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大牛说
  3. 中汽中心:环球同此凉热,疫情之下汽车供应链“迎考”!唯有刺激消费迎接挑战

中汽中心:环球同此凉热,疫情之下汽车供应链“迎考”!唯有刺激消费迎接挑战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吴志新

虽然国内“战疫”胜利在即,但疫情对汽车产业造成的影响确实不容忽视,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受阻,严重影响了汽车企业的复产节奏。而全球疫情的爆发,又给我国汽车零部件的进出口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甚至会让部分整车企业面临国外供应商断供的风险。

疫情波及全球汽车供应链

短期来看,在疫情发展过程中,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着和整车企业同样的复工难、复产难问题,同时疫情也带来了成本上升、资金周转难等一系列问题。但随着我国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行业企业已经有序复工复产,上述不利影响已大为减弱。

从长期的角度来看,疫情将加快汽车行业的优胜劣汰,优化调整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也将促使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优化采购体系,采取各种措施保障供应链安全,进而推动汽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不过,当前国外疫情的加剧,又将导致全球汽车供应链遭遇挑战。

一方面,我国部分整车企业将面临国外供应商断供的风险。目前,我国在一些高端零部件领域对国外供应商依赖很强,尤其是在动力总成系统、基础元器件等方面需求较大。据海关数据,2019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总额为367.11亿美元,主要进口自欧美日韩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当前,这些国家大部分已经成为疫情高风险地区,很多汽车零部件企业宣布暂时停产,如果停产时间过长,将导致我国很多国产车型因零部件的供应不足而被迫停产。

另一方面,全球疫情的蔓延也将影响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出口进程。我国作为全球重要汽车零部件生产和供应基地,在国际汽车产业链配套中占有重要地位。据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695.65亿美元,且主要对欧美日韩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出口。欧美日等地区的汽车企业停产减产,势必影响我国零部件出口订单,并导致出口规模萎缩。

如何应对供应链层面的挑战?

就目前情况看,我国疫情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汽车产业链运行和市场消费正在逐渐恢复。但整个汽车产业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且高度国际化的体系,国外疫情又给我国汽车全面复产带来不确定性。同时,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增加,整个疫情影响的周期将进一步延长。

面对疫情冲击和前景的不确定性,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各类企业都不能消极等待,必须努力把握生存发展主动权,积极开展自救。

首先,要坚定信心,要相信中国经济的韧性和仍有很大的汽车消费潜力,中国汽车产业前景依然广阔。其次,要做好预算控制和降低各项成本,想方设法开源节流,用好各项帮扶政策,努力争取股东、金融、供应链企业等各方支持。

对于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而言,汽车的供应链上下游是一个密切联系的利益共同体,当风险来临,谁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而是需要加强沟通和相互支持,积极复产,保障下游企业生产供应。整车企业更应顾全大局,主动担当。应采取适当措施帮助供应商、经销商共渡难关。同时,要着眼长远,采取措施提升供应链抗风险能力,做好产品规划布局,为未来发展积蓄力量。

刺激消费才能带动供应链条全面复苏

疫情之所以会影响到汽车供应链,除了与员工返岗迟滞、国内外物流受阻、物料供应无法保障、商务谈判和交流不便有关,也与汽车消费需求锐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市场需求不振成为制约汽车产业链复苏的首要因素。同时,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汽车消费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尽快研究实施税收减征或财政补贴等有力度的财税类刺激政策,有效“托底救市”,迅速扭转汽车产销从不断下滑回归到平稳运行状态。不过,在具体的政策设计上应兼顾精准定位及温和有效,避免“打强心剂”和“大水漫灌”。疫情发生以来,中汽中心的政策研究团队也做了很多的研究,并向多个政府部门提出了有关的政策建议。

为应对疫情影响,习总书记提出“要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汽车限购城市应积极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要求,将增加部分配额指标数量作为促进汽车消费的重要手段,在指标申请总数远大于配置总数现状下,投放的指标会迅速转化为消费增量。

从欧美日发达国家治理交通拥堵的基本经验来看,几乎没有城市采取限制汽车购买的措施,而是根据本国国情,通过提高使用成本、改善城市结构、加快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交通管理水平等综合措施来解决“大城市病”问题,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所以,面向未来,限购城市应积极借鉴国外经验,采取包括引导车辆节约使用的管理政策、大力发展便利出行的公共交通体系等在内的综合性措施,尽快取消汽车限购政策。

自2018年9月以来,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对促进汽车市场消费进行过多次部署,要求各地采取措施扩大汽车消费。随后,多个地方纷纷响应,先后出台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真金白银”地给予促消费支持。预计,年内有条件的地方仍会继续跟进,支持力度和方式将更加贴近产业发展和消费需求。

另外,我们也看到,在汽车税收、二手车流通、在用乘用车改装、电动汽车“车电分离”、充换电、共享出行、汽车租赁、城市交通治理等方面还存在不少不合理规定。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尽快研究解决,全面营造良好汽车消费环境,切实增强汽车消费对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作者:吴志新(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吴松泉(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资深首席专家)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车资本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13964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54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