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车讯
  3. 新车
  4. 北京智能纯电动轿车年内路测

北京智能纯电动轿车年内路测

北京日报 涂露芳

北京联合大学北苑校区,一辆北汽E150纯电动轿车在实验场上跑得正欢。锥筒码放形成的S形急弯道上,E150一次次灵巧地匀速通过。令人惊讶的是,车内空无一人,方向盘如同被施了魔法般呼呼转动。减速、方向盘打死、快速回轮……车道尽头的墙根底下,E150以一气呵成的漂亮折返完成自动驾驶的测试科目,稳稳停在了模拟行车道旁,整个过程几乎听不见任何噪声。

“北京智能纯电动轿车”—车身侧面的字样,标注了这辆神奇小车的独特身份。这是北京联合大学与北汽集团合作进行的无人驾驶智能车研究项目,两辆北汽自主品牌汽车基础上改装的智能车已经累计完成3000多公里场地实验,下月起将转入实际道路测试阶段。

第一电动网新闻图片

智能装备价值远超车价

“怎么样?驾驶技术比一般司机都强吧?”联合大学智能车研究团队的现场工程师杨青手握遥控器在测试场地上仔细观察车辆行进的状态。

不同于遥控小车靠人来判断障碍物再发布操控指令的模式,他手上的遥控器只有一个功能:紧急状态下遥控刹车以确保安全。正常状态下,这辆E150智能电动车都是靠自己的感知系统和控制系统自动行驶。

这个小运动场改造而成的封闭智能车测试场,跑道变成了有行车标线的模拟车道,还有红绿灯和斑马线。智能车从跑道入口起步,临近红绿灯时自动减速、停车,信号灯变绿后再起步。绕测试场行驶一圈后,智能车进入锥筒穿行的“特技”训练环节,最后是围墙附近的自动折返。

从去年10月份开始,这样的实验流程日复一日,研究团队的师生们一点点完善环境感知和决策控制程序的技术参数,让这辆电动小车变得聪明而灵巧。

“车道宽度可以从3米进一步收缩到2.8米。”正在重新调整锥筒码放位置的测试人员透露:“弯道的方向形状也可以随意调整,不管怎么调,车辆都能自动感知精确行驶。”他反复提醒追着智能车拍照的摄影作者别超过车头位置,否则会被识别为障碍物引发智能车紧急避让。

是什么让智能车能有这样的“智商”?

打开车门,自动驾驶的奥秘显露无遗:两台电脑被固定在前排座椅靠背上,成为处理复杂图像和数据的神经中枢,代替驾驶员向车辆控制系统发出精确指令。车内摄像头、车顶导航仪、车头激光雷达共同组成的“感知系统”,则负责收集交通信号、路况、障碍物等信息。这些高端装备的电线一直连到后备箱,为集纳各种控制开关,还特意支起了一个操作平台。

“车辆改装和设备成本,加起来四五十万元,可比车价贵得多了。”技术人员介绍,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推广应用,昂贵的装备成本会因为规模化生产大幅降低。

自动驾驶反应速度0.1秒

测试车辆中控台最左侧位置,加装了智能驾驶开关,可以实现人工驾驶与智能驾驶的切换。

“下一步还会实现自动切换,只要感知到有人动方向盘,就会无缝切换到人工驾驶。最涉及安全的刹车踏板,可以同时接受人工驾驶和智能驾驶的指令。”智能车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杨飒教授透露,按计划,智能电动车下个月将开始上路测试,开始会选择相对封闭的实际道路环境,再到比较复杂的路段按照指定路线行驶。

虽然无人驾驶的真正商业化应用还有待时日,但研究成果已经在汽车主动安全领域开始应用,如车道偏离警告、自动巡航、紧急避让和防撞系统等辅助驾驶手段。北汽与联合大学的无人驾驶项目合作,首要目标就是要从量产车型入手,加快自主品牌主动安全技术和节能减排功效的提升。

以高速路行驶为例,智能驾驶可以在0.1秒内做出刹车反应,而普通人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6秒。当车辆以每小时120公里行驶时,半秒钟足够车辆前进近20米。因此,智能驾驶应用可大幅降低交通事故的风险。北汽方面透露,如果项目推进顺利,智能驾驶模块将尽快应用于自主品牌高端车型供车主选装。结合车联网技术,北汽纯电动车还将帮助车主在剩余电量不多时,自动搜寻到最近的充电桩。

北京联合大学智能车项目,依托学校和北汽为人工智能专家李德毅院士建立的院士专家科研工作站,组建起了多达三四十人的跨学科联合研究团队。李院士为项目组拟定了“从天安门广场开到首都机场航站楼”的目标,让智能车不仅能在高速公路自动驾驶而且可以在更复杂的城区道路上自动驾驶。

无人驾驶真正上路还要等一二十年

无人驾驶离消费者还有多远?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鲍泓教授分析,无人驾驶商业化应用还要再等10年到20年,会经历半自动驾驶、全自动驾驶到真正无人驾驶的阶段性演进。届时车主们可以从长时间驾车的辛苦中解放出来,享受汽车自动行进而自己在车上浏览新闻甚至闭目养神的惬意。

在国内,无人驾驶的技术研究起步并不晚,基本与国际汽车智能技术研究同步,但商业化应用推广的步伐却明显滞后。谷歌无人驾驶车已经在高速公路累计行驶70万公里以上, 目前,已转入在其总部所在城市的道路测试。沃尔沃100辆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在哥德堡市内及周边约50公里的指定道路进行测试,覆盖高速行驶、缓慢行驶和交通拥堵等常见交通状况,完全在真实的日常交通场景下进行。日产汽车也高调宣布,2020年起将投放自动驾驶量产车,再花8至10年的时间逐渐将这类技术渗透至旗下各个车型中。

“智能驾驶技术未来很可能上升到汽车安全标准的高度,国内车企要加大投入加快产业化进程,占领这一技术高地。”鲍泓特别强调,由汽车企业主导,与高校联合的产学研一体化,是加快无人驾驶产业化进程的现实途径。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涂露芳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carnews/xinche/31403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57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