根据大众集团的调查,有50%的中国用户认为补能不方便,因此为了更好的打开中国市场,大众集团需要在充电桩上面下功夫。
事实上,大众也早已经开始了行动,早在2019年就与一汽、江淮、星星充电共同成立充电公司CAMS,用户可以通过手机预约充电、完成解锁的操作,还可以直接通过APP付款,相当的便捷。
目前CAMS的充电桩在北京、深圳、成都都有布局,按照计划,到了2021年,CAMS将在8个城市建立600个超充站以及超过6000个充电桩,而到了2025年,这一数据将会更新为17000万个充电桩。
最后的最后,正如我们读书时期老师教的那样,需要升华主旨,大众也用一张PPT为这场发布会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如图:
我们的愿景,是通过能效管理以及智慧储能,让充电成为免费!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电动爹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42245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