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2 日,在由国家信息中心化和产业发展部与现代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第五届中韩汽车产业发展研讨会”中,韩国现代汽车研发中心推进委员 Um Jae Yong 和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李克强,也就时下热门的智能网联汽车相互交换了意见。
从 ADAS 到自动驾驶再到 Smart Car,这是 Um Jae Yong 眼中智能网联汽车的进化过程。高效节能+高度便捷+高度安全,这“三高”将会是未来汽车所追求的价值。
其中,汽车行驶安全性将会是最受关注的。Um Jae Yong 引援 2015 年 NHTSA 的数据表示,每年的全球交通事故中约有 125 万人的伤亡,处理交通事故所耗费的资金占韩国 GDP 的 1.5%。这之中因驾驶员无法集中注意力(疲劳驾驶、酒驾、分神等)而引起事故占比高达 94%,剩下 6% 大都是由天气/道路/车辆缺陷等问题所引起。
2017 年 IIHS 的研究成果显示,车道偏离预警功能可以减少 11% 的正/侧面碰撞事故,伤害事故率减少 21%,死亡率减少 86%;而侧后方预警功能则可以减少 14% 的碰撞事故,并降低 23%的碰撞伤害。总之,各种 ADAS 功能综合起来可以有效避免 74% 的交通事故,而消费者对于 ADAS 系统的关注也越来越强烈的。
早在 2013 年,现代就将这类技术用于中大型车上,2016 年实现了中型车上的应用,如今,现代计划从今年开始为小型车配置一些 ADAS 功能。
对于比 ADAS 更深一层的自动驾驶功能,Um Jae Yong 认为现阶段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技术课题:恶劣天气的认知及突发/特殊状况的应对,高性能 CPU/AI 的安全技术,对于实时路况的地图实时更新(OTA);
2、设施建设:专用道路、交通信号和特殊道路标志的建设还不健全,缺乏 V2X 设施;
3、社会课题:民众接受程度,法律法规及伦理问题,用户隐私保护等。
而对于终极目标 Smart Car,Um Jae Yong 认为传感器识别能力将为了智能汽车的核心技术。以摄像头为例,无论是 AVM 摄像头、前方 MFC 抑或是车内 DSM 摄像头,传感器的识别能力直接影响了汽车的智能程度。
汽车智能网联=智能汽车+车联网,而智能汽车最主要体现在自动驾驶功能上。按照清华大学李克强的说法,智能汽车、车联网和智能交通系统,这些功能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加法关系,可以用一个集合关系来解释。
图中深蓝色集合为智能交通系统,浅蓝色集合为智能汽车,而绿色集合则代表车联网,这些功能相互融合便形成了:
1、智能网联汽车;
2、协同式智能交通管理与信息服务;
3、出行服务、汽车电商、智能制造等。
李克强对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比较有信心,对比美日欧的发展战略,中国在市场目标及时间节点上基本同步,均出现了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基础与标准现行的行业特征。2026年~2030 年将会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成熟期,我国也将于 2030 年建成完善的自主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与智能交通体系。
综合国内智能网联汽车的优劣势,李克强给出了如下对策建议:
1、凝聚共识,确立智能网联汽车国家发展战略:作为跨界技术,需要政府、学术界、科研机构及产业界协同合作,产业发展与技术发展并重;
2、确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技术发展路线:完善技术体系构架、标准和规范,突破关键技术,逐步实现系统集成、示范应用及产业化推广,按发展阶段实施不同的技术方案;
3、实施智能网联汽车国家产业战略创新项目:这一点可以效仿日本于 2014 年实施的“自动驾驶汽车研发”国家创新项目(SIP-adus);
4、推动汽车产业于交通、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打破行业壁垒,通过国家支持、企业支撑、合作分享等方式,协力促进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技术突破;
5、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数据平台:目前各类企业及政府监管平台数据并不联通,实现大数据共享提供基础数据服务,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行业监管效率;
6、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发示范区建设于应用示范:智能网联示范区极大地推动了相关技术成熟与产业发展,树立当地企业和研究机构在我国相关领域的引领地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除了这些宏观大局上的建设性意见之外,李克强还提到了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3大突破口:
1、考虑北斗系统及多模式通信的智能车载终端:协同国家北斗发展战略,推广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多模式通信及网关的智能车载终端;
2、LTE-V/5G 等具有自主特色等通信系统:我国在 LTE 领域已占据了技术与标准高地,LTE-V/5G 有可能成为我国自主的车联网通讯系统,有利于带动我国通讯与汽车产业协同发展;
3、智能网联汽车基础共性技术平台:依托国家体制优势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基础共性技术平台,打破当前行业技术封闭状态,把握行业发展主动权。
总而言之,汽车智能网联应包括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而互联网思维与工匠文化相互结合才能孕育出真正的智能网联汽车。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科技记者刘进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58044
本文版权为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违反者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17001180190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