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车讯
  3. 新车
  4. L3级自动驾驶量产车扎堆亮相 为啥大家都是"首款"

L3级自动驾驶量产车扎堆亮相 为啥大家都是"首款"

Autolab

随着3月自动驾驶分级国家标准落地,多款L3级自动驾驶量产车争先亮相,而且都打着“首款量产车”的名号,好不热闹。

都说2020年是“L3自动驾驶量产元年”,如今看来名副其实,不过这么多“首款量产L3”同时出现,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L3级自动驾驶?

简单来说L2级自动驾驶还是你来开车,偶尔可以手离开方向盘,但系统只是辅助你帮你探路,出了问题还是你的责任。

到了L3级,你的双手双脚双眼都可以放松下来,系统在特点条件下帮你开车,但是遇到它处理不了的情况还是要由你做决策,不过只要是系统运行期间发生了事故,责任在车企而不在你。

更重要的一点是,L3要想上路,政府必须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进行规范,不过权责如何划定是个难题,所以各国迟迟没有出台法规,最近日本才宣布今年4月开始L3车辆可以上高速,我国则还不允许L3上路。

真正的L3级自动驾驶必须包含几个功能元素:高速公路引导(HWP、0-130km/h)、交通拥堵引导(TJP、0-60km/h)、自动泊车、高精地图+高精定位。

要想全部实现上述功能很难,而大部分车企只要实现了上述功能中的一种,就习惯对外“简称”自己实现了L3功能量产。

比如号称全球第一个量产L3的,是2017年第四代奥迪A8,实际上后面还有个括号,它实现的是L3中的TJP交通拥堵引导,只有在60km/h以下的低速条件下,驾驶员可以解放双手双眼,换句话说堵车的时候可以轻松一点。

但是因为法规不允许,所以奥迪A8的L3功能一直没有没能对用户开放。也因为如何界定过于繁琐再加上法规不允许,推出来也不让用,所以福特沃尔沃等车企都直接从L2跨到L4,放弃了鸡肋的L3。

许多自主品牌依然对L3趋之若鹜

尽管个别企业选择略过L3,不过这两年国内车企却忙得不亦乐乎,今年以来多款“量产L3”亮相。

不过和当年的奥迪A8一样,这些车基本上也都是实现了部分L3的功能。

刚刚过去的510中国品牌日,荣威和威马先后推出了两款智能车型,不过关于这两款车官方透露的信息并不多,我们只能简单分析一下。

荣威MARVEL-R称自己“率先在行业内实现了L3级别自动驾驶的量产落地”,至于它实现了哪些L3功能,官方介绍中只举例了智能唤车、弯道智能减速、车速引导、交通路口冲突避免提醒几项,上市或交付时间则没有宣布。

威马发布的量产概念版纯电轿车Maven要到2021年量产,能够实现的功能包括全速域的L3级别自动驾驶+特定场景L4级自动驾驶,比如自动泊车。

这里面的全速域L3描述比较模糊,是否意味着高速公路引导(HWP)和交通拥堵引导(TJP)都能够实现,又是否使用了高精地图+高精定位目前都不得而知。

至于自动泊车,去年威马就宣布与百度Apollo合作研发了“Valet Parking ”(自主泊车解决方案),当时演示了远程取车、自主泊车和自动充电操作,双方合作的L4级自动泊车具体能实现哪些功能,我们询问了百度方面,对方表示今年内双方会对外发布新的内容。

上个月上市的小鹏P7顶配车型,搭载了XPILOT 3.0高级辅助驾驶硬件,也号称实现了L3。按照官方介绍,这套硬件基本满足了上面提到的L3几大元素,即高速公路引导(HWP)、交通拥堵引导(TJP)、自动泊车和高精地图(高德提供)都可以实现,6月底开始交付。

同样在4月,搭载了ADiGO自动驾驶系统3.0的广汽新能源埃安LX正式对外亮相,这款车号称“全球首个搭载高精地图并实现L3自动驾驶的可交付车型”,7月初将正式交付。

根据官方介绍,在百度高精地图的支持下,ADiGO 3.0自动驾驶系统将达到L3自动驾驶能力,一旦法规允许,埃安LX可在高精地图覆盖的中国全高速及城市快速路这种封闭道路,实现0-120km/h全速域脱手、脱脚自动驾驶,城市道路这种开放道路还不支持。

3月10日,长安汽车通过直播演示了UNI-T的L3驾驶自动化能力,号称“国内首款量产L3”,不过这里的L3指的是“结构化道路(高速、高架、环路的半封闭场景)上,车速40km/h以内”。

准确来说UNI-T实现了L3中的40km/h以下交通拥堵引导(TJP),40km/h以上依然属于L2级ADAS功能。此外长安UNI-T也表示自己配备了高精地图(供应商未透露),同时搭载了遥控代客泊车系统APA5.0。

总结来看,在目前已经公开亮相过的“量产L3”中,功能最全的应该是小鹏P7,其次是广汽埃安LX,长安UNI-T、荣威MARVEL-R和威马Maven则属于实现了部分L3功能。

此外,宝马、戴姆勒、吉利长城红旗等品牌也公布了相应的量产时间表:

不过就像开头提到的,在法规标准没有明确出台前,不管车企能够实现多少L3功能,都无法全部对消费者开放使用。

所以眼下这么多自主品牌公开秀肌肉,更多的还是向外界传达一种信号,“技术上我们是领先的”,从营销层面来看有助于强化品牌科技标签,至于实际应用层面,大家只能美好想象一下了。

来源:Autolab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carnews/xinche/116057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0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