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业红火发展背后,有“政策性利好”支撑。从2009年开始,政府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从2014年开始,政府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按传统中医进补理论,要分清体质、对症下药、因时服用,一味猛补,可能会产生副作用。新能源汽车业发展也如此。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三年。
这是对有关政策的再次重申。2014年出台的政策,截止时间为2017年12月31日。2017年12月底,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免征车辆购置税,虽发生在消费环节,但最终受益者还是新能源汽车生产者,这也可喻为“暗补”,相对的“明补”就是直接购置补贴。
中国为何如此重视新能源汽车业发展?
从国内看,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
2016年,中国汽车产销突破2800万辆,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但核心技术掌握不足,大而不强,突出体现在内燃发动机制造等方面。如何由大变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在这个领域,我们和老牌汽车强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因为新能源汽车根本不需要传统内燃发动机,所以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或换道超车。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可能也是唯一一个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的国家。《中国制造2025》指出,新能源汽车是未来30年大力推动突破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
从国际看,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
在2017年德国法兰克福车展上,很多展车告别传统发动机,汽车制造商竞相开发新能源汽车。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大众公司表示,将在2030年前实现旗下300款车型的电动化。沃尔沃公司则宣布,2019年将彻底停止生产纯燃油车。
进入21世纪,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挑战,发展新型环保能源由此上升为决定人类未来命运的重大课题,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地位举足轻重,它已成为下一轮全球汽车企业竞争发展的核心所在和新引擎。
从民生看,发展新能源汽车是环保使然。
2010年11月,在环保部发布的《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0年度)》中,首次公布了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情况。有研究表明,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国内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和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几乎一半的石油需求要通过进口解决,而汽车恰恰是石油消耗大户。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可以治理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中国对国际石油的依赖,减少机动车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利国利民。
在各类补贴政策之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蓬勃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2018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回应媒体提问指出: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推广量最大国家。截至2017年底,中国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180万辆。商务部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速达53.3%。
此谓得,符合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规律。
有专家表示,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额度可能是世界最高的。按照去年标准计算,大部分纯电动车每辆能拿到4万元左右补贴,另外,还有可能拿到来自省里、市里甚至县里的补贴,顶格统计,有的地方最高可以给一辆车补贴拿到8万元左右。
如此“大蛋糕”,难免有企业“铤而走险”,带来负面问题,出现政策套利、部分车企“骗补”等违法个案。有的企业,居然在车辆未销售情况下就“胆敢”提前申报补贴。处罚是严厉的,涉事企业被取消中央财政补贴资格,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全部或部分追回此前已获取补贴资金,并处以罚款,同时取消其预拨财政补贴资金资格。
此外,补贴的效益和效率也存在问题。中国新能源汽车缺少专利产品和原创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在动力电池技术、电池管理系统和整车系统集成几个方面,与特斯拉等国际一流公司技术水平存在不小差距。
此谓失,暴露出监管漏洞和补贴政策待完善等问题。
得失之间,政策随之调整。国家购置补贴政策自2016年实行逐步退坡措施(降低补贴标准,降幅逐年加大),重点是提高补贴技术门槛,建立鼓励技术进步和扶优扶强的财政补贴机制,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环境。
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三年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用脚投票”选择会倒逼新能源汽车企业提高技术水平,提供更好产品。美国特斯拉公司就是标杆,2016年,特斯拉在中国的销售约1.1万辆进口电动车,收入超10亿美元,占其总收入的15%,它们都开始考虑在上海独资建厂事宜。
国家有关方面已经表示,政府将在2020年底全面退出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为保证政策衔接,有关部门出台《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建立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市场化补贴机制,保持鼓励产业发展政策的连续性。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由政府主导逐渐转向市场驱动前提下,还有三年大好时光,企业应该真正把补贴用到刀刃上,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继续苦炼内功,真正迎来“质变”那一天。
来源:盖世汽车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64971
以上内容转载自盖世汽车,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